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杨 亮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概念是构筑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石,也是推进学生学科认知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检验学科素养落地的试金石。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暴露出的提取信息不准、调动知识困难、阐释问题不清、论证问题受困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对概念的认知出了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试题兼顾了国家选拔人才与育人目标的统一,在情境设置、主题选择、学科思维和价值导向上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将某一概念的不同高考题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概念之于知识体系的层次、脉络、关联、意义在逐题的剖析中一一展开,尽收眼底,有助于提升概念教学层次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笔者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概念为研究对象,挑选了2021 年湖南卷第6 题、2021 年浙江6 月选考卷第18 题、2021 年河北卷第5 题、2022 年湖南卷第6 题、2022 年山东卷第5 题、2022 年全国乙卷第16 题、2022 年广东卷第6 题这7 道高考选择题为例,通过逐一分析其选项的分布频率,感悟高考试题在情境设计、概念内涵、学科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引领,重在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为了让学生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概念有相对完整地了解,需要系统整理本课对这一概念的结构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构框架
笔者将这7 道高考选择题的所有选项对照此结构框架,将涉及框架内知识和框架外相关概念的内容和频率作了统计,如图2 所示:
图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抽样高考选择题的选项分布
概念的获得离不开学生个体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情境地选择对于概念知识地理解和运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典型性、时代性、导向性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将对概念已有的认知体系与情境所反映的概念体系相对接,促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科学概念。抽样的这7 道考查“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知识的高考真题的试题情境有非常明显的共性:选取城乡在社区治理中相关创新举措的案例,来说明基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比如2021 年湖南卷第6 题以某省村(社区)换届,党组织带头人所占比例的提高为题材;2021 年浙江6 月选考卷第18 题以广西某村设立“明白墙”加强村委会与村民的沟通和交流为题材;2021 年河北卷第5 题以党员干部“老杨”在30 余年的时间里带动一群党员干部参与社区建设,化解社区矛盾为题材,2022 年湖南卷第6 题以某区通过动员居民用“提案”的方式,让社区管理聚焦居民的需求,推动社区治理效能为题材;2022 年山东卷第5 题以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互助孝老食堂”模式的建立中,提升社会养老助餐服务水平为题材;2022 年全国乙卷第16 题以某市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网格治理组织架构,反馈居民需求,优化社区工作为题材;2022 年广东卷第6 题以广东某村在基层治理中村(党)组织为核心,促进议事协商机制、日常管理机制的优化为题材。
这些素材是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密切相关的生活类情境,为学生理解概念时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原型”创造了条件,具有典型性;素材反映了新时代基层自治实践中的生动探索,体现了城乡基层治理探索的智慧和动力,具有时代性;素材呼应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的“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要求,用具体的实例展示基层民主自治的优势,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制度顶层设计地理解,具有导向性。这启示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遵循典型性、时代性、导向性的特点,将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中代入现实生活聚焦的核心问题,助力理解概念在课程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奠定基础。
高考试题的设问和答案都反映了命题专家对相关教学内容“教什么”“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到什么程度”的客观判断和准确拿捏。因为单道高考试题受篇幅影响,所反映的教学内容、范围和层次具有局限性,但关于某一概念的系列高考试题可将学生在概念学习中概念内涵不清、外延界定不准、相关概念混淆等学习迷思情形暴露无遗。在这组高考题中,有8 个选项涉及“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内涵要求,其中3 次涉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2 次涉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性质,3 次涉及基层自治中公民行使权利的方式,这些内容都是在具体情境中对概念关键信息的演绎,提醒概念教学中需强化对概念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把握。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概念的教材阐述中,包括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和“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方式”两部分,在“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方式”中又包含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七道高考试题的选材都是取自基层民主监督或民主管理中的具体创新举措,在选项的设计上经常有意将“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具体形式与“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等同起来,混淆认知。
这提醒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明确概念外延的标准,特别是要注意大类和小类在种、属的关系。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概念教学中,民主协商和协商民主的含义也常常被命题者在选项中“指鹿为马”。社会主义民主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相统一,在形式民主里,我国坚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统一,协商民主是中国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建立起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显示中国智慧的民主政治制度,它包括基层协商在内的七种协商渠道,民主协商就是指基层协商。由此可见,民主协商既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具体表现,在概念教学中对此类相关概念,要抓住各自的本质属性在典型情境中加以区别和澄清,防止学习“囫囵吞枣”。
高考试题在学科素养关注学生是否能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合理运用学科的思想方法,整合相关知识,运用学科关键能力,展现提取、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要求是:能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但这七道高考试题中,命题者设置的选项没有局限于新课标对该课的要求,还通过指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公民权利的范围”“公民的政治素养”“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德治与法治”等方面的选项考查学生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能挖掘事物表象背后深层的因果关系,以及与其他政治制度相互作用。从纵向上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架构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色,它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横向上看,需要在典型案例中推导“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他的基本政治制度相互关系中的特点,分析基层自治过程中自治组织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交往互动规则,明确基层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发挥作用的机制和边界。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可整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之于课程的框架结构图,如图3 所示:
图3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之于课程的框架结构
由此可见,从模块角度可确立“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科大概念,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整体框架去理解,在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中去解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中去分析,并在与我国其他的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发现共性找到关联,这时“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能在学科大概念中找到逻辑上、学理上的支撑,而且对学习其他的类似概念也提供了一般遵循、学习路径。
高考试题在坚持立德树人,牢记育人使命,检验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引导教育教学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关于学科知识的外显目标外,还包含了“健全的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的价值追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将理论折射历史、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引导行动,让学生深化对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
首先,“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在我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所谓“皇权不下乡”,中国封建王朝县以下的乡、村便不设国家政权机关,乡村社会的秩序主要依靠村规民约、道德规范来维持,教学中应关注传统文化中“德治”的治理智慧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社区环境复杂化,参与主体多样化,社区群体互动方式虚拟和现实叠加等等都给基层治理带来新问题、新挑战,这需要促进学生在理解时代特征的条件下积极挖掘生活实践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新举措、新办法的生动案例。如在村委会、居委会建设中加强党建引领,更好发挥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落实和推进党中央的主张和决定,切实汇聚多方治理的合力;又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再如基层治理摆脱单一依靠政府的思想,利用多元的社会力量构建多方协同治理的新生态等等,让学生领悟到“人民性”是我国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遵循。
最后,高中生是未来社会治理的主体,培养其公共精神和公共参与的能力是教育的落脚点,教师可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整合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内容,设计学习课程,让学生与社会环境互动,促使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