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师的文化品位决定课堂的内涵品质——观课《花钟》的思考

时间:2024-05-08

○叶 刚

孟子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确实,批判地读书,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才谈得上是“活读书”。在一线,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不走寻常路”的课,学生得以在课堂上纵横自如、创意解读,尽展生机与活力。不过,“活读”不等于乱读,创新也不等于标新立异。一位教师在执教《花钟》(部编版教材三上第13 课)时引导学生给教材“挑刺”,并且以“挑刺”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的研读。只不过,课堂挑出来的“刺”事实上根本站不住脚。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堂课?

【课文节选】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课堂现场】

(课件出示:牵牛花开花了,蔷薇开花了,睡莲开花了,午时花开花了,万寿菊开花了,烟草花开花了,月光花开花了,夜来香开花了,昙花开花了。)

师: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觉得这些花总是一个接一个地开了。

生:每种花后面都是“开花了”不太好。

师:这样写都让我们乏味了,是不是啊?课文中可不是这样写的,你能找出课文中那些生动的语言帮老师改过来吗?

(学生逐一找到课文里描写花的句子帮老师进行修改。)

师:课文中用了多种不同的说法来写开花了,请你们再来读读看,你觉得这么一改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样写优雅了许多。

生:我觉得现在变成了一篇很美的文章,确实是书上的原文写得好!

师:作者抓住花的不同特点,写出了多种不同的句式。可惜的是,其中“午时花”和“夜来香”两种花写得很简单,老师想请你来当小作家,也把它们写生动了。让我们先来仔细观察一下,这样你能写得更好。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教师指导。)

生: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争奇斗艳。

师:他用上了一个好词语“争奇斗艳”。

生:中午十二点,午时花露出了她粉红色的笑脸。

师:对着谁露出了笑脸?

生:对着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夜来香吧。

生:晚上八点左右,夜来香开放了。

师:怎样开放的?颜色是怎样的?

生:晚上八点左右,夜来香展开她那淡雅的花瓣。

师:用上了课文中的词语“淡雅”,好的。

生:晚上八点左右,夜来香开始舒展开雪白雪白的花瓣。

师:是啊,用鼻子闻闻看,你闻到了什么?怎么说?

生:晚上八点左右,夜来香芳香扑鼻。

师:这才不愧是“夜来香”。这样改,多好啊!

【课堂解剖】

《花钟》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九种不同的花、不同的开放时间及开法。教师用课件出示九个“开花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整齐划一的写法是多么单调、乏味和无趣,由此,学生也更能感受到原文中那变化多姿的写法是多么美妙与灵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到“午时花”和“夜来香”,要求学生“也把它们写生动了”。在教师的百般引领下,这两种花的开法都“生动”起来了。但,这样真的好吗?一篇文章,真的需要把“文笔优美”做到极至,而不允许存在哪怕一丝丝“不完美”吗?

“午时花开花了”“夜来香开花了”,这样写不是太单调了吗?如果这两句话单独拎出来,确实显得单调、呆板。但当我们把这两句话放在整段话中并联系一下上下文,就会发现,单调与呆板已全然消失,扑面而来的却是摇曳生姿、灵动多变,是一种朗朗上口、错落有致的节奏感。这,就是整体观照的效果。

好文章固然讲求形式的错落与词采的修饰,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当牵牛花、蔷薇等七种花摆出各种“POSE”时,再穿插午时花和夜来香中规中矩地正步出场,这种“浓烈”与“清雅”相间的安排,难道不更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精神一振吗?

教师让学生重新修饰文中词句,让文中剩下的那两种花也都“开”得变化多姿,使本来已“华”“朴”相间、“巧”“拙”相映的描写变成了“清一色”的“华丽”。这样一来,原文中不露声色、不着痕迹的变化反而被“格式化”,课文也从“绿色天然”变成“人工催肥”,这岂不令人叹息?

