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历统计活动过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为例

时间:2024-05-08

○许科勤

经历统计活动过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为例

○许科勤

·数学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有赖于统计过程的经历,主要是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描述、数据分析判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在“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有很大的调整,核心词从原来的“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只有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才能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

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统计活动,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一是从现实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完整经历提出问题、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初步学会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积累一些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增强数据意识。整节课,我始终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经历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对数据分析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让学生经历基于数据的问题解决全过程

1.自主提问,引出数据收集需求。

如图所示,这个场景图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校园生活,而且在这个实际背景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有男,有女;有教师,有学生;有看书的,有下棋的,有做游戏的。看了这幅图,学生自然而然地想知道很多的问题,其中有一些是无法立即找到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又很自然地产生了收集数据的愿望,为后续活动的展开做好了积极的准备。

2.根据问题,进行数据分类收集。

这个环节是整个过程中的重点,可以分三个环节进行。

(1)数据的分类收集是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明确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分类。要求学生比教师多几人,就要按学生和教师分成两类;要求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则要按活动项目分成三类。

(2)各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并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表示分类的结果,暂不进行优劣的评价,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个性化创造。

(3)通过多次比较,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第一次,不同记录方法进行比较,得到结论:不管用什么方法记录,只要按同一种标准分类,结果相同。第二次,两种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结论:对相同的对象,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3.分析数据,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整理的结果回答一开始的问题。问题顺利解决,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原来,解决问题除了可以计算、画图、列表,还可以像今天这样进行数据统计呢!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收集整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了数据的作用。通过“你还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打开,从表格中的数据又联想到了许多新的数据,初步感受到数据中蕴含着大量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二、让学生在过程中逐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1.收集数据。

当数据量比较多的时候,直接在图上数一数就不太方便了,那怎么办呢?数的时候会有重复和遗漏,又怎么办呢?这些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本课中多次体现。就拿导入环节来说吧,我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到了,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手工制作、合唱、舞蹈、足球、天文、集邮……如果想在班中开设其中的一个,开哪个比较好?学生自然想到了要统计一下人数。活动前,我提了两个要求,其中一条是:“每个人必须选一个,而且只能选一个。”活动后我又进一步追问:“有没有人没站起来?有没有人站了两次?”“我们再来加一加,一共多少人?咱们班正好是……”目的都是为了唤醒学生计数的经验: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活动要求中还有一条:“从左往右开始数,被老师数到了就坐下去。”这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并且数一个做一个记号。这些都为后面的学习分散难点,积累收集数据的经验。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麻醉优良率高于甲组、神经阻滞见效时间短于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由此可见,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效果较为理想,过程相对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2.整理数据。

整理数据时,要进行分类整理。要引导学生明白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分类,怎样确定分类标准,如何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在下面的这个练习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分类上。

谈话:小亮是个集邮迷,他参加的是集邮社团。现在,小亮想把这些邮票放进集邮册里,你觉得可以按什么标准来分类,便于人们欣赏呢?

提问:可是,有的集邮册是这样的,这一面只能放横的,那一面只能放竖的,又该按什么标准来分类呢?

提问:如果小亮要寄一封信,需要8角钱,又该按什么标准来分类,能够快速地找到8角钱的邮票呢?

在这个练习中,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再次体会数据分类整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

3.描述数据。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在纸上表示出分类的结果呢?例如,有一位教师,你准备怎么表示?学生提议:文字、符号、数字、表格……

在展示完学生作品后,适时地给出教材上的表格形式。

提问:这样表示可以吗?有什么好处?

引导:用表格来记录,这边表示教师,这边表示学生,5个“√”一行,看上去既清楚又简便。而且学生和教师都用“√”来表示,只需一种符号。

4.分析数据的经验。

这个经验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多次的比较。比较例题中的分类结果,重在发现不同,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得到的信息也不同。

下面的练习(如下图),则重在异中求同。

提问:根据分类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回答:知道了一共有13块积木,5+3+5=13(块)。

追问:还可以怎么求?

回答:还可以根据第二张表格求,5+3+2+3=13(块)。

引导:刚才,我们说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但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分,有一个是相同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回答:总数是相同的。

学生感受到不管用哪种分类标准,数据的总数都是一样的,进一步感受不同的分类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课的最后,学生分享交流着他们的感受。有的说,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有的说,我们要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还有的说整理数据时要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可见,学生的统计活动经验在积累,数据分析观念在逐步形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