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教材中“找”答案——突破主观题低分瓶颈

时间:2024-05-08

湖北 夏 波 胡龙成

从教材中“找”答案
——突破主观题低分瓶颈

湖北 夏 波 胡龙成

近几年来,高考地理主观题的得分率相对过去有所下降,以湖北省为例,去年有一道主观题难度很大,其难度远大于该卷上最难的客观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考地理的主观题对考生运用地理思维、地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在不断地加强,试题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用性不断地提高,考生如果继续简单地套用一些现成的答题方法或答题模式,是很难获得高分的。那么,怎样应对现在的非程式化试题、突破主观题的低分瓶颈呢?解决的方法虽然有许多,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是从教材中获取答案。下面以一道地理试题为例,谈谈如何从教材中获取主观题的答案。

【例题】(上海市崇明县2014届高考模拟考试二模)雨育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①②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2)比较图示灌溉农业区和雨育农业区进行农业生产时在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

(3)分析该区域河流沿线水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1)差异:①地年降水量多于②地;①地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季,②地全年少雨。

原因:①地西临地中海,冬季受暖湿的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2)地形:灌溉农业区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形平坦;雨育农业区位于平原向山区转换地带,地势较陡。

气候:灌溉农业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育农业区冬季较为湿润,热量条件较差。

土壤:灌溉农业区属于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雨育农业区属于丘陵地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较低。

(3)建设水坝拦蓄河水导致河流中下游地区水量减少,导致湿地萎缩,沙漠扩张;阻挡鱼类洄游,破坏生物多样性;河口水位下降,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退缩。

1.依据教材,灵活运用

每年高考主观题的情境,可能以不同的地理图形、表格数据及文字资料作为背景材料,考查的方向、知识范围也可能不同,不过其难度不会超出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水平,考查的知识不会超越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范畴,试题答案也会落脚到教材上。在复习备考中,要根据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并且能灵活地应用于解题实践之中。在平时训练中,要有意识地从教材中找答案,根据教材来组织答案,不能用做题和其他复习资料来代替对教材的阅读与理解,只有把教材吃深、吃透,才能在考试中左右逢源、应付自如,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上述例题中的第(1)题,只能根据资料中提供的位置、水文等信息,结合教材中有关气候的知识来推断出两地气候特点: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旱;②地冬季受暖湿的西风影响,可形成地形雨,不过降水量非常有限,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更少。然后得出①地年降水量多于②地的结论,再依据教材中有关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指出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大气环流。

2.掌握教材,正确迁移

地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是知识面宽,宇宙万物无所不包。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不要死记一些知识碎片,关键是要掌握课本上一些普遍性的、最基本的核心知识。这些核心知识包括了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地理事物和最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观念和结论,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能够帮助我们更广泛、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解释地理现象。例如,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环流、水循环的原理和洋流、气候、生物与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就能帮助我们分析、解释很多自然现象;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和影响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商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等,就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与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方面的问题。只有全面地掌握教材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且能正确地进行迁移,这样才能在分析、研究问题时,不会只停留在表层,就事论事,而是针对问题要害、抓住问题核心,有的放矢地找出答案。

对于上述例题中的第(2)题,只要根据图像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将教材上有关西亚、农业生产活动等方面的地理知识迁移过来,就可以做出如下的推断:地形方面,②地地形平坦,为灌溉农业区;①位于河流中上游,为雨育农业区。气候方面,图示灌溉农业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少雨,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育农业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较为湿润,受纬度、地势和天气等因素影响,热量条件较差。土壤方面,灌溉农业区地处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不合理灌溉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雨育农业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土壤肥力较低,地势起伏大,不合理耕作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3.理解教材,合理借鉴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与传统地理教材最大的差别是,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在课文中设置了许多阅读、活动、问题研究(案例),这些都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利的课改精神。这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学习中,不能忽视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教材中的问题研究,它以典型的案例为载体,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还隐含有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过程、方法和途径,对地理思维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问题研究、案例分析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对问题本身的解决及对案例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有针对性地应用教材,将教材中问题研究、案例分析的知识、方法、技能应用于平时实践之中,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对于上述例题中的第(3)题,可以调动课本上关于阿斯旺大坝问题研究的相关知识储备来组织答案,修建大坝既可以带来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方面的好处,也可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盐碱化、鱼类洄游隔断、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线退缩等问题。借用尼罗河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知识,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等方面来思考不利影响,即可顺利地完成本题的要求。

4.熟悉教材,跳出题海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考生用做题来代替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事实上做题只能作为诊断对教材知识掌握的手段,教材才是备考的依据,如果本末倒置的话,就会事倍功半。那么,如何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的知识和思想脉络,并且将其应用于考试之中呢?具体说来要抓好如下两方面:

一是要全方位地掌握教材知识,准确地根据试题要求调动相应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教材中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当成一颗颗珍珠,用一根线把他们穿起来,通过点、线、面结合,把具体的、孤立的知识点组合成纵横联系的知识网络,达到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教材的目的。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当我们面对试题时,脑子里就会呈现出答题方向,并且会迅速地调动、运用教材上的某部分知识来组织答案。在本文例题中,涉及了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与成因,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知识,根据试题要求,可以在自己构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知识体系中,很快地找到知识的对应点,然后开始思考答案。

二是完善过程,组织好答案。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都有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常见的地理过程有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等,这些地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着自己的发展、变化规律。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过程的先后顺序,回答问题时只有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才能获取高分;答题中也不能因果倒置、先后颠倒,或者遗漏某一环节。例如,在第(1)题中,回答两地降水量产生差异的原因时,应该先说位置,其次是大气环流,最后是地形。

综上所述,复习备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我们不要有厌烦情绪,不要以为教材知识都掌握好了而远离教材。要多读教材、多思考教材、多运用教材,在此之中感受温故知新的乐趣。要敢于跳出题海,以教材的不变来应试题的万变,最终突破主观题低分的瓶颈。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