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廖荣莲
【编者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要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其核心要义是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这方面,思维可视化教学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结构,用鱼骨图梳理故事流程,等等。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本专辑的两篇文章就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可视图的具体应用,以及运用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策略、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切实探索,以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可视化的重要及常用工具之一,是一种用图表来组织、阐述、表达知识的工具。它通过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途径,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与运用。本文以闽教版教材为例,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预习、新授、巩固及作业环节中的运用,论述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心智图,是用图表来组织、阐述、表达知识的工具,是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它以可视化的形式,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与运用,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辅助媒介。外语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内部表达,是实现外语学习高效、有意义的策略之一(陈敏,2005)。下面以闽教版教材为例,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预习、新授、巩固、作业等环节中的运用谈谈笔者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思维导图助预习,激活已有知识背景
预习是学习新知的首要环节,是学生在学习新课前预先对有关内容进行自学,以激活其已有的知识背景,拉近与新知的距离,将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如何让学生学会用适宜的方法进行预习,以达到“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这一学习能力的要求呢?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尝试。思维导图以认知图式的模式,形象地体现了概念间的内在属性关系,便于在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联系,促进新知的学习。因此在预习环節,教师可布置思维导图式的预习作业,利用思维导图直观的图形化技术,激活、优化、统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提高预习效率。
如闽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Planning a Trip Part A,讲述“Wang Tao will go to Taiwan to visit his aunt and uncle by ship.”的国庆节旅游计划。教学时,B老师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
1. 我们已经在四年级下册Unit 8 Summer Vacation这一单元学习过如何制订暑假计划。那么,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制订计划的,请你试着画出思维导图。
2. 以你的思维导图为例,跟父母或同学介绍你本周末的活动计划,并在下节课展示。
B教师的预习作业充分考虑了学情,在分析学生已学已会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重温并绘制出游计划的思维导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学生根据上学期自己“Make a plan for summer vacation”的实施情况,在考虑“who、where、how、what”四个出行关键点的情况下,还尝试增加了tips这一关键词(见图1),将出行中的一些温馨提示进行归纳,使整个计划的条理更为清晰,设计更为周密;而第二项预习作业则很好地分解了新课的难点内容,因为本单元最终的任务输出就是让学生科学、合理地制订自己的国庆计划。教师通过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介绍自己本周末的活动安排,使学生在“温旧知—画导图—说计划—理思路”中找准新旧知识衔接点,达到“以旧引新,以预促学”的预习效果。
因此,将思维导图引入预习作业,可以改变以往预习中机械抄写、重复跟读的作业形式,在提高学生作业兴趣、缩短作业时间的同时,便于学生找到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同化、吸收的固着点,顺利实现新知识的迁移,提高新课学习的效率,实现减负增效。
二、以思维导图释文本,厘清教材文本脉络
语篇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开拓文化视野的有效途径。高年级的语篇,容量大、篇幅长、词汇多、线索杂,对学生理解文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在理解文本中,该年龄段的学生又应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识别、提炼、概括语篇的关键信息、主要内容、主题意义和观点;能就语篇的主题意义和观点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根据语篇推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这一学段要求。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思维品质的要求?这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交互性的特点,以图示的方式将文本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归纳主题意义,把握语篇精髓,实现与文本之间的交互理解,提升阅读素养。
如闽教版六年级下册Story Time The Old Man and the Goldfish讲述了渔夫的妻子为了享乐,对金鱼一次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却一无所得的故事。“妻子提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分别是什么?金鱼每满足一次她的愿望,她的心情怎样?她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针对这些文本的重点问题,教师可采取鱼骨图形式的思维导图来教学故事(见图2),与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一起厘清阅读思路。学生在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明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又通过提炼出来的情节梗概,对比、分析、总结出故事的主题意义。
具体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如下:
1. 谈话导入,揭示故事主角,出示鱼形思维导图主干。
2. 观看视频,整体感知故事,根据故事的开头和结局,补充鱼头和鱼尾的信息:最终都是“very poor and live in a small house”。
3. 听录音读课文,画出妻子提的要求,画出相应的鱼刺(4根)。
4. 逐次理解故事,找出并概括渔夫妻子提出的要求及得到满足后的态度,补充鱼刺上下方的相关信息。
5. 讨论故事,总结故事寓意“Hard working gets all. Greed loses all.”,并将该主题意义贴在鱼身部位。
可见,在研读、理解语篇,尤其是故事体裁的语篇时,教师可先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篇,识别语篇的关键信息,并以此作为思维导图的关键词;然后在理解语篇,逐步丰富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将枯燥冗繁的知识信息提炼、概括成易记忆、有层次的结构导图,建构起语篇的框架,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脉络;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挖掘语篇的主题意义,感受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促进阅读思维的有序化和深刻化,提高阅读效率。
三、以思维导图述文本,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复述是语篇教学的升华,是学生在理解、熟识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最后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文本学习完后,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复述,可以在验证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将刚获得的零散信息进行整合,完成知识的条理化、结构化。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助记认知工具,能有效组织记忆系统中的知识模块,并使之系统化,从而有效地与大脑中存在的认知建立关联,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意义构建。
如闽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 4 A Spring Outing Part B一课,学习完Sally和同学们的春游活动后,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思维导图,将两课时内容串联起来,使原先的对话文本变成一篇内容丰富的春游记叙文。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确定关键词,搭建文本框架。
T: The spring outing is very wonderful.(呈现思维导图中心词:the spring outing。)Now lets retell it. When do they go?(出示关键词:when。)Can you say the other key words like this?
