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历史教科书的四种读法

时间:2024-05-08

安徽 盛 刚

历史教科书的四种读法

安徽 盛 刚

教科书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资源,更是学生获得学科技能和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媒介。随着高考试题命制中“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大量涌现,广大师生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渐次淡化甚至怀疑或否定教科书的地位和功能,将其视为“鸡肋”。笔者以为,这是对教科书和高考的最大误读,教科书应该发挥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笔者拟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教科书的阅读方法归纳为泛读、精读、问读、疑读四种,下面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一、泛读:构建学科知识框架

泛读,指在新课开启前,从整体上通览教科书并把握其基本结构体系的阅读模式。

第一,宏观上明确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必修+选修”模式,必修三个模块,分别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模块。

第二,中观上了解所学模块的基本构成。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为经济史专题,共有8个单元,24课,具体阐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此部分内容的泛读可以在把握教科书“前言”和“目录”的基础上,按中国和世界两条线索,梳理教科书内容后再进行阅读。此环节需要一定的阅读速度(总计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时间跨度最好控制在三天以内),以“囫囵吞枣式”的,只求有个模糊印象即可。

第三,微观上把握每一课的知识构成。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我们可以从教科书的五个子目把握具体内容,即“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和珠算”“《石氏星表》和浑仪”“《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熟悉五个子目的具体所指并通览相关文字,泛读的目标便基本实现。

总之,把握概貌是“泛读”的基本要义,明确结构并构建知识框架是“泛读”的主要目的,它是对阅读的宏观理解与运用。

二、精读:密切知识纵横联系

精读,指就教科书具体细节进行深入审读,探究学科内知识间的密切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形成系统化认知。

第一,文本叙述的精读。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第八单元标题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从标题中“趋势”一词我们可以明确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现状为“全球经济联系逐渐加强”,未来走向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第5课标题为“开辟新航路”,从“新”字中我们可以明确在此之前有“旧航路”,即“丝绸之路”;第5课在论及“走向会合的世界”一目时说道:“欧洲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细品“直接”一词,我们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商人们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即通过阿拉伯商人进行中转贸易。

第二,教科书插图的精读。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7幅图片,其中“汉朝货币”“唐朝货币”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三图的选取具有深刻的意蕴,三图除证明各自所处时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状况之外,纵向对比阅读,我们可以体味到中国古代交换媒介的发展演变历程,它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教科书注释的精读。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有3条注释,分别为“户部”“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如对“察举制”的解释为:“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这一注释厘清了该选官制度的主要选拔方式为“自下而上”,主要途径为“推荐”,“人才”的标准根据正文理解为“孝廉”即品行,终极目的是“为官”,它表明这一制度下地方行政组织在人事制度上有很大的权力。虽短短17个字,却道出了该制度的深刻内涵和可能存在的弊端。

总之,精读是对阅读的微观剖析和深刻分析,它需要我们具有贯通的意识和品味的理念,将教科书视为一道大餐,仔细咀嚼方能品出万千滋味。

三、问读:激发师生问题意识

问读,指带着问题阅读。它需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具备问题意识,敢于、能于并善于就教科书内容进行自问,从而加深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第一,问读教科书各层次标题。教科书标题有模块标题、单元标题、课标题、子目标题、插图标题等。我们需要对标题进行“四问式”阅读,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和“能不能换一种表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可以“四问”,即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影响?能不能换成“汉朝的大一统思想”或“汉朝统治思想的嬗变”等标题?再如,必修I第16课“抗日战争”有这样一幅插图,标题为“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我们不禁要问双方代表分别是谁?教科书为什么不明确标示?查阅资料后我们明确中日双方代表是何应钦和小林浅三郎,教科书模糊处理的原因可能是一直以来史学界对该问题存在的种种分歧。

第二,问读教科书正文系统。正文系统指以体现内容为主的课文系统部分,它是教科书的主干部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关于“轮船招商局”设立时间的表述为:“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该书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表述为:“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教材关于“轮船招商局”设立时间的表述采取了“模糊”的处理方法,这引起了学生的追问,也引发了教师的思考。“轮船招商局”的设立时间到底是哪一年?笔者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蒋廷黻和吕思勉的《中国近代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郭豫明的《中国近代史教程》等,发现时间表述不统一,分析了具体原因:第一,“同治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问题;第二,“筹备设厂”到“正式成立”表述不明确所致;第三,作者在编著过程中“以讹传讹”所致。最终得出“轮船招商局”的设立时间应表述为“同治十一年”或“1873年”。

第三,问读教科书辅助系统。教科书辅助系统指以体现方法为主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它包括“学习建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本课要旨”“模块链接”“学习延伸”等。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每一单元都有“学习建议”,这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内容。仔细分析,教学建议所蕴含的学习价值巨大,如必修Ⅲ第一单元有两条学习建议:“采用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探究学习方式,将所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和身边常见的事例结合起来,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结合所学过的本阶段政治经济史内容,分析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仔细分析这两条“学习建议”,我们可以得知:第一,历史与现实密切联系;第二,探究学习方式是常用的学习模式;第三,必修模块三部分间关系密切;第四,近几年高考屡次出现有关“儒学”的试题,其母题应该出自本“学习建议”。

四、疑读:培养师生质疑精神

疑读,指带着质疑的精神阅读教科书。它需要我们打破教科书的“圣经”式地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怀疑,严密论证,培养我们的质疑精神。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Ⅲ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第3子目“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时,学生对教材关于“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的表述存在疑问。对于教材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和学生们一起研读教材、查阅资料,达成共识。具体做法:

第一,了解关键词的含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知,“直播”解释为:“广播电台不经过录音或电视台不经过录像直接播送。”“转播”解释为:“(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送别的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可见“直播”与“转播”相比,直播具有及时性、真实性的特征。

第二,结合生活实际合理推测。电视具有传播咨询、娱乐、展示优秀作品和远程教育等功能,及时并真实的电视节目更加受观众喜爱,试想:谁愿意观看一场早已结束的足球比赛。从技术层面分析,直播需要更高的技术因素。因为直播是原生态的传输,需要拍摄者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解说者现场即兴解说,传输者同步传输,所以应在录像转播之后出现。

第三,深读教材,查找有力证据。根据教材介绍,“1929年英国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虽然教材对英国首次播送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并未明确是“直播”还是“转播”,但1960年美国大选是则使用了“首次”直播的说法,可以推断1929年英国的首次播送应为“转播”。

最后,得出结论。综上所述,教材“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的说法应该是错误的,有必要更正为“从实况录像转播到直播”。

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我们在培养质疑精神的同时提升了自主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能力。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的广度决定人生的跨度,阅读的深度决定思考的力度,阅读的厚度决定学识的高度。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我们宜综合运用泛读、精读、问读和疑读四种阅读方式,在阅读中掌握知识,在阅读中锻炼能力,在阅读中提升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