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独到地立意 辩证地表达——谈议论文写作如何审题立意

时间:2024-05-08

王岩岩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高中议论文的写作,难在以独特的立意切入写作,贵在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下面,笔者选取两篇与现实贴近的议论文题目,希望我们能从实际写作实践中去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审题、辩证地思考论题,找到写作独特的切入点。

作文题1:

写作试题:

“卷”是当今热词。有人说,“卷”是过度竞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有人说,“卷”在现代社会很普遍,是正常现象;还有人发问:一定要“卷”吗……

对“卷”,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以“说‘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不少于800字。

一、解题

1.通过释词义来解题

“卷”,向内翻卷,在当今指在一定范围里展开内部的竞争。

2.通过对导语的理解来解题

“卷”是当今热词。有人说,“卷”是过度竞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有人说,“卷”在现代社会很普遍,是正常现象;还有人发问:一定要“卷”吗……

这句导语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大家都在“卷”,处处都在“卷”,这种普遍现象是不是一定是正确的?如果人人都“卷”,社会会怎样?如果不“卷”,那应该怎样自处?

3.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来解题

工作中的“卷”现象:拼命工作获得奖励或升职

校园中的“卷”现象:拼命学习获得好的名次或升学机会

社会中的“卷”现象:拼命争取以获得更多的关注、更好的机会、更多的资源

综合解题,抓住作文题中“卷”的本质特征:内部竞争。

二、高分立意

立意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的门槛日益提高,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由此“卷”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人终日忙忙碌碌、兢兢业业却仍旧乏善可陈,亦不缺乏一些人或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关注、占有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好的机会而进行非理性竞争。这样的“卷”是一种简单重复的机械行为,不能帮助个体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不如“不卷”。“不卷”当然并不是躺平,也不是懒惰、懈怠。“不卷”是不以竞争为目的努力,是因热爱而奋斗。因为热爱,平凡变得不平庸了,事情会被办到力所能及的最好。

立意2:所谓“内卷”,就是在某事某物上进行内部竞争,应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卷”可以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强度,从而激励每个个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合理地“卷”呢?盲目的“内卷”毫无意义,以致人人尽尝生活之苟且,却无人可见诗和远方,所以不要让盲目“内卷”的风气绑架了自身。健康的“卷”是一种成就更好的自己的方法,却并不是绞尽脑汁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立意3:“卷”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卷”的好处显而易见:“卷”让人有危机感,促进了发展与进步;“卷”加速了知识的更新,必须加速学习与进步才能保持现状乃至获得进步;“卷”能带来好处,不“卷”就有可能被淘汰。

三、高分素材

素材1:概念由来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21世纪的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紧张的竞争之中,人们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生存压力和挑战,对于一个人而言,克服自己内心的“内卷化”心态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如此,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前途才会更加光明。

素材2:进一步思考

“内卷”是人才丰富的表现,人才少了无法“内卷”,激发进步的欲望;

“内卷”加速了知识的更新,必须加快学习的步伐,才能获得进步;

“内卷”代表社会祥和之下的和平非战争性竞争;

“内卷”使人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

无“内卷”的社会,在历史上不可能存在,无论战争还是和平年代,人的竞争是永远不可避免的,“内卷”是君子之争,推动文明物质资源的发展。

四、高分佳作

说“卷”

近年来,“内卷”一词在网络爆红。所谓“内卷”,就是在某事某物上进行内部竞争。对于“内卷”,有很多争议,也出现了很多“反内卷”的倡议。那么到底要如何看待“卷”这件事呢?也许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去进行分析。

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卷”?如果大家都在“卷”,那我是不是也要去“卷”?应该怎么“卷”?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疑问,我认为应当先明确“卷”对我们的意义与作用。

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卷”可以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强度,从而激励每个个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今各大网络平台上的短视频,每天会有成千上万的更新,像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数量极多就意味着竞争激烈而残酷。拍视频的博主如果想要通过这个职业来谋生,那就必须在亿万人群中脱颖而出,面对同行的视频,要秉承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态度去不断提升自己所发内容的质量。假如竞争不激烈,博主们的视频糊弄了事的情况则会大大增加,网络用户所能了解到的信息数量和质量也会随之下降。网络行业的“卷”,不仅可以增加视频制作者的收入,同时网络能搜索到的信息也会更加精确,内容优质。

