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空间秩序思想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体现研究

时间:2024-05-08

黑龙江 周 旸

地理思想是地理学科的灵魂和精髓。空间秩序思想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空间秩序也指空间次序,“秩”侧重于有条理、不混乱;“序”侧重于有先后、不颠倒。一般来说,空间秩序可以从形状和参照系两大方面加以认识。

一、按形状描述地理空间秩序

按形状描述地理空间秩序在高考地理试题中较为常见,如描述水系形状有树枝状、放射状、向心状、平行状和网状等;描述中国地形分布大致呈网格状;描述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呈半环状等。

【例1】(2017年江苏卷·30)(节选)图1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

图1

(1)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________。

【评析】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可分为集中式和组团式两种。集中式又包含团块状、带状和放射状。城市由形成到发展的过程都有一定的空间秩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空间秩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试题中,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城市的用地规模在增加,发展空间也随之变大。同时,各区之间相分离,其各自的功能也相对独立,相互影响也会变少。但城市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面积不断向外延伸,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答案】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小;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

二、按不同的参照系描述地理空间秩序

地表不同尺度区域内各要素的组成比例千差万别,因此地理空间秩序也各有不同。在描述地理空间秩序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加以认识。

1.以纬度作参照系

【例2】(2009年全国文综卷Ⅱ·36)(节选)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2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图2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评析】在描述该区地理位置分布时,需要借助已知条件中的重要经纬线进行描述。此图中给定了一条重要的纬线——赤道。再结合其他纬度和经度可以判定出此区域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结合图中给定山脉的个数和海拔,并调动已有知识,即可得出该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多高峰。

【答案】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多高峰。

2.以经度作参照系

【例3】(2014年上海卷·48)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图3

(1)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评析】B、C、D三地大致在同一条纬线附近并沿东西方向(经度方向)分布。澳大利亚地形呈东、中、西三大纵列分布。由于东部是大分水岭,自北向南全长约3 000 km,宽约160~320 km,海拔约800至1 000m,对东南信风有一定的阻挡作用。B地在大分水岭东部,处于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多水汽,故降水较多;C地在大分水岭西部,处于背风坡,降水量次之;C地在西海岸,但东南信风在此表现为离岸风,因此为三地中降水量最少。

【答案】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3.以空间方位作参照系

【例4】(2008年北京卷·36)(节选)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图4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评析】题目中所给的是一张分层设色地形图,考查学生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地形的不同。根据经纬线的分布判断出图示区域的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示区域内地形呈北、中、南三个部分,北部是阴山山脉,并呈东西向延伸;中部是河套平原,沿河流呈东西向分布;南部是鄂尔多斯高原。

【答案】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4.以相对位置作参照系

【例5】(2011年北京卷·36)(节选)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图5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评析】由图中给定的文字“塔克拉玛干沙漠”可以确定该区域为我国新疆境内的塔里木盆地。盆地内自然环境承载力较低,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资源。所以绿洲的分布一般是沿河流两岸;另一方面,从整体角度看,绿洲也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即山麓地带。

【答案】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5.以垂直方向作参照系

【例6】(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7)(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如图6)。

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评析】山地表面的植被因水分和热量的差异,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沿山麓到山顶发生明显的分异规律。本题中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所给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能力。(1)正常规律下单峰变化,由2 000 m到2 600 m生物多样性应先增后减,图中不难看出阳坡在2 000 m~2 300 m处不符合该规律。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6.以人为划定界限为参照系

【例7】(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题。

图7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评析】城市内部机动车道两侧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的绿化隔离带虽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但因人为地将该区域划出界限,归两个地区管辖。由于两区域对景观的规划和管理不同,使得道路两边一侧杂树丛生,另一侧修剪整齐,地表植被呈现出了不同的空间排列状态。

【答案】D

三、教学启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