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宁夏 党喜奎
地形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纵观近五年全国卷,年年有此类考题。2016年全国卷Ⅰ第36题考查横县冲积平原地形对茉莉种植的影响,第37题考查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017年全国卷Ⅲ第43题要求指出武陵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2018年全国卷Ⅱ第37题要求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地形对龙卷风形成过程的影响;全国卷Ⅲ第36题要求分析索瓦附近地形对卤水蒸发的影响。2019年全国卷Ⅰ第37题要求分析地形隆起变化对里海的影响;全国卷Ⅱ第36题要求分析干热河谷地形对宾川气候特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探究地形影响的备考途径。
【典例1】(2019年全国卷Ⅰ,37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参考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该道试题以里海自然环境演变的文字材料及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山脉隆起过程对里海的影响,渗透对时空综合思维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创设复杂的学术情境,设问文字叙述长,突出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试题难度较大。
【典例2】(2019年全国卷Ⅱ,36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该道试题以宾川县河谷农业发展的文字材料及该县位置及等高线地形图为情境,考查地形对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渗透对地理要素综合能力等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试题创设生活情境,选择大、小比例尺相结合的组合式图像,信息丰富,突出对思维过程的考查。
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反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学科基本的思维方式,故成为高考命题的常考点。比较2019年全国卷Ⅰ,Ⅱ地形影响的两道试题,试题具有显著的相同点。
1.知识相同
无论是2019年全国卷Ⅰ考查山脉的隆起对里海的影响,还是2019年全国卷Ⅱ考查的地形对宾川县河谷气候的影响,两道试题都立足特定区域,考查地形的影响。说明地形影响概念性知识的教学,必须借助地图工具,与事实知识相结合,突出原理的区域性。同时,地形内涵丰富指类型、特点、分布格局、形成过程等。说明教学要先形成完整的地形知识体系,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逐一分析地形的各类影响。
2.技能相同
4.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使用,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任务,在课程讲授方式的设计中应当创设一定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情境尽量靠近生活,尽量真实,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体验的动力。设计师生互动的几个模块和环节,甚至根据学生的即时提问,系统生成学生所需的课件网页。这种“人—机”交互或者“人—人”交互式平台,可以实现师生双方的实时沟通、交流。课后讨论的设计应当引入小组模式,实现分组合作的“学生—学生”的真实交流[6],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其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2019年全国卷Ⅰ第37题,还是卷Ⅱ第36题,都强调读图的技能。地形图的主要类型有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虽然图像承载信息不同,但读图的要求相同。首先,强调全局观,从整体上把握图像特点,如等高线图中地势的一般趋势,地形剖面图的基本走向等。其次,强调重点观,即关注特殊数据、特殊地形类型等。最后,强调价值观,重视地形特点、数据地理意义的挖掘。如等值线分布究竟反映何种地形类型,说明何种地理影响等。在教学过程中,建议设置小专题,进行专门的训练。
3.能力相同
根据2019年全国卷Ⅰ第37题的设问:“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前句要求推断地貌等各自然要素特征;后句需要区分、组织和归属,探讨特征变化的影响。根据2019年全国卷Ⅱ第36题的设问:“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地形影响气候的原理。前后两道试题都属于理解分析层次能力要求。说明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位学生达到理解地形影响,学会分析应用的目标。
4.素养相同
素养是学生在解决特定问题中表现出的稳定思维品质和价值取向。综合评估2019年全国卷Ⅰ第37题、卷Ⅱ第36题的“情境—任务”,37题要求分析隆起过程中地形、气候和水文特征对里海的影响,反映时空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36题分析地形对气候形成的影响,仍强调对因素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考查,两题都是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说明地形影响的教学,必须在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问题情境中,不断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认识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比较2019年全国卷Ⅰ,Ⅱ两道“地形影响”的试题,试题具有下列明显的差异点。
1.情景不同
2.要素不同
比较第37题和第36题,虽然都属于地形的影响,但第37题是对里海的影响,第36题是对气候的影响,考查的因素不同。地形影响知识散布于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模块,由于分散,往往成为边缘知识,是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启示地理教学要重视单元整体设计,关注知识联系、结构的教学。在后期复习阶段,整合地形影响的知识体系,既分析地形对生物、水文、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响;也分析地形对人口、聚落、产业、能源等人文要素的影响。还要关注地形对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具体学习方式应通过案例式、试题式、问题式方法,避免单纯的知识罗列和整理。
3.角度不同
比较第37题和第36题,虽然都属于地形的影响,但问题角度仍不相同。第37题突出“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变化对里海的影响”,属于“山脉隆起过程”的间接影响,是动态分析,偏重地形变化过程。第36题偏重“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属于“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是地形特征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重在气候“形成”。启示地理教学首先要重视动态分析,在现实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考虑地形对其他地理因素的作用;其次,注意相互作用,注意角度的变化,譬如分析地势、海拔、地形类型、地形过程对气温、降水、风力、光照等多方面的影响。
4.尺度不同
比较第37题和第36题,虽然都属于地形的影响,但问题的区域尺度不同。第37题地形隆起对里海的影响,属于大空间尺度的问题,第36题“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属于小空间尺度的问题。启示地理教学必须注意时空尺度问题。对于大尺度的地形成因及变化分析,需要调动内力作用,特别是地壳运动的知识,运用板块学说来解释。大尺度的宏观影响属于地质时间尺度,为长时间的演化;小尺度的地形成因,往往用外力作用来解释,地形影响是现实的、即时的,时间尺度短;中等尺度地形类问题,要运用地质构造,以及构造地貌来解释。
综合上述可知,地形影响原理的学习,要注意各类情境的创设、知识框架的建立、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运用,在“任务—情境”的互动中,逐渐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