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新”出发 向“新”而行——思想政治学科一轮复习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8

臧金峰

(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自2014年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新高考改革已走过了9个年头。近年来,命题者们围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要求,精心开展试题命制。在“三新”背景下,原有的备考策略已难以应对新高考对学生的选拔要求,这势必要求教师们要敢于打破原有的复习备考模式,从“新”出发,不断优化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坚持适度,厘清必备知识边界

纵观2023年高考,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紧扣课标,突出必备知识考查,充满了浓浓的“基础味”,这也是教师一轮复习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新教材内容多、理论抽象、呈现方式多样,按照之前的节奏开展“地毯式”复习已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教师要走出繁、细、偏、深的知识备考误区,认真研读课标,梳理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厘清“必备”知识,有效整合模块知识,适度拓展重点,难点内容,及时把握高考热点和最新信息,增强知识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拓宽广度,打通知识内在联系

综合性考查既是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反映,也是新高考服务选才功能的要求。2023年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1题将订约履约、赡养义务、人民调解等多个民事法律知识点有机融合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此外,地方卷也大都对模块融合类试题进行了细致考查。作答该题型,学生必须要有广阔的思维视野,特别是联想思维和辩证思维。因此,一轮复习既要着眼于同一课程模块的不同内容,综合不同的学科素养要素。又要着眼于同一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有机整合不同课程模块的内容。此外,必须要打破知识复习的碎片化和浅层化,帮助学生实现知识重组和重构,打通知识点间的通道,获得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知识认知。

三、挖掘深度,强化思维能力培育

聚焦关键能力,突出对思维过程和品质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的一大闪光点。2023年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论述创设情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推理与论证、分析与综合、探究与构建等关键能力。要攻克这些试题,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问题设置是思维培育的核心与灵魂,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就要大胆实施“问题式”探究教学,充分挖掘典型情境创设接续性任务,将问题置于宽广背景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表达空间,引导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从知识学习走向逻辑学习和意义学习,将教师的“教”真正变为学生的“学”,让课堂充满思维和灵动,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关注热度,活化素养提升载体

情境是反映和测试考生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内容只有与真实情境相融合,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价值取向、品格和能力。纵观近年来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情境选取来源广泛,但都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选材,将学生置于新时代大背景下特别是价值冲突的两难情境中,去比较鉴别,并最终通过作出判断实现科学有效的价值引领。教师必须善于提炼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有意识地将时政热点、社会关切等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让学生身处真实情境中去发现、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本真,把学科备考与素养培育、知识复习与思维拓展相统一,推动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把握精度,有效实现教考衔接

高考语境下,答案俨然成为检验和评判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托。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命制特别是答案设置,我们不难发现,模板式、套路化答题方式已难以适用于高考备考。为此,教师要精准把握新高考理念,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从根本上改变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现象;要精准把握高考真题,强化小短文、评选类等高考题型训练,引导学生熟悉运用学科的逻辑和语言系统规范作答;要精准讲解,结合授课班级特点对答案进行等级描述及质性划分,使学生明确不同得分层次在题目中的呈现样态,将答案层级具象化,并据此实现备考指导的个性化和精准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