时间:2024-05-08
文/蒋薛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光华新城幼儿园
儿童海报是幼儿用“图符表征”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学习过程的一种可视化工具。我们发现图符表征对幼儿完成儿童海报的制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图符表征能力可以对其知识掌握和认知框架的建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图符表征要求幼儿对感受到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对信息的分析能力、统整能力等都会获得提升,同时在旧知识和新知识的比对过程中,幼儿能更加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让幼儿有重新审视、反省的机会,有助于幼儿的知识建构,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儿童海报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将各个主题或者事物间的关系用相关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同时图文结合呈现的形式也能够将幼儿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帮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幼儿思维过程。因此,我们尝试将儿童海报“图像化”“整合性”“系统化”的功能与班级幼儿的学习过程相融合,支持他们进行自主计划与学习。
在实践探索初期,我们根据“儿童海报”的三个关键词:“可见”“可探”“可说”,从班级儿童海报班本活动入手,与幼儿和教师进行对话、碰撞。
主题实施前,我们会先结合主题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点和成长需求点,对主题进行讨论,让幼儿从初期就参与到课程活动探究中来。“我做哥哥姐姐了”是中班上学期的第一个主题,它与小班上学期“我上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特别的我”这些主题都是有联系的,都是围绕着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来安排主题的,隶属于幼儿与自我发展维度。我们通过前审议判断解读出“我自己”“我的变化”“让我做”“我来做”四个关键词,从而明晰主题核心教育价值:回顾自己的成长,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增强责任意识;学习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自我保护,感受成长的快乐。
经验原点 兴趣点 成长需求点1. 幼儿身体上的变化,从衣服大小、按电梯、和购物车比高矮、定期量身高等方式发现自己长大了。2. 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不排斥上幼儿园,谈论上幼儿园也不再哭闹了。1. 想要当哥哥姐姐,想要关爱弟弟妹妹。2. 想要学习很多的本领,想要能够变得更厉害。3. 想要去帮助别人,体验自己可以帮助别人的快乐。1. 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前不会的东西,并且积极参与。2.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服务他人。3. 主动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独立意识增强,学会自我保护。
可视化路径1:
围绕主题核心内容,我们利用主题前期经验调查表,以四个问题对幼儿前期经验进行调研,并结合幼儿答案进行价值判断。比如:你从哪里发现自己长大了?中班的你可以完成哪些事情?你心中的哥哥姐姐是什么样子?当弟弟妹妹好还是当哥哥姐姐好?聚焦这四个问题,幼儿天马行空般罗列出诸多有价值的趣味回答,我们结合班级幼儿兴趣点和问题价值点,将“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作为班本主题活动进行深入开展。
关于“我做哥哥姐姐了”,你知道了什么?问题一:你从哪里发现自己长大了?问题二:中班的你可以完成哪些事情?问题三:你心中的哥哥姐姐是什么样子?问题四:当弟弟妹妹好还是当哥哥姐姐好?images/BZ_49_179_1507_368_1784.pngimages/BZ_49_404_1507_587_1784.pngimages/BZ_49_615_1507_812_1784.pngimages/BZ_49_829_1519_1024_1772.png
幼儿对“我是从哪里来的”特别感兴趣,生发了对生命的猜想与探究。于是,一场关于爱的主题就萌发了。
可视化路径2:
