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选材与命题齐抓 技术与规范并重

时间:2024-05-08

浙江

笔者第一次参加原创研发浙江模拟卷项目,从6月初的报名申请到审核通过,从选材、命题到线上交流,从试题的多次修改到9月初定稿,历时三个月。在等待、努力和坚持的这三个月里,笔者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升了试题研究的能力,收获了命制试题的信心,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学考试杂志社对原创研发工作的用心、用力、用真情。

在这里,笔者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制过程为例,谈谈笔者参与此次原创命题的感受。

一、高考真题研究,明确选材方向

接受任务之初,笔者认为自己教了多年的高三,而且浙江实行新高考以来,笔者一直任教高三,觉得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应是轻车熟路,命制一份原创试题岂不是轻而易举?但随着项目的展开,笔者逐渐体会到原创试题命制过程的艰辛。原创试题最在意的是选中的材料不能有出题的痕迹,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材料在网上都有命过题的痕迹,因此,如何做到规避命过题的材料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同时,选材还应符合试题命制要求,既要符合当今高考方向,又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2013—2018年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情况项目的有关分析(表一)

从表一来看,近六年浙江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体裁是散文和小说,两大文体平分秋色。文本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能引导学生关注真善美,思考人生态度。鉴于此,笔者决定把文本材料定位于我国当前农村题材的小说。

二、两轮文本筛选,确定文本内容

最初,经过充分地筛选比较,在明确文本未有出题痕迹的前提下,笔者选了当代作家周海亮的一篇小小说《狼祸》(周海亮的《狼祸》,扫描文末二维码可获取文本)。

【选材理由】

笔者之所以把目光投向北方农村的题材,一是目前农村建设进入了新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浙江当地的新农村,民宿、农家乐等建设方兴未艾,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二是作为浙江的学生并不一定熟悉北方农村生活,笔者也想利用这种类型的小说让学生对此有所关注。同时,也想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看到日趋富裕的农村在发展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审题者评价】

该小说内容不错,讽刺性很强,但就高考模拟题来说,却缺乏必要的正能量。所以,选材恐怕不是很合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最好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积极、更能体现正能量的文本。

面对前期已经花了好多时间和精力才命制好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需要推倒重来的情况,笔者一开始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甘。但笔者知道,审题者的评价是极合理的,毕竟我们团队研发的初衷是为了打造一套优质的试卷。于是,笔者调整心情,在编辑的建议和帮助下,笔者抓紧时间从最新的小小说刊物入手去寻找更为合适的文本。最后笔者选中了发表于《小小说月刊》(2018年08月下旬)的刘国芳的一篇小小说《习惯》。(刘国芳的《习惯》,扫描文末二维码可获取文本)

【选材理由】

2018年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散文,因此笔者把选材方向投向新时期农村题材的小说,体现了高考浙江卷小说与散文体裁轮流坐庄的特点,契合高考选材的要求。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普通人,具有时代气息,很接地气。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买菜和卖菜展开,揭示了“习惯”的内涵,解释了这些“习惯”的在生活中是一种常态。小说的环境既跟农村有关,也跟城镇有关,符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小说的主题既有对劳动人民勤劳淳朴、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美好品德的讴歌,也有对新时代出现的诸如空巢老人现象的关注,这与当今高考命题导向相一致。同时,针对原创卷不能有出过题的痕迹的要求,选材的范围一般主要集中在近期的有关小说体裁的报刊、杂志上。

三、考点内容梳理,把握命题类型

命题环节必须先确定题目类型,这自然还得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去梳理,从高考真题中去提炼。

2015、2017年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题目与对应考点的分析(表二)

笔者结合表二,对高考真题进行研究分析,决定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和小说主题探究这四个角度进行拟题,期待一次性过关。

如第一稿文本《狼祸》的题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10.简要分析村长这一人物形象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篇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全文,分析这篇小说以“狼祸”为题的深层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0.厌倦民事、弄虚作假、腐败透顶、不为民办实事的官僚形象。①对村长的一句口头禅“麻球烦”的反复描写刻画出了村长厌倦民事的形象。②第一次丢羊时,村长要乌力吉老汉报丢了三只羊,第二次丢羊时,村长让乌力吉老汉报丢失三十只羊,可以看出村长喜欢弄虚作假的特点。③第一次村长“一伙人,一只羊,吃得满嘴流油”,第二次村长“开始往乌力吉老汉的羊圈里瞅”等,都体现了村长腐败透顶的特点。④面对乌力吉老汉的问题,走形式,一拖再拖,根本不想真正解决,体现了村长不为民办实事的特点。

