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借助“1+X”模式,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时间:2024-05-08

广东 李红莲 廖聪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所谓的跨学科学语文就是指,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下文中,笔者将从“跨学科中学语文的误区”“利用‘1+X’模式在跨学科中学语文”两个角度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在跨学科中学语文的误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线语文教师常犯的错误是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地位并列,甚至主次颠倒,把语文课上成了其他课。

例如,某教师在讲《定风波》时,先向学生简单扼要地介绍了心理学的ABC理论,然后要求学生用ABC理论探究与苏轼同行的人消极的A、B、C,以及探究苏轼积极的A、B、C。接着设计的练习以及作业都是要求学生用ABC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节课变成了在语文中学习心理学,而不是学习语文。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跨学科中学语文一般采用“1+X”模式。在该模式中,“1”代表语文学科,“X”代表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X”的作用是辅助理解语文学科,帮助理解“1”。“1+X”模式见下表:

1的定位X的功能教学模式不容易理解并且需要借助X学科辅助的语文课文辅助理解1X→1(借助X学科更好地理解1)

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笔者在讲授时播放了荷塘、荷花、荷叶等相关图片,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去感受美。此外,针对课文中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句描写,笔者播放了歌手李克勤《月半小夜曲》的伴奏音乐,让学生体会文中描绘的和谐、温馨、优雅的感觉。

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在跨学科中学语文”,需要借助其他学科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了其他课。

二、利用“1+X”模式在跨学科中学语文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的“1+X”模式。

(一)“1+音乐、美术”模式

语言文字是抽象的,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美的画面,进入美的意境。而借助音乐、美术学科学语文,有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美。“1+音乐、美术”模式,从内容上来说,是发掘作品的美感,变课文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形式上说,是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融合,在教学时创设艺术形象性的情境,营造审美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入乎其内”。把音乐、美术学科的内容融进语文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美转化为形象的可感的美,从而顺利入境。现笔者以诗歌阅读教学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1.“1+音乐”模式

诗可以吟,也可以唱。一般情况下,诗歌阅读教学的“读”是以诵读或者配乐朗诵为主。这种方法容易操作,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缺乏新意,听多或读多了,教师或学生也许会出现倦怠的情况。如果教学时将传统的“读”改为“唱”的形式,或许会给学生带来新鲜之感;而且,音乐在渲染气氛、陶冶性情、教化学生方面的作用可能要比一般诵读更强。

以《沁园春·长沙》一文例,笔者在讲授时除了用多媒体播放朗诵视频给学生看之外,还教学生唱了歌曲版的《沁园春·长沙》,因为是流行歌的曲调,学生很有兴趣,很快就能脱稿唱出来。这首词的语言本身就非常优美,加上动人的旋律,学生很快就走进了诗的意境。

在其他诗歌的教学中,笔者也尝试用唱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让学生在唱中体会《再别康桥》中离别的忧伤,体会《天净沙·秋思》中游子的苦涩,体会《虞美人》中亡国之主的绝望,体会《一剪梅》中李清照的淡淡忧愁,体会《短歌行》中一代枭雄曹操的壮志悲慨。学生在唱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唱中“入乎其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2.“1+美术”模式

除了采用唱的形式,笔者还采用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个“画”并不是仅指单纯地展示图片、视频给学生看,还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当然,学生自己画画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一般是用在有对象可画的写景诗上。教学程序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自己动手画图,呈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再现诗歌的情境。

以《归园田居》为例,原文写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笔者让学生画出自己领悟到的内容,画出自己感受到的意境。结合学生的画作,笔者趁机给他们分析了白描、以动衬静和互文的手法。

让学生动手去画画,是让学生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学生要想画出来,必须以理解文章为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认真研读课文,欣赏和评价美。要想欣赏和评价课文,又必须要以感受和体验课文的美为前提。所以让学生动手画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3.“1+音乐、美术”模式的注意事项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以上笔者将“1+音乐”模式与“1+美术”模式分为两点来说明。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模式经常融合在一起。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笔者先让学生学唱歌曲版的《沁园春·长沙》,在唱中感受和体验美,接着再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去欣赏美和评价美,最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的意境画出来,让学生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在“1+音乐、美术”模式中学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也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