【改进建议】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尤其第一自然段,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不同的花的开法,有造型,有动态,甚至有情感,这是最应该关注的教学元素。九种花,其中七种的开法比较华丽,另两种则比较朴素。本课中,教师的教学重心就放在了对开花方式“进一步美化”方面。问题在于,这种一厢情愿甚至自以为是的做法实不可取。那么,如何改进?教师可以遵循“品赏文本,积淀语感”的原则,大体分四步走:

1.入本,触发语感。

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每种花开放的时间和样子,并想一想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学生会发现,花开的时间各不相同,而且表示时间的词语既可放前也可放后。至于花开放的样子,则更是生动多变,富有想象力。教师可趁机小结提升:“这就是‘花钟’,一面令人爱不释手的‘花钟’。”

2.入境,激活语感。

教师可以设问:“课文写九种花开,你喜欢哪一种?选择一种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生:我喜欢牵牛花,因为作者写牵牛花像紫色的小喇叭,写得很生动。

师:你觉得这样写花的方法很生动。孩子们,见过牵牛花吗?

生:见过。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牵牛花。它像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生:喇叭。

师:真像紫色的小喇叭,作者用吹起紫色的小喇叭写出了它开花颜色和形状的特点,多有趣呀,想读吗?你能不能边读边做出小喇叭的动作?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谁的小喇叭还吹得更漂亮一些呢?(另一生边做动作边读。)

师:你这朵牵牛花开得可真漂亮!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边读边模仿小喇叭的样子。

花的开放姿态很美,但这种美不应只停留在无声的文字中,而应将之活化为鲜活的画面与情境。唯此,学生方能感受到、触摸到继而领悟到其中的秘妙。教师引导学生用形象的手段来理解句子,这是由语文学习的规律决定的。

3.入味,提升语感。

教师可以设问:“大家有没有想过,写不同的花开放时的样子的词句能调换吗?不能的话,为什么?”这样一问,学生的思路又被打开了。引导研读过后,他们会发现:“牵牛花的样子本来就像小喇叭,写其他花开放时不能这样写。”“清晨或早上开的花并不只有睡莲,但睡莲的名字中有个‘睡’,因此文中说它是‘从梦中醒来’,太贴切了。”“昙花开的时间极短,因此说‘含笑一现’,其他花跟它不一样。”此时,教师可趁势归纳:“作者把不同的花开放的样子写得如此生动多变,源于对各种花的精心观察和准确把握,这也就是写作的前提。”

4.入心,活化语感。

教师可以问:“九种花就应该有九种不同开法,可为什么作者写午时花和夜来香开时那么简单呢?是不是太粗心了?”这样一问,估计学生虽不会认为作者粗心,但也说不上来原因。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诱导。学生应该能意识到,既然作者的文笔如此细腻,显然不会是因为粗心,而是想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借助“留白”,让阅读感受更加立体丰满、余味无穷。到这里,学生对文本的领会已比较到位。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背诵文段、积累词句、模仿写话等。

【反思启示】

阅读教学必须“整体会文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肢解课文,更不能把课文咬烂嚼碎后再喂给学生,而是应该具备整体意识,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去理解和把握课文,真正做到“不求甚解”,有时甚至还可以适当“难得糊涂”!然而,要求学生“整体会文本”的前提是教师自身首先做到“整体会文本”,因为如果教师面对文本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可以想见之后的课堂必定会出现偏差。

本课中,教师之所以这样操作,可能是想让课文更完美,这本没有错。只不过,完美的课文并不一定“难觅漏洞”,有时,有“漏洞”反而更完美,有了它课文才有灵气与活力。曾在报章上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木匠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倒有一句口头禅常挂嘴边:“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容易散落。当徒弟们在干活时懂得了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后,果然便避免了木制品的诸如开裂、挤压或拱起等问题。其实,木工如此,上课亦如此,有时需要抛开“美满”而留下一丝“缝隙”。

对语文教师而言,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功底,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如果教师自身缺乏文学素养,就无法真正把握教材精髓,甚至还有可能对教材作出不合理的解读,这样一来,就会直接导致教学品质的“变味”。必须承认,教师的文化品位决定课堂的内涵品质。由此,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乃至全方位的综合素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开阔的文化视野,唯此方能真正提升语文课堂的品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