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及思考

时间:2024-05-08

○周正娟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及思考

○周正娟

·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将新学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能为理解新知识及知识间的关系创造条件,从而让知识生根,并自然生长。

课堂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所在,生长性自然是其价值取向。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中,我着意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原点出发,以知识的生长为抓手,并有效整合了相关联的知识点,让课堂充满了生长的力量。

一、原点:相差源于比较

1.创设情境,产生比较的需要。

师:超市举行“抓糖”的游戏,每人用手到糖盘里抓一次,看谁抓得多?

师:(选男生、女生各一名来玩游戏)看看他俩抓糖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女孩抓了多少块糖”“男孩抓了多少块糖”“谁抓得多,谁抓得少”等数学问题。)

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生:可以数一数,比一比。

师:你们会比较吗?(出示上册教材中“比多少”图)

生:我们会比多少。

2.直观操作,激活比较的经验。

师:为了方便比较,他俩数糖时,我们用正方形的纸片来摆一摆。

(男生数,师生用绿方片摆成一行,摆了12个。)

师:男孩抓了多少块糖?

生:12块。

师:女孩数时我们用红方片摆。

(女生数第一块,教师故意摆到第一个和第二个绿方片之间。)

师:这样摆可以吗?

生:不对!要和上面绿方片对齐。

师:是呀,要把开头对齐了。

师:(女生数第二块)第二块摆哪儿?

生:要摆在第二个绿方片下面,一个一个对齐着摆。

(女生接着数,师生用红方片摆成一行。)

师:女孩抓了——

生:9块糖。

师:谁抓得多,谁抓得少?为什么?

生:男孩抓得多,女孩抓得少。

生:因为女孩有9块,男孩有12块,12比9大。

生:一个一个对齐着看,看到最后,还有3个绿方片没有“好朋友”,所以男孩抓得多,女孩抓得少。

旧有的知识、经验是儿童新知学习的土壤和根基。本课的源头性知识是什么?追本溯源,两个数量在比较时,如果不同样多,就会产生相差的情况。相差源于比较!以往学习的“数的大小比较”“量的多少比较”等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教学中,我们创设了抓糖的游戏情境,让比一比“谁抓得多,谁抓得少”成为学生的需要,上册教材中“比多少”的图片展示,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取了比较的经验。在用正方形纸片摆一摆、排一排时,巧妙利用了教师的钝感,让学生对教师的摆法进行“纠正”,比较的关键要素“同一标准”“一一对应”都不经意间被激活。找准了学习起点的教学,让“相同的细胞”联结在一起,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合理地顺着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旧枝萌新芽做好准备。

二、生长点:计算源于需要

1.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师: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男孩比女孩多抓几块?女孩比男孩少抓几块?)

师: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指着多的方片)男孩比女孩多抓了3块。

师:女孩比男孩少抓了几块?

生:也是3块。

(教师指着最后3个绿方片对应着的空白部分,师生一起数出少的个数。)

师:比较结果不一样多时,就会出现“男孩比女孩多几块”“女孩比男孩少几块”,也可以说他们相差几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揭示课题)

2.列减法算式解决问题。

师:如果抓的是大米、芝麻这类更小的物品,也用方片来摆一摆、排一排,你觉得会怎么样?

生:很累,很麻烦!

师:怎么办?

生:把前面排得紧一点,就能多排一些了。

(演示把两种方片一个一个推了靠起来,连成两根直条。)

生:(惊奇地说)咦,变成长方形直条了!

师:这两根直条代表的数是多少?

生:绿条代表12,红条代表9。

师:绿条比红条多的在哪儿?(生指)我们可以画一条线,把同样多的部分和男孩比女孩多的部分隔开(师画虚线对齐,板书“多?个”)。多几个不可以数了,怎么办?

生:列算式12-9=3。

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指多的部分)这是多出来的,要用12把前面和女孩对齐的9减去,所以用“12-9”来计算。

师:“女孩比男孩少抓了多少块糖”又怎么计算?

生:(比画绿条与红条相差的部分)还是用12-9= 3,少的、多的都在这儿。

师:是呀,这两个问题都是求它们相差多少,都用12-9来计算。

好的学习材料要具有内外兼修的功能,既要能体现知识的趣味性、形象性,又要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该片段中运用了正方形纸片来表示糖果的数量,借助直观形态,让学生对“相差部分”进行充分感知。继而,教师话峰一转——如果抓的是更小的东西,也用方片来摆一摆、排一排,你觉得会怎么样?学生延续摆方片的活动经验,提出可以往前靠一靠。在一推一靠间,直观的正方形纸片创造性地抽象成了直条来表示数量。摆出单个方片学生能够数出相差多少,拼成直条后相差数俨然不可数,这时列式计算成为需要,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得以顺利生长。在直条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明晰了知识生长的路径,把握到学习材料背后潜藏的数学本质,逐步逼近了知识的内核,对用大数减小数来求相差数的方法理解自然到位。

三、整合点:关联源于意义

1.建构求相差多少问题的模型。

(出示钓鱼情境图:明明钓了15条,贝贝钓了10条,军军钓了5条。)

师:你能提出求相差多少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下列三组问题,并列式解答。)

师: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用大数减去小数来计算。

2.统整两类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师:比较时,一个数多,一个数少,就会有一个相差数,要知道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以前我们还学过这样的问题:明明钓了15条鱼,送给别人5条后,还剩多少条?

生:15-5=10(条)。

师:明明钓了15条鱼,送给别人一些后,还剩10条,送了多少条呢?

生:15-10=5(条)。

师:知道了总数和总数里的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的问题,我们用减法计算。今天学习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也用减法计算。这两种问题都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用减法。

认识源于比较,经由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属性。面对一系列相差多少的问题,让学生找寻这类问题的共同点,在求同中建立相差关系问题的整体模型。至此,教学并没有止步于相差关系问题的掌握,而是荡开一笔,将相差关系和部总关系进行了统整,帮助学生厘清了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上述两次认知比较,成功地将学生的悟得进程推向思维的纵深之处,对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形成较为深刻而完整的数学认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