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刘福林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
“趣味语用”栏目植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丰富的语言实践,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本期栏目我们选择了《试说“野马”》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会试”与“殿试”》两篇文章,既有对教材选文中词语的探究,也有与科举考试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问题探究紧扣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积累,凸显语言运用的实践体验。
本期栏目负责教师
刘福林: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试说“野马”
【阅读提示】
本文看似随笔,实为一篇不错的学术短文。作者治学态度严谨,引文资料翔实,文章大开大合,真可谓“立片言而居要”,既解答了学生课内学习的疑惑,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让学生获得了一种治学的方法。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中“野马”二字所指何物,历来多有争论。有人认为是水汽,有人认为是热气,也有人认为是尘埃,还有人认为是海市蜃楼。笔者认为,其实这几种观点并不矛盾。“野马”表示热空气、水汽或尘埃所形成的影影绰绰、游荡飞舞的样子。在高温下的水面、路面或者沙漠中,空气受热不均引起空气密度的变化,看起来就是晃动、流动的样子,在特定的条件下,有时甚至会形成海市蜃楼。而悬浮在地表或空中的水汽、尘埃是一种微小的颗粒,被称之为“气溶胶”,在光线照射下,模糊晃动。光在颗粒表面的散射,有时还会形成清晰的光路——丁达尔现象。
有人认为,“马”字通“塺”,“野马”指尘埃,表示尘土之意。清代孙星衍对《一切经音义》中“野马”校正道:“或问:‘游气何以谓之野马?’答云:‘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
另有观点认为,“马”字可能通“沫”。“沫”者,水泡也,液体形成的细泡。“野”字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野外、旷野、远处,二是无拘无束、自由飘荡的样子。“野马”的意思是飘散流动、晃晃悠悠、影影绰绰、似动非动的水泡、水汽,可以指旷野远处水面、沼泽等表面的雾气,也可指太阳照射在荒漠表面引起的热对流以及沙漠戈壁中远处的海市蜃楼。也有观点认为,“野马”说的是水汽蒸腾或热气影绰,状如野马奔腾或者是野马奔腾时形成的飞扬尘土。钟泰在《庄子发微》中就有类似的阐释:“‘野马’者,泽地游气,晓起野望可以见之,形如群马骤驰,故曰野马。野马、尘埃,皆气机之鼓荡,前后移徙,上下不停,故曰‘以息相吹’。”笔者认为,这段文字的解释颇为准确:远处旷野的热气涌动,就像流水一般,又如万马奔腾、起伏不定,所以“野马”有水汽、热气之意。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说这些水汽、热气、尘埃,是由大地生长万物的气息吹动引起的。这里的“生物”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学科意义上的生物,而是天地化生万物之意。古代中国人认为大地也会呼吸,就像人肺或者风箱一样。春天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交合,品物流形。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则闭塞成冬。这种气息的流动或升降也会形成风。《礼记》有“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孔颖达疏:“鸢,今时鸱也。鸱鸣则风生,风生则尘埃起。”由此可见,尘埃意味着风起。大鹏就是乘风扶摇而升空的。司马彪云:“野马,春月泽中游气也。”成玄英云:“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这些都是说春季阳气发动,引起了水汽升腾。
有趣的是,“野马”一词在汉译佛经中,也大量出现。《增一阿含经》中提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这里“聚沫” “浮泡” “野马”三者并列,结合后文的芭蕉空心、幻法无常,可以看出三者或者相同,或者相似,都和虚幻、短暂有关。
唐代韩偓的《安贫》一诗中,“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两句中的“野马”,显然指的就是尘埃了。用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室内空气中悬浮的尘埃——也就是气溶胶上,在微小颗粒的表面散射而形成了一种叫丁达尔现象的光学效应。辛弃疾的《水龙吟》一词中“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刘克庄的《贺新郎》一词中“千古惟传吹帽汉,大将军、野马尘埃也”,其中的“野马”说的都是尘埃。
(摘编自《咬文嚼字》2022年第6期,作者:缪煜)
【问题探究】
1.请你梳理一下本文的论证思路。