上文所说的“卷”,不是倡导过度的恶性竞争,更不是鼓励无目标的无谓消耗。这也就涉及我们该怎么合理的“卷”的问题。父母同事家的女儿,中考进入了一所重点高中,自此她的时间表中就没有假期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被辅导班填充。她的心理压力很大,日复一日的疲惫让她本来极优秀的成绩下滑不少。“‘卷’好像成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大家都在上辅导班,我唯一的选择好像就是和他们一样。”从她的话里可以看出,她其实并不适应也不理解这种竞争,以“卷”为目的去“卷”带来了不尽如人意的后果。由此可见,盲目的“内卷”毫无意义,并且会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我来说,“卷”是一种成就更好的自己的方法,并非我的人生追求。对于自己的人生毫无规划,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毫无概念,为了“卷”而“卷”,这引发了很多压力过大的人“反内卷”的呼吁。

网上有这样一条文案,内容大概是“我来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比谁做的卷子多,比谁熬夜学得久,我是来看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春日的草长莺飞等一切美好的事物的”。这是典型的“反内卷”。我认同不该以“卷”为人生目的,要学会去享受身边的美好,但是“卷”所带给我们的一种不断追求自身提升的积极态度,能让我们保持一种进取的心态。有了进取心的人,难道不比一个整天懒散、毫无动力的人更能发现身边事物乐观的一面吗?

对于“卷”,它对我们确实存在着积极的作用,但不要本末倒置,让盲目“内卷”的风气绑架了自身。说到“卷”,那就把它当作人生路上助力的工具,走向自己所憧憬的未来。

总评

这篇文章辩证性比较强,没有一味地说“卷”好,也没有一味地说“卷”不好,而是非常真诚地写了“卷”的好处:增强竞争力,提升自我能力。是不是“卷”有益处,我们就要盲目跟风去“卷”?此处运用了一个对比论证,将盲目跟风“卷”的后果及“如何合理去卷”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引了出来,思路非常清晰。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对于“卷”,作者有独特的认知:“卷”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作文题2:

写作试题

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

②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贝多芬

③英雄之种类不一,而惟以适于时代之用为贵。

——梁启超

④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

——“知乎”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一、解题

1.解词:“英雄”的定义

英雄:

①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②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③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④一般是指在普通人中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来自“百度百科”)

从以上关于“英雄”的定义来看:

英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品质;

英雄不是一个常人,有常人没有的勇气、本领、贡献;

英雄也是一个常人,有常人所有的本领、品质,甚至缺点……

英雄与普通人比,肯定做过常人常态不能做的事,所以写作时运用的论据必须要紧扣“英雄”的定义来写:他(她)做了什么“非常态”的事,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怎么做到的。

2.解读题干

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英雄的价值意义:

英雄给民族带来希望。这句导语提示我们写作的站位要高一些,不要局限于自己生活的那一方小小天地。这道作文题的价值,更多的是鼓励学生放眼社会,放眼时代,看到个体在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甚至是人类进步中的价值和作用。

②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英雄的内在品质:

所有的美好品质都要集于英雄一身吗?如果一个人有其中一种美好的品质并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能不能称之为英雄?如果他拥有坚强、正直、勇敢、仁慈这些品质,但同时还有缺点,是否影响他成为英雄?这句导语可以引发一些辩证的思考,也能给写作带来启发。

③英雄之种类不一,而惟以适于时代之用为贵。

成为英雄的大前提:

唯有与时代发展相适配的英雄,才最为难能可贵。相反,如果逆潮流而动,反而阻碍了时代的发展,即使成就再大,也很难称之为英雄。

④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

英雄的外在影响:

这句话表达出英雄是被人们所迫切需要的,但有个前提,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推崇个人主义的话,我们不需要英雄。英雄该带领着人们觉醒,让人们更懂是非,更明真理,更求进步,这是人们迫切需要的英雄。

3.解读题目

“我心中的英雄”,初中甚至小学时写作文也会遇到这个题目,但高中时代在有导语限定的条件下再来看这个题目,就要求学生对这个话题做个人化、思辨性的思考,更看重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我”对“英雄”独到的理解,“我”对论据个性化的选取、运用和解读,“我”对导语中某个观点深入的思考……在“英雄”定义的限定下体现出这些,才算得上佳作。

二、高分立意

立意1:①③④组合,可以高站位地谈英雄对民族发展、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立意2:②③④组合,可以对“英雄”这个话题做辩证思考和独特理解,拥有伟大贡献或美好品质的平凡人也可以称之为英雄;一个让人们更懂是非,更明真理,更求进步的人,即使失败了,也可以称之为英雄。

立意3:可以只针对一条导语,比如②,对“英雄”的认知更个性化,更贴近普通人,更贴近现实生活。从“英雄”的定义入手,英雄不是一个常人,那他做了什么非凡的贡献;英雄又是一个常人,他来自普通人,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是英雄。