(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和以往绘制思维导图的经验,说出其他关键词。)
S1: weather, 因为春游的时候必须谈到天气。
S2: Where do they go? ,春游必须先确定地点。
S3: How do they go there?,关键词可以有how。
S4: Part A 讲了他们准备带什么东西,所以关键词要有what。
S5: What还可以指what to do,因为 Part B 就是讲了他们去农场开展了什么活动。
2. 丰富导图枝干,展开文本细节。
T: When do they go for the spring outing?(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录音,进行验证。)Yes, they go for the spring outing on Saturday.
接着,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根据关键词,逐个开展问答,并通过重回文本的方式进行信息核对,完成思维导图的分支补充。
3.借助导图复述,内化夯实文本。
呈现出完整的思维导图后,学生在关键词“时间、天气、目的地、乘坐的交通工具、准备的物品及活动安排”的辅助下,有条理地展开对春游活动的叙述。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以其中一个人物如Sally、Wang Tao等,运用第一人称,采取日记的方式,对文本展开创造性的复述;学习中等的学生可适当运用自己的一些语言,对文本展开基础性的复述;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基本运用文本中的句子对春游活動进行梗概式的复述。一图多用,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复述文本的关键支架,内化了所学的语言知识,重构了自身的知识网络体系(如图3)。
可见,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作为导学的手段,更可以作为导学的结果。上述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链条开展循序渐进的复述,加强了对两课时文本脉络的记忆。叙述中学生对如何周到、合理地安排一次春游活动也有了深刻的感悟,夯实了文本、建构了篇章知识。
四、以思维导图促读写,提供语言表达支架
在英语作业中,教师多会设计阅读与仿写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读与写,作为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输出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是较难掌握的技能。此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读与写的能力。思维导图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支架,可以让学生在关键词的帮助下减少独立表达的难度,同时还可创设思维含量丰富的作业情境,让学生于“看”图中提升梳理、概括、分析、推断信息的能力,实现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素养培养目标。
如闽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1 Meeting New Friends Part B,教师在巩固环节可设计以下两道作业:
作业一:Read and judge(阅读与判断)。班里新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妹,他们虽是双胞胎,却有不尽相同的外貌和爱好,请你阅读下面的思维导图(见图4),判断以下描述是否正确。对的写T,错的写F。
( )Tom and Mary are eleven years old.
( )Tom is thin and Mary is fat.
( )Mary has big eyes.
( )Tom can skate and play football.
( )Mary and Tom can ride a bike.
这里,教师将作业中常见的文字阅读题改为思维导图式的阅读题。学生先通过阅读思维导图,对Tom and Mary的个人信息进行描述,然后再次审图,分析、对比两人外貌及兴趣的相同及不同之处,最后解决问题,验证阅读和思考所得。简单的一道思维导图阅读题,内涵丰富,在发展学生对比、综合的思维品质的同时,提升了学生观察图表、理解符号的“看”的技能。
作业二:Draw and write(画图与写作)。教师可先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新班级,新同学!开学至今,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他(她)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请先补充思维导图(见图5),再根据思维导图介绍你的新朋友。”
为了改变以往写作中学生存在的程式化的叙述方式,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径”进行写作训练,很好地改变了学习者固有的线性思维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通过关键词“姓名、年龄、外貌、能力、爱好及品格”等,搭建写作框架,有序组织思路,将朋友的各方面细节描述清楚,完成写作思维的建构与细化。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可视化的重要及常用工具之一,能将抽象不可见的思维过程具体化、知识结构图像化,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以图助学、以图导学、以图促学、以图辅学,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实现迁移式地学、脉络式地学、建构式地学及支架式地学,最终实现有意义的语言学习,达成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