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重庆 李兴科
一轮复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将有力提升复习效率,即基础、时空和能力。基础就是要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时空就是要关注近几年高考,对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考查,明确考查的主要基础内容;能力是高考考试要求的,需要考生不断提升的三个“关键能力”。
高考考查内容不会脱离基础知识,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应当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并通过解读相关的案例或试题,检查考生的掌握情况,查找漏洞,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
1.基本概念
一轮复习中有不少同学不太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忽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造成不少解题的失误。
地理学科中主要涉及的基本概念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自然地理概念和人文地理概念。
对基本概念要理解其含义,准确把握其内容,特别要重点区分相似的概念。例如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降水与降雨,土壤盐碱化与土壤次生盐碱化,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滑坡与泥石流等。
对于区分基本概念,可以参考教材或资料,询问老师和同学,弄清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比较。风化作用是指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和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它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风力作用是外力作用的要素之一,能够参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从定义上可以看出风化作用的核心是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崩解、破碎,岩石碎屑物质留在原地。风力作用强调的是风作为动力,对岩石进行风化、侵蚀,并且风将碎屑物质带到另外的地方,再堆积起来。由此可见风力作用是风化作用的一种,风力作用还有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两者差异较大。
人文地理重点区分的相近概念主要有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春小麦与冬小麦,生长期与生长周期,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和限制因素,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与主导因素,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运输工具等。
生长期与生长周期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基本概念。生长期是指农作物可正常生长的日数。生长周期是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即一熟)。作物在北方的生长周期长于南方地区,如水稻在南方一年两到三熟,而在北方只能一年一熟。生长周期长能够吸收更多的养料,贮存更多的营养成分,产量较高,品质更优,如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品质更优一些。
高考对于基本概念的考查是相当重视的,让考生明确概念之间的差异,并能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例如2019年全国卷Ⅱ的9~11题。
【例1】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解读】第9题涉及了地表形态形成的动力,也就是要区分构造运动、流水、冰川和风对地表形态的作用。第10题涉及外力作用的几个概念,即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塌陷,以及内力作用的地面沉降,让考生通过试题中的信息进行判断。第11题涉及的主要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如水土流失、沼泽化、土地退化和盐碱化,对基本概念的区分,以及产生其背景条件的考查。
2.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出现和变化,可以找到相关的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地理原理分成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自然地理原理主要有大气受热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水平衡原理、地壳物质循环原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人文地理原理主要有人口迁移、城市布局原理、产业活动形成、产业活动的集聚与分散、可持续发展原理等。
水平衡原理强调全球水量是平衡的,也就是降水量=蒸发量,全球水量总体来看是没有变化的。水量平衡是水循环过程中数量关系的表示,也可以说是一个静态值。它指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段内,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量。也就是储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如果该区域储水变化量为零,那么可以推出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在任何一个闭合流域,流域内的降水量=流域内的蒸发量+流出流域河水量。
这些原理在平时教学中和训练中也是常见的,可以通过教材和相关的教辅资料进行梳理,后期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理解和运用。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的第37题(1)(2)(3)问。
【例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解读】第(1)问,应当运用湿地形成的基本原理来解读,也就是说从地表积水条件和排水不畅方面分析。涉及乌裕尔河流域的降水状况,河流流量大小,以及该地区的蒸发、地形,以及高纬度地区的冻土状况等。考生对湿地形成的基本原理熟悉就可以快速解答试题,当然试题也有一个难点就是河水受阻后没有形成堰塞湖,而是湿地,只能说明当地蒸发量大。
第(2)问,主要是考查当地的水平衡原理。也就是流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从最初外流河变成内流河,蒸发量和降水量都会出现变化。那么根据水平衡公式,外流河流量等于降水量减去蒸发量,也就是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形成内流河后,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从材料来看,降水量没有变大的可能性,那么只有蒸发量逐渐增大,直至等于降水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第(3)问,影响盐度的因素,或者是决定盐度大小的因素。盐度高低与蒸发量和降水量有关。河流通过外力作用会带来一定的矿物质,外流河时期最终会被带到海洋。也就是说实质上外流河有一定的盐度,只是水量太大,盐度相对较小。而变成内流河后,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盐度增大。
3.基本规律
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基本规律一般以考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为主。自然地理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等。人文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有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产业分布、交通线路分布等规律。
在一轮复习中应当对这些规律进行理解和记忆,以便于运用。例如在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中,在美国西北部出现了温带雨林景观,不少同学就认为与热带雨林景观一样。首先应当清楚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在不考虑地形的情况下,是按照热量来划分,也就是热带景观只能出现在热带,温带景观只能出现在温带。雨林现象的出现应当考虑是当地降水量大量增加造成的。在美国西部出现温带雨林景观,主要原因是当地受西风、地形、洋流的影响,降水量大量增加,形成雨林景观。但与热带雨林景观也有差异,主要是生物种类种群的差异,简单说温带雨林景观没有热带雨林景观的生物种群种类多,而且是以温带生物为主。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Ⅱ的第7题和第8题就考查了考生对地理规律的运用能力。
