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历史学是一门在一定史观的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和规律的学科,因涉及史实多、时空广,加之传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三大专题复习模式,学生的复习常常陷入迷惘之中。在历史学科的复习中,整体史观在指引老师的备考方向和引领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方面有重要作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正确的思维导向和价值判断”的目标,这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对历史的叙述、分析和评判之中。整体史观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的历史发展经历了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客观进程。其理念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从世界历史的全局、整体发展的角度考查某一历史事件,以联系的视野认知某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按该史观理念的指引,师生在备考中应将史实置于纵向的古今关联或横向的中外对比中,以便更准确、全面、深刻地认知历史。
现在常用的专题备考模式往往依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的教材逐课推进,其缺点在于,学生所掌握的史实多为孤立而缺少联系的,单薄而不丰满,即“碎片化”,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造成学生提及某史实时,不知“历史进程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更遑论深刻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这种思维和知识都未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备考状态,既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也没有达到新高考的较高要求。
整体史观把世界历史作为中国史的大背景,注重在长时段、大时空的联系和比较中,对中西方的史实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认知、解读和分析,这种史观在近几年高考题中渗透明显,笔者以全国卷Ⅰ的非选择题为例的,统计如下:
表1
高考不仅是服务选才的“一把尺子”,还是立德树人的“一堂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都体现和渗透在试题中。正如表1所列举的试题,它们通过提供中外对比或古今关联的新材料,创设试题情境,在分析、解读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这就是“以史为鉴,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和价值引领。这种渗透着整体史观的试题要培养学生具备更为宏观的视野。因此,教师应研究高考,研究其“考什么”“怎么考”,进而思考“怎么教”的问题。
高考的复习不能是照本宣科式的简单复述,而应是本学科知识的深度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考时,按整体史观的要求,跳出史实、单元和教材的局限,提高思维的高度,在更为宏观的历史时空框架下,引领学生梳理各章节或时段的知识体系,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更全面地定位和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更深刻理解该时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脉络,或同一时期中西方对比中所体现出来的迥异的发展趋势。
受2017年全国卷Ⅰ第42题的启发,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时,笔者向学生提供史料,引领学生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郑和下西洋做横向比较。在船队规模上,郑和船队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物质充裕,而哥伦布船队规模小,人数少;在航行目的上,郑和下西洋的政治性大于经济性,奉行朝贡贸易的友好交往,而哥伦布的目的是寻找和掠夺黄金,占有殖民地;在船队结局上,“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下西洋成为绝响,此后的明清政府逐步步入闭关锁国之中,而哥伦布之后的西欧人不断踏上殖民扩张和血腥掠夺之路;在历史影响上,郑和下西洋给明王朝带来更多的是政治上而非经济上的利益,没有很好地促进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但哥伦布等西方一系列的航海和殖民扩张,加速了西方的原始积累,有力推动了其近代化进程。通过上述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同是伟大的航海活动,但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别。教师可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引领学生理解明清没有实现向近代的社会转型和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在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教师可将英国查理一世的暴亡和同时期明末崇祯帝的自缢进行对比,这两个事件可视为两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和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明亡之后的清朝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封建王朝,而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近代政体。
整体史观的理念要求教师在复习备考中,依托某一主题,纵向串联散见于教材各处或若干历史时期里的相关知识点,如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同的土地政策,这个常考点分布于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5,16,17课和必修二第四单元的第11,12课,教师可引领学生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为主题,做如表2的梳理。
表2
进行知识整合时,教师要依据考情,明确该时段历史的关键问题。主题式、中时段的知识梳理,既可以引领学生将零散的学习内容整合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又能让学生理解因为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不同,即历史情境的不同,党的相关政策也在相应调整。
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生是众多因素推动的结果,即多因一果,其影响也不会只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整体史观的理念要求教师在备考中,应超越政治、经济、思想三大知识模块的隔阂,对史实进行多视角理解,进行客观、全面、完整地分析与联系。例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的“洋务经济”时,教材只是概要性地提及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这样的表述不够充分和全面。从整体史观来看,近代中国出现的这种新的经济成分,是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洋务运动在政治上导致了同光年间清政府内部力量对比的变化,即汉族督抚数量增加并掌握地方实权,影响日益扩大,清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大为下降,这为之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他们做出“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的“东南互保”埋下了伏笔。只有对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进行构建,学生才能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总之,《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所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科素养的要求,教师的备考也应跟上形势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应不断加强学习以更新自身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以包括整体史观在内的多重史观重新整合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历史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学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