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考政治非选择试题的开发与应用

时间:2024-05-08

山西 侯向阳

高考政治非选择试题的开发与应用

山西 侯向阳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政治学科满分100分,非选择试题占1/2,是测试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非选择试题又是学生高考失分最多的地方,得分率普遍偏低,仅有35~40%。对高考政治非选择试题合理开发应用,能深化学生对高考能力测试的认识,提高学生解题技能;对高考政治非选择试题归类综合研究,把握命题规律,探索解题方法与技巧,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本文以2017年高考8份试卷(不包括上海卷)21道非选择试题(不包括选考5道)的44个设问为研究样本,对非选择试题的特点、命题及解题规律进行综合探究,期望对高三学生复习有一定的帮助。

一、试题的特点

1.关注社会热点。 试题取材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2017年高考非选择试题材料有:消费品供给侧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解释(注:全国卷Ⅰ第38,39题均取材于新华社2016年十大新闻),《中国诗词大会》;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创新科技领航;中国高铁“走出去”,人类命运共同体;首都可持续发展蓝图,外卖餐厅调研,“一带一路”展览;老龄化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民主党派参与扶贫,文化惠民卡;诗和远方,国家减税,共享社区建设;公民隐私权,农机租赁模式,李保国科技扶贫;乡村休闲游,城市书房建设。每份试题大约有三个主题材料,这些材料都在课本之外。

2.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如:“《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惠民卡,24小时不打烊公共图书馆。

3.体现新理念,展示新成就,增强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创新科技领航者,农机租赁模式,“中国智造”,元青花传奇,24小时不打烊公共图书馆(体现创新理念);消费品供给侧改革,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民主党派参与扶贫,李保国科技扶贫(体现协调理念);中国高铁“走出去”,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开放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惠民卡,共享社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共享理念);绘就五彩缤纷的未来北京(体现绿色理念)。说明一点,2017年高考直接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试题不多,如:2018年年底以前全面建立河长制,2013年以来的“雾霾”攻坚战等生态建设的理念与成就未考查。

4. 突显法治意识,引导法治观念。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解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民隐私权保护。

5. 能力立意的命题意图明显。合理设计试卷能力结构,力求全面考查考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试题,答案源于材料。如:《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科技领航者实现创新主体的原因、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如何理解“北京外溢效应”、解读材料包含的经济信息等;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试题,答案源于材料与教材的整合。如:试题设问形式为“结合材料,运用XX知识分析(说明、阐述)XX问题”的试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所有非选择试题都能体现。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试题,难度较大、区分度好,如:企业如何应对消费品供给存在的问题、科技领航者实现创新主体的原因、就如何加快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政策性建议、怎样绘就五彩缤纷的未来北京、减税助推“中国智造”等。

6. 强化对政治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高考非选择试题重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内容有较好的覆盖面。《经济生活》涉及的主干知识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价格变动的影响、产业开放升级等;《政治生活》涉及的主干知识有依法治国、政府服务、国际社会知识、民主党派扶贫、社区共治、公民隐私权等;《文化生活》涉及的主干知识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作用、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等;《生活与哲学》涉及的主干知识有社会历史主体、辩证法革命批判与创新意识、整体与部分、联系观点(系统优化)、人生价值等。高考非选择试题考查知识面广,但没有超出考纲要求,突出了考查的基础性。

7. 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在2017年的政治非选择试题中,既有中等难度的试题,如: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的原因,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创新意识对于创新发展的作用,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文化意义,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原因等,也有难度较大的试题,如:说明科技领航者实现创新主体的原因,减税助推“中国智造”,农机租赁模式的经济利益等,对于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分别发挥作用。

8. 设问不直白,答案不现成。试题如何设问是高考难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考非选择试题设问不直白,需学生综合判断后确定考什么、答什么、答多少。参考答案源于材料高于材料,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这告诉我们:学好政治这门课,提高政治高考成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些被迫选择文科的学生,如果认为学习政史地就是“记记背背”或“死记硬背”,不可能在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中“脱颖而出”。

二、命题及解题规律

1. 高考命题稳中求变。2017年高考非选择题命制的能力立意未变,注重考查主干知识未变,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基本立场未变,但背景材料在变,考查的知识点在变,试题形式也有些变化。全国卷Ⅰ、Ⅱ材料分析题由2道调整为3道。全国卷Ⅲ第38题改为“经济与文化综合”,第39题改为“政治与哲学综合”, 但其阅读量、设问数量、难度、书写量并未增加,这打破了2009年以来八年“新课标”高考固化模式,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2. 以能力立意命题要求探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

(1)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要分层;要明确考查中心,确定解题方向;要把握试题要求,如结合材料、知识范围、行为主体、试题特征、分值等。如:全国卷Ⅰ第40题“说明《中国诗词大会》传承优秀文化成功的原因”一题,第二段材料若按照“一个句号一层” 可分6层,答案可以从中概括为“现代手段,形式创新;选择诗词,展示魅力;广泛参与,激发情结;挖掘内涵,引导向善”。

(2)调动和运用知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整合教材知识,构建学生自己的主干知识体系,明确高考考点包含的具体内容。政治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如下表:

《经济生活》消费生产分配交换《政治生活》公民政府民主外交《文化生活》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生活与哲学》前言唯物论与认识论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群众观

(3)描述和阐释事物:要分层分点分段表述;要言简意赅;要看分值列要点,如:1道12分值的试题,首先明确答4点,其次列出4个关键词,再次把这4个词变成两句话。

(4)论证和探讨问题:要明确主体(党、政府、政协、公民、企业、学校等);明确做什么;明确答几点。如:“学校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题,该题4分,答出“开设课程、主题活动”2点即可;“说明减税可以助推‘中国智造’”一题,该题8分,答4点,从“减税”对企业、对消费者、对国家的意义分析,可以采用图示法画出要点。见下图:

3.强化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我们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每节课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将教材知识问题化,问题分数化,培养学生兴趣,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每天每课“有目标、有方法、有效果、有进步”。抓好落实,对于每一个高考考点,学生要知道答几点答哪几点,哪些说法错误,哪些概念容易混淆。

三、对高三复习的启示

1.时政学习“常态化”。既然高考政治非选择试题素材广泛、现实感强又源于书本之外,那么高三政治复习应该把时政教育融入课堂,或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或每节课安排5分钟。由于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可能连看新闻的时间都没有,更多的学生在学校不能使用智能手机辅助学习。微信《人民日报》公众号“来了!新闻早班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建议将时政材料印制成活页或小册子以备复习使用。为开拓学生视野,建议高三开设“阅读课”。

2.高考题反复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解答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只有在深入思考反复训练后才能感悟出来。高考题就是最好的模拟题,对中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切记:反复做高考题不是让学生记答案!学生要主动地探究,教师教学要积极地引导。建议高三学生针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3.抓好主干知识落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缺乏学科专业知识参加高考犹如战士在战场上缺衣少食,无枪支弹药,很难取胜。“人的大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学生要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落实知识,教授方法,培养兴趣,履行自己的职责,提供更好的服务。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高级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