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湖南
试题是检测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试题的优劣关乎检测效度。好的试题不仅能全面衡量学生学科素养,还能对教育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做到“引导教学一面旗”。本文将以一道试题为例,分析如何命制高质量的地理试题。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境内有数十个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圣地之一,每年的6—9月是观看动物的最佳时间。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建造的蒙内高速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建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该国旅游业的发展。图1为肯尼亚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图2为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图3为肯尼亚山的植被及沿AB线降水量图。
图1
图2
图3
(1)推测肯尼亚山竹子的生长习性。
(2)描述内罗毕的降水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6—9月为观看动物最佳时间的自然原因。
(4)蒙内高速铁路在察沃国家公园有13km长的高架桥,桥面离地面高达6.5m,最高的甚至达35m。说明此段多建设高架桥的原因。
【参考答案】(1)竹子适宜生长在水热条件好、排水良好的坡地。
(2)特征:降水总量较多(达1 00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有(4—5月和11—12月)两个雨季。
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及来自海洋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多;4—5月和11—12月分别受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两个雨季。
(3)6—9月降水较少,植被密度低,动物更容易被发现;水资源较少,动物大部分时间都会处于有限的水源周围,有利于观看;气候凉爽,有利于旅游出行;其他时间降水较多,蚊虫多,道路泥泞,不适合观看动物。
(4)方便动物通行(野生动物通道);有利于降低坡度,方便火车通行;位置高,有利于从火车上观景;有利于雨季时洪水通过。
本试题材料涉及非洲著名旅游目的地肯尼亚,图文材料涉及该国气候、生物、旅游业、蒙内铁路等地理事物,试题材料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2014年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罗毕国家宫与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南苏丹总统基尔等东非地区国家领导人,以及坦桑尼亚、布隆迪、非洲开发银行代表共同出席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项目,中肯共同融资协议签字仪式。蒙内铁路是中非从次区域合作起步,共同建设非洲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航空三大网络的重大项目之一。东非地区乃至非洲实现互联互通,将对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蒙内铁路是肯尼亚近百年来新建的第一条铁路,将进一步完善东非铁路网,增加东非国家的运力,推进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促进各国经济发展。中非合作不仅是项目的合作,也是心与心的沟通,这两大发展中经济体优势互补,互为机遇,共同发展,不仅直接造福人民,而且将有力改变世界的发展格局。
2016年8月10日,王毅外交部部长和肯尼亚外交部部长在内罗毕记者会上说:“(蒙内)铁路全线设置了14处野生动物通道,长颈鹿穿过可以不低头、不弯腰,那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2017年5月31日蒙内铁路建成通车。同时段,新华社出品系列纪录片《我的铁路我的梦——中国承建蒙内铁路纪实》,讲述了中国援建肯尼亚的蒙内铁路的经历,从几个工作人员的视角去看这条铁路对肯尼亚经济发展的影响。纪录片在肯尼亚官方电视台播出,收获了无数好评。2018年央视春晚小品《同喜同乐》更是让全国人民知道了蒙内铁路。
本题紧扣“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时代热点,以肯尼亚为背景区域,以蒙内铁路为案例,构建鲜活的问题情境,体现“学习对生产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人生态度。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由“一线三面”构成。一线即人地关系为主线,三面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它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例如本题中“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一叙述指出了旅游业是肯尼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题通过材料和设问,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区域认知能力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要求学生在总体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关系,比较区域差异,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区域发展方向与措施。本题的设问侧重分析区域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第(1)问主要考查自然带与地形、气候、生物的关系;第(2)问考查影响降水的各自然要素;第(3)问考查气候与生物的关系。
综合思维是指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本题设计的四个问题,全面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思想和思维方法。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体现。旅游活动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且有体验。第(3)问设计的是旅游时间的选择及原因,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即地理”。将有肯尼亚旅游经历的学生带到回忆中,也让没有肯尼亚旅游经历的学生,想象着体验拍摄的情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