2.你能模拟本文的学术思维方式,试着解读一下在课内古代诗文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吗?请自选词语,查阅资料,试写一篇学术探究小文章。
参考答案:见P07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会试”与“殿试”
【阅读提示】
古代科举考试是一项选拔人才的庞大工程,时间跨度久远,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 300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科举考试,从隋初给寒门机会,到明清逐渐僵化,被称“八股取士”,在国内外均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本文,既可以积累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又可以从中窥探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会试”,一般于乡试结束后的第二年在礼部举行,故又称“礼闱”;因举行时间一般在二月或三月,故又称“春闱”。参加会试者是乡试中榜的举人。清代时,因举人赴京赶考由布政使发给路费,故又称入京应试者为“公车”。1895年,康有为联合各省赴试举人联名上书,便被称为“公车上书”。
会试前,先要对举人进行磨勘与复试。所谓“磨勘”,实际是中央政府对各省乡试进行的一次检查。乡试放榜的当天,各省便派人将举人的朱卷与墨卷送至礼部,并由礼部组织有关部门的官员进行磨勘,即复查。从考生的试卷到乡试的各个环节,都在磨勘的范围之内。倘若发现朱、墨二卷不符,抄袭,以及文体不正、用词不当等情况,即行斥革功名。对不遵传统、混用俚语、不知避讳,或字数超过规定、字迹潦草、平仄失调等行为,则罚停会试一科至三科。如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福建举人林元桂,因文内用了“衣钵”一词,即被革去举人头衔。而复试是为防止考官徇私舞弊,其试题常由皇帝亲命。复试成绩分为四等,一至三等准其参加会试,四等罚停会试一科或数科。
会试考场的规矩,如入场搜检、弥封、誊录、对读等,与乡试基本一致。会试主考官称“总裁”,一般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担任;同考官即房官,由翰林院官员担任,共十八名,称“十八房官”。房官管阅卷,总裁管考试并决定录取的人员。会试分三场,分别安排在初九日、十二日、十五日,每场三日。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中式人数没有定额,以清代为例,多则四百余名,少则九十余名。会试放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故又称“杏榜”。
放榜之后,对新贡生也要进行磨勘与复试,由皇帝选派大臣从事此项工作。磨勘、复试合格,便取得了殿试资格。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在会试之后举行。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在中国科举史上,殿试是从宋代开始增设的,其目的是要避免主考官与考生之间形成“恩师”与“门生”的特殊关系,而把所有及第的人都变成“天子门生”,只对皇帝感恩戴德。基于此,协助皇帝进行阅卷的人也不能称阅卷官,而只能称读卷官。读卷官从大学士、六部九卿中选派,负责具体的阅卷工作。
清初殿试在四月初举行,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起定为四月二十一日,遂成定制。殿试的地点,最初选在天安门外,后改在太和殿前的空地上,如遇风雨,则试于太和殿两侧的屋内。从乾隆五十四年(1789)开始,殿试地点固定于保和殿内。殿试以一天为限,不准点蜡烛,试卷也不准带出殿外补写。不能完卷者,列入三甲之末。
殿试内容,只有经史时务策一道,每策包括三至五题。试题于前一日由读卷官在文华殿内密拟,经由皇帝确认后再交内阁中书用黄纸书写,当晚印刷,第二日凌晨发给考生。试卷用白宣纸裱成,前面是素页,备写履历三代;后面画一红线,接下写策文。策文字数少则五六百字,长至千余字。殿试第二天即开始阅卷,一般两日内阅卷完毕。读卷官先阅自己分得之卷,然后再轮流互阅。评卷标准,多偏重书法,甚至苛求于点画之间。对于策文内容,无明显错误即可算过。清代读卷有五种标识,这五种标识从高到低依次是“○”(圈)、“△”(尖)、“·”(点)、“|”(直)、“×”(叉)。阅完卷后,由读卷官分别标在自己的签名之下。最后总核,排出名次。
殿试分三甲录取,只有等次之差,没有落榜之说。清代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始,读卷官先以前十卷进呈,由皇帝决定其中的一、二、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一、二、三名为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称“传胪”。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因其张榜时用黄纸书写,故又称“金榜”,并谓中进士为“金榜题名”。宣布殿试结果时,要举行一种隆重的仪式,称为“金殿传胪”。金殿传胪后的第三天,赐新进士宴于礼部,称为“恩荣宴”,之后还要在孔庙立碑镌名。