我从哪里来的images/BZ_49_193_2346_389_2487.png爸爸妈妈在吃饭,我就从树上跳下来了。images/BZ_49_658_2346_816_2487.png我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images/BZ_49_193_2508_389_2660.pngimages/BZ_49_639_2513_835_2655.png我是从海里出来的。 我是从石头里出来的。images/BZ_49_193_2686_389_2828.png我是街上捡来的。images/BZ_49_639_2686_835_2828.png我是从树林里跑出来的。
就班本主题活动兴趣点实施路径而言,从问题出发,幼儿通过表征的形式记录“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将幼儿的回答以个人海报的形式进行呈现,幼儿是这么描述的:“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是爸爸从街上捡来的”“我是爸爸妈妈结婚生出来的”等等。幼儿可以从儿童海报中看见“可视化”的课程探索模式。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由问题生成的课程很多,在进行价值判断时,我们注重满足幼儿的需求。如在中班主题“我做哥哥姐姐了”中,幼儿对“我是从哪里来的”特别感兴趣,并以此为话题展开讨论研究。围绕“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的肚子怎么变大了—我在妈妈肚里面是什么样子—我在妈妈肚子里面干什么—宝宝生出来怎么办—宝宝哭了怎么办—长大了,我可以做什么”这一路径展开研究,让儿童海报紧随着幼儿的问题、主题生发而不断更新,让儿童海报真正成为幼儿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工具,让幼儿不断获得认同感和自豪感。
体验孕妈妈——为了体验怀孕是什么感受,我们与幼儿一起开展了体验做一天的孕妈妈的活动。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肚子变大,他们尝试摸了摸怀孕的吴老师的肚子,她的肚子软软的,摸起来很舒服。幼儿讨论后选择了将气球作为孕肚,身体变得不灵活了。比如:
一诺:我感觉我的肚子上都是汗,整个人都特别热。
燕燕:做什么都不方便,就怕压到宝宝。
汐汐:妈妈真辛苦,怀孕太不容易了。
王子:玩游戏的时候都要小心了,压到肚子就不好了。
贝尔:上下楼梯我都很小心,害怕肚子掉下来。
“那我在妈妈肚里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呢?我要在妈妈肚子里待多长时间呢?1天,10天,还是100天呢?”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幼儿又展开了新一轮调研。回到家里纷纷问妈妈:“怀孕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呢?”通过问卷调查表,幼儿知道了怀孕需要10个月的时间。胎儿每个阶段在妈妈的肚子里面都在努力生长,成为独一无二不一样的“我”。
我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images/BZ_50_240_739_471_925.pngimages/BZ_50_520_739_774_925.pngimages/BZ_50_818_739_1064_925.png我在妈妈肚子里面是一个小豆豆,一点点地变大。我在妈妈肚子里面睡觉、拉便便。我在妈妈肚子里面用一条绳子吃东西。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宝宝饿了怎么办?奶粉要怎么调配给宝宝喝呢?怎么冲泡奶粉呢?冲奶粉的水温多少度呢?冲好的奶粉怎么喂呢?尿尿了怎么办?尿不湿怎么换呢?换尿不湿需要脱掉裤子吗?用什么型号的尿不湿呢?尿不湿怎么粘贴才不容易掉呢?怎么制作尿不湿呢?生病了怎么办?需要看医生吗?怎么喂宝宝吃药呢?images/BZ_50_232_1839_477_2007.pngimages/BZ_50_529_1839_765_2007.pngimages/BZ_50_817_1839_1032_2007.png通过讨论、探究和表征,幼儿知道了刚出生的宝宝胃很小,每次最多喝20~50毫升的奶,每隔2小时需要给宝宝喂一次奶;关于奶粉的冲泡办法很简单,幼儿知道了一勺奶粉可以兑30毫升的水,水温要控制在45摄氏度左右,不能太烫或者太冷,每次放1~2勺奶粉就够了。通过讨论和可视化儿童海报表征,幼儿知道了宝宝尿了需要换尿不湿;如果拉了便便,还需要洗屁股。换尿不湿时需要先将宝宝抱到婴儿护理台上,然后把宝宝的衣裤解开,换掉脏的尿不湿,再把干净的尿不湿打开放好,最后把尿不湿两边的黏条固定好就可以了。可以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给宝宝吃药、打针、贴降温贴,还有就是多休息。
宝宝生出来以后怎么办呢?如果他们哭了、饿了,我们需要干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幼儿又展开探索,得知宝宝哭闹有三种原因:一是饿了,二是尿了或者拉了,三是生病了。那么围绕这三个原因,我们又可以有什么办法去解决呢?
