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准定位 浚源固本 化虚为实——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备考研究

时间:2024-05-08

辽宁

高考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轮复习是总复习过程中的基础阶段,正可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打牢高考复习的地基,为后续复习奠定良好、稳固的基石?教师在一轮复习中应该坚持以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为基础,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和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入手,以单元体系为载体,构建知识体系,把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涵养在教学设计之中,把学科思想溶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做到精准定位、浚源固本、化虚为实。

一、精准定位,明确复习课的要求和目标

部分教师在一轮复习中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全面性,为了实现知识的全覆盖,旧知新教,把教材内容重新讲解一遍,不能做到有效区分新授课和复习课,从而导致课堂复习主干知识不突出,罗列堆积知识较多,学生兴趣不高,复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复习课的要求,明确复习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轮复习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一是教师要讲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即明确学生的起点,“探明储量”;二是需要讲的内容讲到哪种程度,这一问题解决需要结合高考考查要求,即明确教学的终点,“扩充能量”;三是如何引领学生从起点到终点,即复习的方法、路径问题,有效的“盘活存量”,提质增效。这就需要教师谋篇布局,举旗定向。

要探明学生的当前储量,可以通过调查、测试等形式,找准学生存在的盲点、薄弱点、困惑点,搞清学生哪些基础知识不理解,哪些基本技能和方法没掌握,哪些基本素养待提升,从而提高一轮复习的针对性。

要关注知识的系统性。高考试题所涉及的,都是同一知识模块的若干知识点,或者几个知识模块中的若干知识点。一轮复习更关注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利用知识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以知识为内容构建知识网络。只有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才能做到思维敏捷,灵活运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重新整合知识,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实现由点到线到面到体的飞跃,为培养学生有效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好前提准备。在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层次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以《生活与哲学》中认识论为例:

要坚持问题教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告知者,更应是问题的设计者、引领者和升华者。一轮复习,教师仍需坚持问题教学,注重问题设计,特别是尽量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做到师生良性互动。当学生没有问题时,教师要启发,设计诱导性提问;当学生问题杂乱无序时,教师要理顺,引导研究核心问题;当学生聚焦核心时,教师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是什么;当学生辨析解决方案时,教师要倾听,不断发现学生的创新点和闪光点。

要处理好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一轮复习过程中,有些教师习惯带着教辅资料去上课,把教辅资料作为课堂复习的主要依据。教辅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补充和辅助教学的作用,但不能用教辅资料完全代替教材。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一轮复习应注重研究教材,回归教材,抽出教材精髓,将教材与其他有利资源合理整合开发,充分利用。

二、浚源固本,发挥课标、考纲、高考真题的导向作用

课标是编制考试大纲和教材的依据,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依标靠纲。有人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无论圆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元素。研读课标是备考的重要依据,一轮复习过程中要尤为重视课标的根本作用。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得高,看得远,悟的透。教师务必立足课标,研读课标、考纲、高考试题、教材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有正确的教学方向,科学的教学目标,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抽样,能力覆盖,思想渗透是当今高考试题的特色,注重考查学科的能力和素养是高考的首要目的。命题人员根据试题的能力考查要求,选择知识作为试题的理论载体,自由剪裁,科学搭配。高中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主要表现为:(1)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即考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能够组合多个知识点,分析回答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2)创新能力,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组织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是创新精神的体现。(3)探究能力,就是通过试题的情境,锻炼考生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发现问题、组织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种能力立意的考查原则,一轮复习中,从知识复习到能力提升,从重视能力到学会思考,是备考的重要思路。

教师要在复习前认真研究近3~5年高考真题,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分析高考命题的特点,尤其是高考试题突出考查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研究高考真题时,可以借助双项细目表,利用还原命题双向细目表的方法,了解考点的分布情况,出现的频率、考查的角度,考查的难易程度,找出高考的重点和考试动态;通过对比历年高考试题,找出考查的共性和趋势;通过对比相同考点试题找出命题规律和角度变化;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考卷试题找出命题的特点和考查风格。根据这些规律的总结把握,可以为课堂复习、试题命置、学生训练提供参考方向,从而使一轮教学有的放矢。

三、化虚为实,将教师能力切实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复习是为高考铺路,高考最终考查的对象是学生,因而,在复习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盘活存量、提质增效”是一轮复习时,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然而在高考一轮复习教学中,仍普遍存在这样的情景:在课堂中,教师挥汗如雨,一遍一遍地重复讲解知识、总结归纳技巧;在课后,学生奋笔疾书,一张一张地麻木刷题、生搬硬套。结果是,讲了若干遍的问题依然困惑,做了若干遍的试题一错再错。教师身心疲惫,学生无效劳作。付出的时间、精力巨大,但收效甚微,很多时候师生做的都是无用功。

学生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活动,大多需要经过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接受从而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一轮复习时时刻刻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规律。在传递信息资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将结论和过程结合起来,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尽量做到一般问题学生自己练,自行解决,教师不代劳,培养学生自主解决或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疑难问题适时练,重点问题变式练,提升学生相应的解题能力;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循序渐进,不做单纯的归纳总结,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建立完整的思维过程;指导学生自行建立知识的思维导图,关注学生解题细节和规范性,培养学生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等。坚持问题教学,多角度、多层次预设问题,多设置不同梯度、给学生思维留空留白的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教学情境设置,所有问题的设置必须依托情境产生,通过剖析各种生活、热点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方法分析生活和社会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对于作业坚持精选精练、限时完成,有发必收,有收必批,全批全改,力争面批面改,有效的解决学生切实存在的问题;学生测试、练习的试题要有针对性、科学性。高考试题信息取材广泛,裁剪合理,历史与现实交融,图文并茂,一轮复习试题中的信息形式尽量丰富,通过对试题文字、图形、数据等信息的分析,发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本能力。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是一个复杂、动态、生成的过程,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备课、上课,反思和叩问我们的课堂,切实转变复习课的教学行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仰望星空校准方向,脚踏实地勇于创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