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八步沙林场治沙相关热点复习策略

时间:2024-05-08

湖北

【热点概述】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2019年3月29日,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荒漠变绿洲的奋斗者”用汗水与心血谱写的治沙奇迹和感人事迹,体现着崇高的时代精神,是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曾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村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不甘心世代生活的家园被黄沙威逼,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创造了令人震撼的绿色奇迹。

【命题预测】

(1)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在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是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怎样正确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是怎样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是怎样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的,“六老汉”三代人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2)从《文化生活》角度:运用文化的作用或者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要学习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精神的文化意义,为怎样弘扬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精神提出具体的建议。

【跟踪演练】

1.38年来,从第一代治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到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再到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八步沙林场的发展与变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运用科学方法支撑绿色成长,始终着眼尊崇自然、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三次有关治沙的重大决策都真正做到了传承与创新并重、环境与效益兼得。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 )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是解决所有矛盾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多年来,林场一直亏损,他们尝试走市场化治沙之路,加快沙产业培育,探索“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新路子,2018年,八步沙林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黄花滩移民区流转2 500多户贫困户的1.25万亩土地,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枸杞、红枣,发展经济林,帮助从山区下来的移民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据此回答2-4题。

2.三代治沙人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治沙致富之路。这说明了 ( )

①治沙致富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治沙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治沙规律的认识

④治沙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该农场职工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枸杞、红枣,发展经济林,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 )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八步沙的今天,是“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一代接续一代用双手艰苦创造,以心血浇灌而成。三代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 ( )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治沙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到治沙办法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他们将庄重誓言融入传世家风,将绿色梦想铸成黄金信仰,父死子继、子承父志,扑下身子、耐住性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用耐心、苦心、坚持心,战风沙、斗荒漠,不惧艰难、勇毅前行,以百折不挠的意志、愚公移山的精神,把曾经的黄沙荒漠变成了今天的林海绿洲,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他们的事迹表明 ( )

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②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④人生价值要通过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宣传部3月29日,向全社会发布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过程中,第一代治沙人探索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方法,完成了7.5亩的治沙目标,第二代治沙人探索出了“治沙先治窝,再治坡,后治梁”的新方法,并且开始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第三代治沙人开始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模式、新技术,尝试走市场化治沙之路,加快沙产业培育,探索“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新路子,2018年,八步沙林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黄花滩移民区流转2 500多户贫困户的1.25万亩土地,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枸杞、红枣,发展经济林,帮助从山区下来的移民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1)结合材料,分析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在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铸就一道无比坚实的生态屏障的过程中,是怎样正确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的。

(2)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要学习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治沙造林精神的文化意义。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以“弘扬‘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班会现场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3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

【参考答案】

1.A 正确的决策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不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排除③;正确的决策是解决实践中的矛盾的重要条件,排除④。

2.B 规律不能被创造,任何事物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排除②④。

3.B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①④。

4.D ①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符合当地实际,②中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表述错误。

5.C 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错误;③中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表述错误。

6.(1)①尊重了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在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过程中治沙方法的改进以及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既尊重了环境保护的规律,又尊重了经济规律。②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发挥意识的目的性,提出治沙目标;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能动地认识治沙的规律,创新治沙方法;坚持正确的意识指导把治沙方案落实到行动中;重视精神的力量做到矢志不渝、拼搏奉献。③在治沙过程中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2)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奋斗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学习“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努力建设山川秀美中华;六老汉、三代人、愚公移山、人进沙退,中学生、新一代、自强不息、振兴中华;三代愚公志,黄沙变绿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