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北京 安徽
中学地理教材已不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同时,高考文综中地理试题题量少,也无法实现知识点、考点的全面覆盖。但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仍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至少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教师仍然采用这一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图化”知识点,梳理主干知识,由宏观到微观、由知识体系(结构)到考点盘查与分拣、由分散到集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章、节知识体系要分散进行,可以是在复习这个章节之前,也可以放在这个章节复习完成之后;可以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知识体系与考点的讲解有很大的差异,关注考点,实战意义更大,考点的归纳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称《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简称《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完成的。例如,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3)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等压面的弯凸、典例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原因的应用。(4)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高空和近地面大气受力情况及风力大小、风向的判断。(5)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风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季节移动。(6)气候: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规律、成因;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分析。(7)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团的概念及移动;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形成、天气特征、移动及对天气的影响;等温线、等压线分布规律及天气特征;气象灾害;天气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8)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时空变化规律;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气候变化的原因;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途径。
教师盘点清查考点之后,逐个“过关”,一过理论讲解“关”,要从理论上讲清考点;二过典例分析“关”,每一考点都要举例分析,在典例分析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运用;三过变式练习“关”,每一个考点都要进行变式训练,学生做得了变式练习,才算真正过了这个考点“关”。
重点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学中应给予特别的关注,讲解要透彻,训练力度要大;难点是指理解起来难度大,费时费力,有时让人望而却步的知识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重点不一定都是难点,高考出现的频率高,但是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不难理解,只是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例如,讲天气系统时,引入这样的情景材料:2019年4月8日,北京某女士在朋友圈中发文“天气就是这么牛,前天还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天就成了你是风儿、我是沙,灰头土脸闯天涯,今天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翻箱倒柜找棉裤”,材料中描绘的天气现象是由哪些天气系统造成的?问题很简单,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很感兴趣,记忆、理解都很轻松。难点不一定是重要考点,只是理解起来难度大,要求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或较多的知识背景。由于有些难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低,训练时则要少占时,否则训练效果没提高,反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学用时过长也会影响重点内容的复习与练习。
一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起点要低,要让每个想学习、想听课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同时又愿意学、愿意听。在现有的教学方法中,单从培养学生应试能力来说,讲授法、讲解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种教法是建立在学生都有强烈的上进心基础之上的,对学生整体素质要求很高,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这就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时,可以采用播放热力环流实验的视频,让学生总结、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成因,一部分学生在运用语言表达时,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校正、补充。教师可以就实验操作过程提出假设,让学生思考其结果。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热力环流实验在室内和室外做,哪一个效果会更明显一些?在室外做,如果风力较大还能看出明显的热力环流吗?
另外,可以采用教师列出知识点,让学生课后分组准备,课堂以小组分享的形式。在课堂展示,教师对有错误或不完备的地方进行校正或补充;或是教师提出质疑,分享小组负责解答;其他小组质疑,分享小组负责解答;学生解答不出时,教师出面“解疑答惑”。实事证明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知识的易错点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讲解,备考效果更好。
多数学校在高考备考中,都是采用三轮复习的方法,每一轮复习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不应把二轮、三轮的目标强加到一轮来完成,否则一轮复习时间太长,导致学生复习了后面,又忘记了前面,还会导致复习进度过慢。在大型的联考中,学生考试成绩偏低,给学生、老师、学校、家长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还会导致学生由于教学停留在某个地理问题上的时间过长而失去兴趣,或是产生畏难情绪等。
在训练题的选取上,要多选取新情景、新材料,与时事热点关联较紧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试题。一方面消除“视觉”上的疲劳,另一方面体现地理学科的“有用性”。试题难度不宜过大,所有试题的选取都要遵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跨模块、跨学科、读图能力要求过高以及知识背景要求过高的试题,一轮复习时不宜过多涉及。滚动练习是较好的选择,不仅防止遗忘,还可以在滚动的试题中,适当加深难度。
虽然每年的考点大致不变,但是课堂教学必须有创新。在教学中,高一、高二教学中已经使用了的案例,高三不应再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应当选取新的案例,或是在原有案例使用中,在某个或某些角度上有所突破,多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比如,流水侵蚀的实验中,可以在流水线路上插入大大小小的石块,观察水流的路线是怎样改变的;为什么有这样的改变;改变土壤的湿度,观察流水强度有何变化;改变植被覆盖率,再观察侵蚀的强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再比如,在讲解“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时,提出市区与郊区哪一个降水更多?(观点一:市区多。原因:市区温度高,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市区高楼林立,抬升水汽,形成降水;凝结核多,容易形成降水。观点二:郊区多。原因:郊区绿地、湿地多,空气中水汽丰富,容易形成降水)
四大核心素养是指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能力、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自2017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出台后,标志着三维教学目标使命完成,地理教学进入核心素养目标的新时代。但是,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对大多数地理教师来说还很陌生,尤其是如何在核心素养目标背景下提高课堂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课题。在面向高考的课堂教学中,更是显得手足无措。
四大能力培养是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这里的四大能力是“综合测试能力目标”,对于每个目标都有对应的考查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