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知学习型试题的“新”与“知”

时间:2024-05-08

安徽

新知学习型试题是试题通过引入一个新知并解释其含义和具体表现,要求学生即时学习这一新知,以这一新知为依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类新题型,旨在培养和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题型在近年全国Ⅰ卷的试题中都有考查,通常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失分。那么,这类试题“新”在哪?如何提升学生的认“知”,以提高解题能力?又如何深化教师的认“知”,以实现有效备考?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给同行的教学和复习带来启发。

一、新知学习型试题的基本特点

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在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解读、判断、提取和转化能力的基础上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新情境与教材的有效衔接,突出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背景材料的生疏性。新知学习型试题的材料具有“双重生疏性”即情境本身是新情境、新材料,具有新颖性,情境本身的知识又是课本以外的新知识,具有陌生性。这无疑会加重学生做题时的心理压力。

知识内容的综合性。新知学习型试题是教材以外的新知,但却以教材知识为依托,甚至以跨单元的综合形式支撑学生解读信息,这在新知学习类主观题方面体现得尤为显著。

问题解决的生成性。新知学习型试题由情境和设问组成,情境是问题设计的基础,交代新名词的含义和表现,蕴含着丰富的解题信息,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情境和设问的衔接实现对材料信息的取舍,进而生成答案。

二、新知学习型试题的解题策略

1.划分层次,理清主干

例1:(2018全国Ⅰ卷13)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产品企划和营销网络,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 ( )

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

③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

④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本题是2018年全国Ⅰ卷最新试题,重在考查学生通过新知学习,提炼情境主干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逐字阅读,划分材料层次不难总结出材料主干分三部分:企业关注点(品牌、供应链)——具体做法(环节外包、供应商、加工商)——积极影响(共享、提升速度)。

解答试题的关键是分层圈词、梳理成串。通读材料,通过划分句子成分的方式理清材料层次,提炼每一层次关键词并将关键词按照一定逻辑关系梳理成材料的主干。

2.干支对照,去伪存真

例1中,题肢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具体做法中的关键词“环节外包”“供应商”“物流”“销售商”对应;题肢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与“设计、生产、运输配送”关键词匹配;选项③④关注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与材料关键词“反应速度”相悖。在解题过程中,沟通新情境中呈现的信息与题肢的联系,关注细节,辨清词语,去伪存真,逐一研究选项是否符合层次信息和材料主干,从而选出与情境材料范围一致、主干相符、关键词一致的选项。

以上是针对客观题的答题技巧,对于新知学习类主观题还要同时关注以下几点:

3.分解设问,明确思路

例2:(2018年湖北模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W市大规模推进以“鼓励市民下乡休闲养老,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发动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三农’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乡工程”,将过去零星的城乡融合发展举措进行系统集成,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子。2017年初,在“三乡工程”带动下,许多市民到农村长期租用闲置农房和农地,或用于假期休闲,或用于退休养老,甚至有学者在农村开办文化书院;不少已走出乡村的能人又回到家乡创办实业,带领当地农民创业致富;一批优秀企业到农村投资,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创建生态农业园。“三乡工程”既带动了周边餐饮业发展和农副产品销售,又吸纳了众多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就业,还打造了一批特色美丽乡村。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W市实施“三乡工程”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12分)

新知学习类主观题解题的立意最集中地体现在设问(选择题为连接语)中,我们可以通过分解设问获取四方面的信息,从而准确把握题目的立意,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答题的指向和范围。这四方面包括:审范围,以明确考查知识范围;审主体,以有效定位知识;审题型,以明确答案编制方向;审分值,以确定答案的点数。本题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乡工程”的新知识,通过W市这一主体集中考查“三农”“转方式,调结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等经济生活的知识点,在思维的逻辑指向上关注A(三乡工程)→B(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意义。

4.围绕新知,探究关联

学生应当依据前述“划分层次,理清主干”的基本要求,细读新知的含义,努力把情境中涌现的有效信息“勾”出来、“化”出来即将文字材料层次划清,圈出关键词。利用关键词梳理知识内部各要素的对应关系,理清新知与教材知识的关联,进而逐步应用。本题存在着双新知即“三乡工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度较大。首先,“三乡工程”这一新知在材料中交代了含义和具体做法,其中含义部分关键词总结如下:a1.鼓励市民下乡休闲养老a2.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a3.发动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具体做法部分总结归纳后,大致可分层如下:A1.带动休闲养老餐饮等特色产业发展A2.盘活农房农地、社会投资、农民就业A3.带动“三农”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其次,探究“三乡工程”的具体做法和具体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不难看出“三乡工程”的具体做法是依据具体含义展开的,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A1——a1、A2——a2、A3——a3。最后,可以用相同的方法确定新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词为:B1“调整经济结构”、B2“要素实现最优配置”、B3“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5.沟通教材,优化生成

细分新知内部的答题信息,优化组合探寻新知内部要素的关联,并通过关键词积极沟通新知要素与教材知识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将对应的教材观点的关键词保留或融在答案中,从而实现新知学习型主观题答案的有效生成。经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例3的思维过程总结如下:

依下图两个新知的逻辑关系可以总结如下:①a1——A1——B1② a2——A2——B2③ a3——A3——B3,且以上逻辑分别对应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转方式与提效益等教材知识点。将以上教材关键词融进以上三条逻辑中,便可将本题答案生成如下:

①促进农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以及休闲养老、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②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农地,带动社会投资,吸纳农民就业,实现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带动“三农”发展,打造特色美丽乡村,提升了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三、新知学习型试题的教学建议

1.以社会热点的探究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新知学习类试题背景材料具有生疏性容易让学生产生为难情绪。在教学中,以知识为统领,在复习过程中融入社会热点事件或词汇,让学生对这些词汇的来龙去脉有一定了解,感悟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慌心理以解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如在复习“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时,让学生讨论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实质的理解。

2.以核心概念的解读为基础,提升学生信息解读的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要关注教材热点词汇如比较优势、国家治理体系等,又要关注核心概念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劳分配、走出去等的含义讲解,明确其内涵与外延,深度挖掘,层层分析,解决“熟知非真知”的问题。核心概念的解读是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的基本途径,除此以外教师也应积极利用学案情境设计、课堂有效提问,课外阅读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

3.以基础知识的夯实为主题,强化解题的基本素养

新知学习类试题之所以容易失分的又一原因是教材知识不扎实、知识体系不全面,学生不能及时与新情境中的信息建立有效沟通,从而不能有效的调用教材知识。所以在复习中,要重视“地毯式”的检查和夯实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点、线、面,全方位、无死角地把握知识,构建体系,实现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的有机统一。如,复习《政治生活》时,在梳理考点、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可利用关键词将基础知识和宏观结构总结如下:

通过以上结构的整合,便于学生在审题时将材料中的关键词与教材关键词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为敏锐地解读和获取信息、调动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4.以经典试题的反思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知识复习中,教师不能“一言堂”,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认知水平。在讲评课中,给学生留出阅读和分析材料,获取和解读材料的时间,又要给学生留充足的反思和讨论时间,引导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信息、表述立意、避免思维误区,从而增强学生获得新知的能力。

5.以综合思维的运用为主线,优化学生解题的思维品质

系统优化的原理要求我们在思维上树立综合的思维方法。在实践中,教师应通过试题讲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试题材料的中心和设问指向,从整体出发,划分材料层次和分解设问解题元素,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查,统筹考虑关键词与知识点、设问指向与关键词的关系,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对试题完整准确的作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