11.①用对话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类似情节的反复运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先扬后抑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2.运用动作描写、细节刻画的方式刻画了村长以及他领来的一群人在查看羊被狼叼走现场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工作认真细致,实际上是在应付、走过场。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这一群人的举动与乌力吉老汉期望得到的结果形成反差,揭露和讽刺了以村长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的官僚主义。

13.狼叼走羊已经使牧羊人乌力吉老汉深受其害,但让他受到更深伤害的是村长以及村长领来的一大群人,他们对羊群的伤害以及给乌力吉老汉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狼。用乌力吉老汉的话说就是“你想面对一只狼,还是一群狼”。作品深刻揭露和讽刺了社会上严重的腐败现象以及某些干部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丑恶行为。

【审题者评价】对试题的拟制态度是肯定的,尤其是第11题。但第13题和第10题有重合的地方。

再如第二稿文本《习惯》的题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10.概括本篇小说的语言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篇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以“习惯”为题在文中有什么意蕴?请你谈谈对此的理解与思考。(6分)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理由】

首先,从浙江卷文学类文本考查的考点来说,第12题的“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几乎每年必考,第11题分析情节结构是一个常考点,第10题的“小说的语言特点”也可以视为“品味精彩语言”这个常考点的一个变化,而第13题的探讨作者写作意图则是近年来一个新的考点。因此,尽管题目中没有出现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但至少可以说题目的命制符合高考浙江卷的考查方向。

其次,《习惯》这篇小说属于小小说,篇幅不长,理解难度不是很大。小小说是最贴近生活的文体之一,可以说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因此,第13题对于文章主旨、写作意图的探讨的命题意图就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最后,由于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而每段的篇幅都较短,给第12题“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设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根据题目命制的意图加以删改。笔者最终确定在文本画线句子中加了“瑟瑟发抖,如同一头孤独地站在寒风中已至暮年的黄牛”这部分内容,从而完善了这道题的考查角度。

四、多轮在线交流,规范答案要点

在线交流就是“在线教研”,这是由命题组、审题组老师共同参与的在线试题优化交流环节,这是打磨、规范答案要点极关键的环节。“在线教研”分为“试题优化”和“试题解读”两个环节,都是以QQ语音即时交流的方式进行的在线交流活动。“试题优化”是对试题进行打磨、优化,群策群力,使试题趋于完美;“试题解读”则是对试题解析进行确定、打磨、规范,对解析形式进行针对性探讨等。

如果说之前的选材、命题大多是单兵作战为主的话,那么这时的在线交流就是团队作战了,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答案的拟定不仅需要从命题者角度考虑,更多还需从答题者的角度去考虑。我们按事先约好的时间开始进行在线语音沟通,针对每道题目,从选材意图、命题角度、语言表述、答案拟写等方面逐一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建议,经过斟酌比较分析,初步统一了意见,明确了具体修改要求。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各抒己见,即使是一些极细小的问题也都认真研讨,气氛热烈而又融洽,虽有争执,但不固执,都期望能精益求精,精心打造优质的原创模拟试题。

经过了两次集体在线交流以及多次个人之间的交流探讨,结合编辑反馈回来的试卷试做的意见,最终明确了第二稿文本《习惯》各题的答案要点。

例如第10题、第11题原答案如下:

10.①叙述语言简洁、口语化。②叙述的反复性、诗意化。

11.①用对话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类似情节的反复运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方式,意蕴丰富。

【修改建议】

答特点题,除了明确特点以外,还要明确这样的特点带来的作用。

【最终版答案】

10.①叙述语言简洁、口语化,符合人物的身份。②人物语言具有反复性,能更好地凸显人物朴实、吃苦耐劳的特点。

11.①多用对话形式,使叙事更加集中。②类似情节的反复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方式使小说的意蕴更加丰富。

再如第12题原答案如下:

12.①运用场景描写的方式简单勾勒了故事的环境。②运用神态、细节描写刻画了老人在卖菜时湿冷的样子。③运用了语言描写,体现了买菜的人对老人的同情。④揭示了小说“习惯”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

【修改建议】

在赏析句子时,手法的确定、表述的对象应是名词性的。因此,在手法的表述前加上动词“运用”,显得表达不够严谨。同时画线句是否能揭示小说主题?如果不可以,那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主题呢?

