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落实”

时间:2024-05-08

四川

从教20多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笔者相信同人们都知道,有一些学生自觉性强,只需要教师做恰当的引导点拨,他们就能掌握学过的知识。但是还有很多自觉性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如果还仅停留于引导上,效果一定很差。所以,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落实”尤为重要。“落实”到位了。重难点也就得到了突破。在此,笔者就从教学方法、书面陈述、答题规范等方面来做详细阐述。

近两年来,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的题型有所变化,由原来的直接填写句子变为根据提供的情景来填写句子,也就是情景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的题型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加强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这也就意味着试题的难度明显增大。有些同学既苦恼又纳闷:平常我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一到做题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要么根据提供的情景找不到对应的语句,要么句子写对,字写错了。虽然老师们都达成共识,每天叮嘱学生要根据意思背诵,根据字义和字的结构识记字形。但结果事倍功半,甚至不到一半:五分的默写得两分的学生比比皆是。最初笔者也感到有些束手无策,后来笔者意识到,一定要从教学对象——学生身上去找原因:教师虽反复强调正确方法,但学生课下根本没有行动。针对笔者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要把具体方法“落实”到学生身上,而且要“落实”到位。

语文学科,需要识记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所有作业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还得让学生“挤”出一点课外时间来复习默写。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不超过半个小时作业,让他们课下翻译、背诵课文,并根据字义和字形识记易错字,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利用早自习进行抽查。抽查是督促学习的有效手段。

当然,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得先引导他们。如《卫风·氓》中有这样的话:“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学生容易把“于”“鸠”“葚”写错。于是笔者先让他们翻译“于嗟”,意为“唉”,表感叹,而“吁”就含有感叹之意,所以“于”通“吁”。而“斑鸠”是一种鸟,所以“鸠”是一个形声字,就是一个“九”加上一个“鸟”字。“桑葚”是一种植物,所以“葚”字有一个“草字头”。学生翻译之后,再根据字义字形识记就牢固多了。《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很多学生会把“膺”写错。于是笔者告诉他们只需要把“鹰”下边的“鸟”改成“月”。学生对老鹰的“鹰”比较熟悉,这样点拨之后学生觉得识记“膺”字非常容易。在抽查环节,既要抽查学生的翻译,也要抽查字的写法,若他们没过关,则要求他们课下花时间继续巩固。以笔者的经验看,自从开始抽查后,学生的默写能力确实有很大提高。

一线带领学生复习备考的老师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鉴赏诗歌和文学作品非常难。该处的困难不在于知识点不好讲,而在于学生虽然听懂了,但呈现的答案却令人啼笑皆非。所写答案要么只有几个字,要么冗长且书写潦草。学生在课堂上很认真,课下反馈也都说听懂了,可问题出在哪里呢?根据深入调查,发现根本原因是书面陈述没“落实”到位。高一、高二阶段,课堂上学生以学习新课为主,多数作业只能在课下完成。老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所写答案是否正确,会重点关注学生的做题思路而忽略了他们在书面陈述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班上几个同学的深入了解,笔者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道题该怎样答,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专门利用课堂时间对书面陈述做了详细讲解。首先告知学生:不要把简答题看得太难,以至于“长简答题志气,灭自己威风”。然后告诉学生:知道这个题的做题思路后,心里怎样想的,就用相应的词语来作答。就好比你和同学聊天,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你就把它说出来,只是做题时所写语句一定要通顺,表意要明确。最后要求学生识记一些和简答题有关的专门术语,比如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诸如托物言志、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等。讲完之后,让学生立即练习,并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总结学生在书面陈述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做专门讲解。经过几次训练,笔者发现学生在书面陈述方面有所进步。高考试卷中,需书面陈述的题分数共有40多分,可见,书面陈述的“落实”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平时,老师们经常懊恼又失望地感叹:这种题这么简单都会失分!这种题指什么题呢?就是指提问方式直接而难度又不大的题。学生常常因为答题不规范而导致失分。比如“此文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这类题的答题模板一般为“手法+文本分析+效果”。因为我们平常的答题模板“落实”不到位,学生经常出现只答“手法+效果”的现象或只答“手法+文本分析”的现象。如果是六分的题,缺少了其中一步就会丢掉了两分。又比如“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哪些愁绪?请做简要分析”,题干中“哪些”一词已经表明不止一种愁,这样的题分条阐述便于简要分析,答案一目了然。学生因不分条阐述,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还比如“这首诗描写了故都的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类题提问方式也非常直接,做题时规范答题模式为,特点:①……②……手法:①……②……但是有些学生这样作答:这首诗描写了故都的……特点,运用了……手法。两相对比,后者肯定不如前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答题规范落实到位。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模板有所不同,如分析情节作用,答题模板为“作用+文本分析”;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板为“形象特点+文本分析”;分析手法,答题模板为“手法+文本分析+作用”。简答题答案要点一般不只一个,一定要分条作答。对于以上两点,我们可在讲解过程中、作业批改中、反复训练中落实。只要我们不断强化,就可加强学生在答题规范上的意识,那么他们在这方面就会少失分。

每位老师都深知要把所教知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等传授给学生,但我们往往只关注结果,忽略重要的环节:学生是否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去行动、去落实了?学生没落实相当于光说不做,“落实”不到位则表明没突破重难点。可见,“落实”对教学确实非常重要!语文教学中,诸如此类的“落实”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阐述以上几种现象,仅供大家参考,希望笔者的这点浅议能够让同人们从中受点小益。

葡萄的来历

汪曾祺

至少玫瑰香不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玫瑰香的家谱是可以查考的。它的故乡,是英国。

中国的葡萄是什么时候有的,从哪里来的,自来有不同的说法。

最流行的说法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在汉武帝的时候,即公元前130年左右。《图经》:“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种之,中国始有。”《齐民要术》:“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人们很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因为可以发思古之幽情。“空见葡萄入汉家”,让人感到历史的寥廓。说张骞带回葡萄,是有根据的。现在还大量存在的夸耀汉朝的国力和武功的“葡萄海马镜”,可以证明。新疆不是现在还出很好的葡萄吗?

但是是不是张骞之前,中国就没有葡萄?有人是怀疑过的。魏文帝曹丕《与吴监书》,是专谈葡萄的,他只说:“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葡萄。”安邑是个出葡萄的地方。《安邑果志》载:“《蒙泉杂言》《酉阳杂俎》与《六帖》皆载:葡萄由张骞自大宛移植汉宫。按《本草》已具神农九种,当涂熄火,去骞未远;而魏文之诏,实称中国名果,不言西来。是唐以前无此论。”(《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引)《县志》的作者以为中国本来就有。他还以为中国本土的葡萄和张骞带回来的葡萄“别是一种”。

魏晋时葡萄还不多见,所以曹丕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庾信和尉瑾才对它“体”了半天“物”,一个说“有类软枣”,一个说“似生荔枝”。唐宋以后,就比较普遍,不是那样珍贵难得了。宋朝有一个和尚画家温日观就专门画葡萄。

张骞带回的葡萄是什么品种的呢?从“葡萄海马镜”上看不出。从拓片上看,只是黑的一串,果粒是圆的。

魏文帝吃的是什么葡萄?不知道。他只说是这种葡萄很好吃:“当其夏末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倦。”没有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他吃的葡萄是“脆”的,这是什么葡萄?

温日观所画的葡萄,我所见到的都是淡墨的,没有着色。从墨色看,是深紫的。果粒都作正圆,有点像是秋紫或是金铃。

反正,张骞带回来的,曹丕吃的,温日观画的,都不是玫瑰香。

(有删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