清代规定,殿试后新进士还要在保和殿参加朝考,由皇帝出题,试论、疏、诗各一道。朝考第一名称“朝元”。一甲三名不参加朝考,他们在殿试结果揭晓后会被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二甲第一名的传胪与朝考第一名的朝元,一般也要到翰林院任职。至于其他进士,则综合其复试、殿试、朝考成绩,选优秀者入翰林院做庶吉士,其余用为六部主事、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及知州、知县等。
除常科外,会试和殿试也有过一些制科,即根据皇帝的旨意临时增加的考试。如清康熙十八年(1679)的“博学鸿词”科即是制科。再如乾隆元年(1736)的“博学鸿词”及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经济特科”,也都是制科。
至于庶吉士,即俗称“翰林”者,则还要在翰林院中继续学习,待三年期满后再参加“散馆”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或以知县优先外用。庶吉士的出路仅次于一甲三名。由于明清两代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而许多大学士又都是翰林出身,所以庶吉士自入翰林院之时即被人们视为储相,而翰林院也被视为储才之地。难怪读书人对翰林格外艳羡。
(摘编自《读者·校园版》2020年24期,作者:张崇琛)
【问题探究】
3.与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词语有蟾宫折桂、连中三元、独占鳌头、五子登科、名落孙山、金榜题名、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等,你知道都是什么意思吗?请你任选四个词语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见P07
参考答案
《试说“野马”》问题探究
1.【参考答案】首先由“野马”的内涵历来有争论,引出作者认为并不矛盾的观点;然后分别从“塺” “沫” “气息” “佛经” “唐诗宋词”等角度论证“野马”的内涵并不矛盾。
【解析指导】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共六段:第一段,点明“野马”历来多有争论,其实并不矛盾;第二段,分析“野马”指尘埃,表示尘土之意;第三段,分析“野马”有水汽、热气之意;第四段,“野马”与气息相关;第五段,分析佛经中有关“野马”的内涵;第六段,举例点出唐诗宋词中“野马”常指尘埃。论证结构是“总—分”式。
2.【参考示例】
试说“黄花”
黄花本身指菊花,也指凋零之花。在诗中常有韶华已逝之意,渲染出悲凉的意境。李清照是使用“黄花”的老手,“人比黄花瘦”比喻人憔悴,暗指相思之深;表面是写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表达了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倍感孤单的“黄花”。西风恨,黄花愁。词人寻觅丈夫将菊花簪于她发间的身影,却唯有“满地黄花堆积”。那枯萎凋落的黄花不正是孤苦飘零的自己吗?物存人去永无踪迹,唯有寂寞相伴。词人在丈夫去世后心中产生的痛楚,由“黄花”表达得淋漓尽致。
【解析指导】本题属于文学短评类学术小文章写作,也属于议论文的写作范畴,或者也可以写成随笔的形式。重点是能体现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用相对翔实的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可以写课内古代诗文中的意象探究、难解词语的含义探究等。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会试”与“殿试”》问题探究
3.【参考示例】
①蟾宫折桂:科举时代称考取进士。
②连中三元:旧时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接连考取解元、会元、状元。
③独占鳌头:古称中状元。据说唐宋时皇宫石阶正中刻有大鳌,只有考中状元的人在朝见皇帝时才可以踏在鳌的头上。借指居首位或第一名。
④名落孙山:宋代人孙山考中了末一名回家,有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后来用“名落孙山”指应考不中或选拔时落选(含委婉意)。
⑤金榜题名:指科举考试被殿试录取。后泛指升学考试被录取。
⑥五子登科:《宋史·窦仪传》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时称五子登科。后用为结婚时的祝福之辞或吉祥语。
⑦状元及第: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之誉。旧时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为元。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及第,科举考试列榜有甲乙次第,凡考中状元,都称状元及第。
⑧衣锦还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
【解析指导】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知识和词语积累。积累文化知识可以用归类法,比如,科举考试类、官职变迁类、纪年计时类、刑罚类、宗法类等。本题将科举制度用词与成语统一考查,一举两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