【例3】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7,8题。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解读】第7题,通过解读材料,可以判断出积云出现频率越高的地区应当是气流上升运动越明显的地区,也就是近地面空气气温越高的地区。那么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应当是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根据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四个备选答案中可以得出该地应当是热带雨林地带。
第8题,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地方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这是由于当地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达到最强;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到达最高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约为13时;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导给大气吸收,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大气温度达到最高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日出前后,是因为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地面和大气的温度都会下降,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然后大气温度也开始回升。根据题意,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所以根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判断得出结论。
高中地理学科提出了培养考生四大核心素养的理念,其中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较高,考生把握较难,而且高考试题目前注重对时空思维的考查。例如在2019年全国卷Ⅰ中除地理选考内容外,其余的试题基本均涉及对时空思维的考查。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应当注重时空思维的突破。
时空思维主要是根据时间轴,地理事象的变化,考查考生运用原理或规律进行分析解读的能力。例如在2019年全国卷Ⅰ中,第一组试题是考查不同时期长江三角洲的村办企业不同的发展模式,要求考生能够对我国乡镇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模式有所了解,并能分析主要原因。第二组试题是考查2015年及近几年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差异,学会辨别图形,并能分析非欧盟籍人口迁入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组试题考查东北地区铁路在不同时期的地位特点,要求考生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不同时间的交通状况。第四组试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在汛期时的特点,考查考生对河流水文特征的认识,对不同时间的水文特点进行判读。第36题考查不同时期澳大利亚汽车生产状况,理解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布局的因素,分析澳大利亚不再生产汽车的原因,从时空角度让学生理解工业企业发展的过程。第37题考查里海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里海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湖水盐度变化,推测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变,从时空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相关地理原理和规律可以解释发生发展的过程。
下面以2019年全国卷Ⅰ第7,8题为例来说明。
【例4】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7,8题。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解读】从试题中可以看出这些铁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空间上确定了。从时间上来看,给出了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的信息。从时空结合角度来看,考查考生分析这些铁路在东北地区最可能运输什么,并推测废弃的原因。考生还要关注到这些铁路是互不相连的,而且是沿着河谷分布的,通过海拔可以判断该铁路分布在山区。由此可以联系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其他备选答案没有材料支撑无法判断。东北林区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从政策上进行调整,环保力度加大,严格限制森林的开采和砍伐,原木生产量减少,铁路运输量减少,最终废弃。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其涵盖了功能定位、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在考查内容中构建了“四层”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对于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提升考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是一轮复习应当追求的方向之一。下面以2019年全国卷Ⅰ第37题为例来说明。
【例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读】本题中要获取和解读的地理信息有板块运动导致山脉隆起,形成了里海,让其从地中海中分离出来,说明了山脉的形成导致了其他地理事象发生变化。里海曾经变成过淡水湖,那么咸水湖变成淡水湖要具备哪些条件。里海从淡水变成咸水,是补给发生变化,哪些补给发生了变化,补给变化后,地理事象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考查。第(1)问中主要涉及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也就是让考生能够理解海洋到湖泊的变化也是地貌变化;从分布规律来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从原理来看,湿润的西风受到大高加索等山脉阻挡,里海位于背风坡,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特征看,山脉隆起改变了附近河流流向,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补给减少,盐度增加,加上蒸发量增大,湖泊面积变小。
第(2)问,主要是考查水平衡原理。通过材料可知该时期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注入里海的淡水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第(3)问,主要是分析补给类型,以及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的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周边的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河流不断带来盐分进入湖泊,不断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量增大,湖水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
试题考查了考生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需要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因此第(4)问考查考生论证黑海和地中海的演化。联系前面的里海的相关材料可以看出要演化为湖泊,应当从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所以根据区域分布图,可以判断出如果两大板块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
一轮复习的质量往往决定高考走向,在一轮复习中关注基础、时空、能力,不断挖掘,将有力提升复习效率,实现高考梦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