【最终版答案】

12.①场景描写简单勾勒了故事发展的环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神态、细节描写刻画了老人在卖菜时湿冷的样子。③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老人坚韧、隐忍和勤劳的特点。④语言描写体现了买菜人对老人的同情。⑤“一个又一个”等词语的运用,突出了人们同情老人的普遍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体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

再如第13题最初版答案如下:

13.意蕴的理解:①老人一大早就挑着菜走路去街上卖菜是习惯,被雨淋湿冷得发抖面对人们的关心说“不要紧”是习惯;②买菜的人看到老人因淋湿而发抖产生同情心是习惯,并在买菜时不还价是习惯;③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在家干活这种情形也是习惯;④老人拒绝儿子的好意继续走路回家、继续卖菜也是习惯。

意蕴的思考:

①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土地,来到了城市,农村里那些剩下的依旧依恋农村、依恋土地的老人,今后该何去何从?这些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值得我们关注,需要体现我们对时代变革中的普通人的人文关怀。

②普通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同情心,这些美好的习惯,值得在当今社会继续发扬光大。

【修改建议】

“意蕴的理解”,对表达方式的解读,最好按“现象+作用”的格式叙述,语言表达可简洁;“意蕴的思考”,要针对小说呈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去阐述,语言表述应更简洁些。

【最终版答案】

13.意蕴的理解:①老人每天卖菜,对人说“不要紧”,拒绝儿子好意坚持走路回家是习惯,体现了老人坚韧、隐忍和勤劳的特点;②周围的人对老人产生同情心,买菜时不还价是习惯,体现了人们的善良、同情心;③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在家干活这种情形也成了习惯,引起我们对空巢老人现象的关注。④儿子要老人坐车、不让老人卖菜是习惯,体现了儿子对老人的关心、孝顺。

意蕴的思考:①在如今的时代变革中,空巢老人这样的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值得我们关注,对普通人也需要有人文关怀;②人们的善良、勤劳,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等美好的习惯,应在当今社会继续发扬光大。

【在线教研的启示】

启示一:在线教研是打磨、规范答案要点的重要环节,影响着答案的质量。不管是命题组还是审题组,教研之前都必须认真阅读、试做原创卷,整理好准备交流的问题。

启示二:命题组命题的角度和审题组解答的角度,两者的思维需要经过紧密的交流,产生碰撞,才能较为全面地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启示三:题目的设置需要符合学生阅读的思维习惯,还需要符合高考的考查要求;答案的内容要在文本中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强化学生阅读文本的意识;答案的表述要规范,具有可操作性、规律性,使学生对这类题型的解答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原创研发过程,收获诸多感动

感动活动开展的严谨:回顾本次原创研发过程,从研究《考试说明》、高考真题到选材、命题,从答案拟写、解析到审题修改、在线交流,从再次修改、试做反馈到最终修改、定稿,笔者真切感受到了原创卷命制过程对选材和试题命制的重视,明白命题技术与规范并重的道理。笔者对于教学考试杂志社对“优师计划”的严谨制订、高标准的操作、科学的管理亦深受感动。

感动参与人员的敬业 :共同提升、精心打造优质的原创模拟试题是我们团队的目标。感动于杂志社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全程陪同、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感动于在命题过程中,团队之间认真有效的交流、中肯的修改计划,体现出了老师们极高的专业素养。

感动自己得到的收获:对于笔者来说,难度最大的是选材,要求最高的是拟出适合并价值高的题目,对个人提高帮助最大的是在线教研。如果说笔者在参与项目之初收获的是兴奋,选材、命题过程中体会到的是艰辛,那么到了在线交流的阶段则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