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江苏
解三角形试题将几何图形与代数运算融为一体,既有对任意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关系的内部探索,其结论(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等)又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也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卷,不难发现,解三角形试题在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上均有一定的规律性、重复性和借鉴性.本文将对近九年(2012-2020)高考数学全国卷中的解三角形试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对大家在相关内容的复习备考上有所启发与帮助.
从考查内容的表层来看,涉及的核心知识点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本内容.但往往并不是直接考查公式的应用,而是需要对其灵活变形、交融使用;同时,还会与三角函数、不等式、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诱导公式、数列等知识相互交汇、联合命题,这是解三角形问题的重点考查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从题型的设置来看,包括选择、填空和解答题,一般来讲,每年只考一道试题,若是解答题,则放在第17题(第一个大题)的位置,一般难度不大.若不是解答题,则会出一道选择或填空题,一般题号靠后,难度较大,以全国卷一理科为例,可总结如下表.
年份题号考点内容分值201217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恒等变换、诱导公式12201317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12
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和三角恒等变换为历年考查的主体内容,这一点比较稳定.但是各个知识点并非孤立命题,着力公式间的相互融合,特别是正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正弦定理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边角之间的互化,也就是说,当等式的两端是边的齐次时,可直接将边转化为对角的正弦,反之,同样可以转化,这在历年的高考全国卷中几乎都有所体现.
2012全
sinB+sinC
2013全
国卷二→a=bcosC+csinB→sinA=sinBcosC+sinCsinB
2014全
国卷一→(a+b)(sinA-sinB)=(c-b)sinC→(sinA+sinB)(sinA-sinB)=
(sinC-sinB)sinC
2016全
国卷一→2cosC(acosB+bcosA)=c→2cosC(sinAcosB+
sinBcosA)=sinC
2017全
2019全
国卷一→(sinB-sinC)2=
sin2A-sinBsinC→(b-c)2=a2-bc
2020全
国卷二→sin2A-sin2B-sin2C=
sinBsinC→b2+c2-a2=-bc
高考真题已知考查特点2012全国卷一边a及角A由面积求周长(边长)2013全国卷二边b及角B周长、面积均未知,求面积的最大值2014全国卷一边a及角A周长、面积均未知,求面积的最大值2016全国卷一边c及角C由面积求周长
续表
正余弦定理实际上是一个工具,其核心价值就是解三角形.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卷中解三角形试题的整理,发现有时题目会将平面图形直接呈现出来,这类问题往往对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要求较高.
分析:所谓解三角形,就是已知三角形中的一些量求另外一些量的过程,但首先要确定的是解哪个三角形,这就要认真观察题目的条件及问题中主要涉及了哪些量,由已知量还能确定哪些量,这些量又集中在哪个三角形中,然后再结合正余弦定理进行求解.本题作为填空题的压轴题,难度稍大,涉及的三角形较多,首先要在△ACE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CE,可得出CF,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BD,可得出BF,然后在△BCF中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cos∠FCB.
主题、单元式教学作为当前新课改强调的一个重点内容,着力于知识的整体关联性、思维的系统性和方法的普适性,在实际教学中可切实防止“割裂式、碎片化、独立性”的教学行为.新教材(以2019新人教A版为例)中对于解三角形内容的设置,是在“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这一大单元背景下,“平面向量的应用”一节的一个分支.
实际
背景→向量的
概念→向量运算及
其几何意义→平面向量基本定
理及坐标表示→向量的
应用
鉴于“解三角形”一节内容是建立在“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这一“大背景”下构建的知识模块,因此,应深挖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事实上,无论是余弦定理还是正弦定理,教材中对知识本身的构建均利用了向量的工具性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新教材更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逻辑关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这也是在对本章内容复习的过程中,需着重强调的内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