一系列的问题在幼儿的调查、讨论、探索和可视化的儿童海报表征中逐一得到解决。儿童海报让幼儿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去探寻解决的办法,在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去不断优化自己的策略和行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可视化的学习,让幼儿的思维看得见。
主题墙环境是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可视化载体,是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之间交流的平台,是主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媒介。王海英教授曾提出,儿童海报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海报,更能体现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每一个班本活动开展的前、中、后期,我们都将开展年级组海报发布会,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来反思、调整和优化实施策略。根据课程探究主题,每周、每月定期组织班级、年级海报发布会,为幼儿提供评价时间与机会,形成反思、评价习惯,进而为幼儿进行自我评价提供指引。教师运用细化的前、中、后观察量表,依据幼儿自我评价的检核点,梳理幼儿自我评价的语言,从“能感知、可表达、会反思、善调节”四个维度展开结果性评价。
(1)主题前经验——“我”来创:边创边说。班本活动开展前,班级教师、幼儿和家长会一起开展月主题问卷调查,梳理判断出有价值的幼儿兴趣点和问题点作为班级班本活动开展的主题。同时,班级教师还会带领幼儿利用前期经验问题调查表,以图符表征的形式绘制出幼儿经验原点、兴趣点和成长需求点的儿童海报,让幼儿在前审议中有“理”可说。
(2)主题中探索——“我”来探:边探边说。在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总有一些问题不时出现,我们为此设置了留白墙、发现墙。在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谈话活动时,幼儿以个人海报、小组海报或者集体海报的形式将问题进行记录,并记录探究方法和解决办法。在提问—记录—答疑的循环过程中,引发了幼儿对主题活动进一步的探索,让幼儿在深度学习与持续性关注下有话可“说”。
(3)主题后评价——“我”来评:边评边说。主题活动开展以后,从班级主题墙就能直观地看出各班级开展活动的路径、问题和策略。那么如何去评价主题活动开展的效果呢?我们可以从儿童海报主题发布会中去了解幼儿对主题探究的具体情况。比如在“我做哥哥姐姐了”主题中,就“我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整体运用通识性的、幼儿能看得懂的问题指引下,通过“发现真问题—多元表征—回顾交流—海报发布”四步骤开展实施,逐一回顾和复盘讲述探究的过程,并反思和优化改进的策略,让幼儿在可视化实践路径下有“据”可说。
因此,我们发现儿童海报与可视化学习和幼儿自我评价存在三种连接:
(1)一条路径,即幼儿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能罗列出主题开展的脉络,厘清问题所在,并进一步阐述实施和解决策略,从而客观地对自我认知作出初步判定。
(2)一类发现,即幼儿对整个主题探究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反思,发现已有学习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3)一种优化,即幼儿能通过可视化循证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和反思。
儿童海报是可视化的表征,更是可视化的“思维”,有利于幼儿理解、记忆、应用、分析、评价与迁移运用,能够支持幼儿的可视化学习。
(1)主题墙散发“儿童味”。以儿童为本位打造主题墙环境。环境是幼儿参与创意的环境,课程是幼儿参与建构的课程,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自发地催生着课程,课程也在幼儿的不断参与中再造着儿童本位的环境,课程质量不断提升与发展,课程愈显“儿童味”。
(2)儿童海报充满“故事味”。儿童海报主题墙可以成为幼儿的学习乐园。教师追随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中的发现,利用空白墙不断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点;利用问题墙支持幼儿不断地去探索;利用儿童海报引导他们大胆自主地表达表现。一张张个人海报、小组海报、集体海报,呈现在幼儿园各班级的教室外墙,让儿童海报故事随处可看、随时可探、随心可说,处处充满“故事味”。
(3)园所文化彰显“生活味”。可视化儿童海报主题活动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每一位教师的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一日活动中,教师真正去关注幼儿当下生活与需求,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探寻,引导幼儿学习合作、协商、解决问题,与幼儿平等交流与对话,建立师幼双向尊重理解的关系,打造出富有“生活味”课程的幼儿园文化环境。
(1)儿童海报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通过主题探究,教师发现儿童海报的表征能力可以对幼儿知识掌握和认知框架的建构形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我是从哪里来的”中班主题活动的探究,教师发现幼儿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和处理,在新旧知识比对过程中,更新认知水平,对自我评价进行重新审视、反省,有助于幼儿新知识的建构。
(2)儿童海报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利用儿童海报图文符号进行表征,这一过程就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过程。尤其是儿童海报发布会,通过对主题问题式导向的探究,对“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性语言描述,不仅能提升幼儿的思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及时更新幼儿对主题的新的认知,优化思维模式。
(3)儿童海报留下了幼儿思想的足迹。教师能从儿童海报中看到幼儿所想、所思、所感,从他们的图符表征中能看到幼儿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能更科学地了解他们对主题的看法和想象。因此,运用儿童海报我们能使幼儿的成长“看得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