(二)“1+历史、地理”模式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它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学科关联性很强。在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中,几乎都要涉及历史、地理知识。诗歌阅读教学要知人论世,文言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典故。现笔者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在语文课堂如何融入历史、地理学科知识。

1.“1+历史”模式

“文史是一家”,文言文的教学,更是与历史学科密切相关。学古文,有时就如学历史,要讲历史背景,要讲人物,要讲古代文化常识。

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教师要向学生阐释相关的历史背景。要阐释“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个隐藏在课文当中的历史背景,阐释郑国与晋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让学生了解晋国为何会理直气壮地出师郑国,进而挖掘出此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晋要向外扩张,争夺霸权。

以《鸿门宴》一文为例,教师要补充“鸿门宴”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刘邦与项羽是怎样由“同盟”变成“对手”。这样前后联系起来,就会对人物有较全面的了解,也就明白了刘邦隐忍之功的强大,项羽自矜功伐的可笑。

2.“1+地理”模式

除了讲授历史方面的知识,教师还必须为学生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

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教师有必要展示战国各国分布的地图,让学生知道位于西边的秦国与位于东边的郑国之间是隔着晋国的,这样就理解了为什么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知道了为何是“东道主”而不是“西道主”。以《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为例,教师要展示黄河在陕西、山西一带的“几”字型的流向,让学生知道为何有河西、河东、河内这样的地理名称,从而让学生明白梁惠王移民河东、河内的可笑。

3.“1+历史、地理”模式的注意事项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以上笔者把“1+历史”模式与“1+地理”模式分为两点来说明。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模式经常融合在一起。

以《鸿门宴》一文例,授课时笔者在补充鸿门宴历史背景的同时,也展示了重要地理位置的分布地图,让学生知道函谷关、咸阳城、河北、河南的地理位置。从地理路线看,刘邦从河南攻向关中,地理路线近;项羽从河北攻向关中,地理路线远得多。从历史背景看,项羽攻向河北,还要与秦国主力战斗,与秦国名将章邯战斗,要以两万士兵应战二十万秦军;而刘邦就不用面对秦军的主力,一路上因为刘邦的仁厚,所到之处投降的敌军居多,要打的硬仗较少。结合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地理背景,学生就能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项羽以及刘邦的人物形象,了解项羽为何听到刘邦已经攻进关中时会这样生气,为何刘邦听到项羽要攻打他时会大惊失色。

在“1+历史、地理”模式中学语文,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热爱中华文化,进而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

(三)“1+政治”模式

《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将政治学科知识带进课堂,借助政治学科的辩证分析法去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与论证,这是一个有效的模式。

辩证分析法可以简要分为以下三点:一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三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三种分析法可以应用到语文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以《荆轲刺秦王》一文为例,笔者备课时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荆轲刺秦王失败,谁的责任更大?荆轲自己有没有错?第二,假如荆轲刺秦王成功了,六国是不是就可以相安无事?燕国会不会灭亡?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荆轲也有主观上易冲动、客观上剑术不高的弱点,从而对荆轲这个悲剧英雄有全面的认识,避免分析人物片面化、扁平化。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学生明白就算秦王被刺死,六国也不会保持相安无事的局面,因为凭借当时秦国的实力,还会有第二个秦王、第三个秦王出来一统天下。或者就算没了强大的秦国,还有强大的同样有称霸野心的齐国、楚国等。天下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只是时间的问题。没了秦王,这个进程可能会变慢,但方向不会改变。

以《过秦论》一文为例,笔者备课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秦始皇就那么“该死”吗?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去客观全面地分析秦始皇,既批判他的过错,也肯定他的功绩。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立体性,这样,学生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时就不仅仅用“好”或“坏”来形容。

“1+X”模式有明显的优点,也有不足以及一定的适用条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1+X”模式去学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此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实施跨学科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各学科的知识像拼盘似的拼凑在一起,而是将各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因此,实施跨学科教学的前提之一是教师要对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