三、高分素材

素材1: 《孤勇者》 歌词节选

为何孤独不可光荣,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爱你和我那么像,缺口都一样。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他们说要戒了你的狂,就像擦掉了污垢;他们说要顺台阶而上,而代价是低头,那就让我不可乘风。你一样骄傲着,那种孤勇,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你的斑驳与众不同,你的沉默震耳欲聋。You are the hero。

素材2: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致力于维新变法、救亡图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并下令捉拿维新派人士。本可逃离却选择留下的谭嗣同说:“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三日后,他被捕于浏阳会馆。在狱中,谭嗣同慨然题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达视死如归之心。9月28日,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临刑前的他如是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素材3:秦始皇

战国时期,诸侯逐鹿,征战连年,“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秦始皇南征北伐,开疆拓土,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拾”。他扫六合,建秦帝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废分封,立郡县,开创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修灵渠,筑长城,建立和巩固封建统治;统一货币、文字、车轨、度量衡等,为其后各朝各代谋求统一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从这些方面看,秦始皇雄才大略,顺势而为,励精图治,称得上是“千古一帝”。

素材4:疫情下的普通人

庚子鼠年并不太平,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而至。除夕夜本是合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日子,但只因“武汉需要你”,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出现在了前往武汉的列车上;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整装待发,以身犯险驰援武汉;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武汉;四面八方的志愿者成为了武汉前线的一道特殊的风景……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背后是无数个普通人的身影,他们挺身而出、默默奉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但不妨碍他们成为离我们最近的平凡的英雄!

四、高分佳作

我心中的英雄

朱木拿河畔边的甘地墓前,永远有虔诚的印度人赤脚进园,手上捧着五彩小花,眼中含着热泪;天安门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嘹亮的国歌声踏着铿锵的步伐而来,那一抹绚丽的国旗伴着旭日而升,沉睡的英雄们永远可以凝望他们挚爱的祖国与永恒的信仰。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我们常常呼喊“英雄精神永存”,而英雄仿佛被我们放上可望而不可即的神龛。英雄的定义仿佛已经模糊,在人们的心目中,英雄是为我们偷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带有神话色彩,高高在上。英雄是建立伟业的拿破仑和成吉思汗——铁骑横行,不可一世。可在我看来,英雄不应只此,也远不止此。

失败的英雄也是英雄。他们走在一条旁人眼中无可救药的道路上,向末世的人们挥臂疾呼。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消极言论惹怒了城邦大会。在行刑前期,苏格拉底的弟子有意救出这位哲人,却遭其拒绝:“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他希望以一死唤醒雅典的民主。这样一位终生呼吁民主的圣贤惨死在名为“民主”的刽子手下,惨死在自诩正义的集体民主下,引起一片哗然。苏格拉底以自己惨淡而逝的生命惊醒了无数沉睡在民主迷梦中的雅典人。在晚清至民国的觉醒年代,一代代仁人志士的呼吸如大风盘旋谷中,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李大钊先生……他们用鲜血、用誓言,前仆后继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意欲打破那扇千年不破的窗,注入自强、民主的信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他们看清了前途渺茫,却仍要化身为灯塔,用希望点亮漫漫迷途。

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英雄。他们虽为平凡,却有一颗伟大的心。他们或被生活压得喘不上气仍身向光明,或在日复一日的行路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从小是听障儿童的江梦南,以超人的意志与非凡的努力完成了学业,并考上了清华大学自然科学与生命学院。无法想象作为听障儿童的她,要付出多少艰辛和努力才能到达学术的巅峰,也无法想象面对他人的不解与嘲弄,她要劝说自己多少次才能继续前行。江梦南就是我们的榜样,作为一介凡人,没有彪炳千秋的功绩,她只是努力战胜了自己,成为自己乃至身边人心目中的英雄。面对山高万仞,每个人都可能彷徨,可能失落,但这些平常又不平凡的人们教会我们下定决心,毅然决然站在下一个未知的起点,努力成为战胜自己的无冕英雄。

英雄的标准是何等之高,他心中要存着国家民族命运,心怀人类大爱;英雄的起点又如此简单,为自己的信仰拼搏、奋斗,懂得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

英雄的意义不在于追捧,不在于造神,在虚伪的歌功颂德后,是英雄无言的血泪。每一个历史上的大英雄,生活中的小英雄,都宛如生命中的榜样与丰碑。他们的精神将永继,于无声中教会我们勇敢、坚强、仁爱、进取等品质,跨过状似不可逾越的山海,永远对生活保持热爱。

总评

这篇文章并不是写我们普遍认知中的英雄,而是从“失败的英雄也是英雄” “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英雄”两个角度切入,让文章显得与众不同,更贴合“我”的生活,并且对“英雄”的认知也很独特。这两个论点本身也带有思考性,引导读者从不同的层面思考话题,有温度,有深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