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营造承续传统文化的教师成长场域

时间:2024-05-08

余云坚 陈国勇

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学校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学生。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教师的成长,还有待于加强。

一、以理想型人格涵养高尚自觉的专业成长精神场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形成了以家国情怀、修己慎独、勇毅力行等为主要特征的“君子型”理想人格。通过感召、培养、强化教师的“君子型”理想人格,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价值观引领,滋养教师成长的精神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是中华民族的群体性格底色,在“修齐治平”的过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自身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三尺讲台系国运。”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一位人民教师都使命在肩。运用家国一体的视角去唤醒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崇高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修己慎独中恪守教师职业准则,锤炼自身修养德行。“修己安人”“慎独自律”是中华民族的做人追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对每件事情都能做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同时,修己慎独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不断丰厚自身的专业学识,对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在勇毅力行的教育实践中保持教育激情。在我们的文化里,勇不仅仅是血气方刚之勇,更是锤炼意志、恪守道德信念的表现。勇对教师而言,是对教育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的恪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功业,但教学的日常是繁杂琐碎的,教师需要始终保有对教育的信念和热情,需要始终保有坚守岗位的执着,方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长远。

二、以守望相助的和谐关系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生态场

开展同侪互助,形成紧密的教师专业共进关系。教师的同侪互助异于“青蓝工程”“雁阵领航”的师徒模式,是教学伙伴在共同的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中对教学问题进行检视、试验、反馈、修正,最终将问题解决的小规模合作关系。学校可以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鼓励教师自行组建合作团队,拟定研究计划,对问题开展研究。学校应组织合作团队在教研交流中呈现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整个研究过程,便于其他教师进行学习。

深化家校协作,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伙伴关系。家校协作的开展应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共同愿景。学校可在组织架构上进行适当调整,进行职能重新划归,具体的可将单一的家校工作部门调整为学生发展部、教师发展部、家校协作部,强化家校协作各环节的职能与联系。学校应广泛吸纳各类家长共同参与育人工作,设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一体的家校协作委员会,保障家校共育的人员基础。

教学相长,营造良善的课堂共生同长关系。教学相长是中华文化里对师生和谐关系的期待。为建构儿童立场的生本课堂,破除师生间“教—评”单向反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四个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可先做好学情调查,抓准学生的知识结构生长点。接着,顺应学生乐于探究的天性,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对解决方法进行评价,教师从整个教学环节中优选出育人效益最大化的问题,据此设计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也能在整个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三、以聚合资源的方式伸展教师专业成长空间场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在跨学科教研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往各学科教师单独教研的方式逐渐显露出疲态,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塑造成为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进行教师成长空间的灵活布局。多数学校的教师办公区往往按照学科组别进行划分,这样在物理空间为跨学科研讨制造了隔阂。可将同一年级或学段的不同学科教师集中在一起,在每个年级组办公室附近安排小型研讨室,方便教师对教学、德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这样有助于执教同一班级的教师及时分享、掌握班内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共同对教学中的困惑开展横向交流,从而建构多视角、多学科的集学习、办公、研修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进行多样化的师训课程空间设计。学校要立足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为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校本培训课程。从横向上可以设计通识性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德育理论等)、实践性课程(如教学基本功、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分析与案例讲解、信息化教學的运用等)、专家专题性讲座(聚焦课程教改经验的学习、追踪教育教学热点与校本尝试)等供教师选择,让其在参加课程培训中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技能。在纵向上,可依照教师成长、成熟、成型、成专家的不同需求进行研修主题和内容的设计,通过与师范院校、进修学校的合作确定选修、必修的师训课程体系。学校应配合课程设计配套的研训空间,如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区、教学基本功操练区、信息化教学实验室、家校协作讨论区、新思想试验研讨区等,多样化的学习进修空间方便教师自主选修参训,也有助于教师群体开展自学、共学、研学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

四、以素养进阶的经纬图谱标识教师专业成长时间场

画出教师成长的经纬图谱,标记专业成长路径。按照专业发展的程度划分,教师的职业生命周期总体上经历新手、熟手、能手、高手的发展进阶,每个阶段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特征,这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经线。学校应整合属地各级骨干教师的考核标准,设置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能力核心指标,形成专业成长的纬线。将专业成长阶段的经线和关键能力维度的纬线进行汇聚,勾勒各个阶段教师的专业能力经纬谱系,绘制出教师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脉络与轨迹。学校依据阶段教师的核心能力图谱,定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和确认。

锚定教师成长的经纬图谱,预见发展方向与路径。教师要对照专业能力经纬图谱及学校的考核标准,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明晰发展方向。有了方向指引,教师要做好专业成长的中长期规划、学年计划、学期工作要点的拟定,从而能有步骤、有节奏地在落实规划中不断成长。学校在掌握教师专业发展脉络的轨迹后,要将教师的专业成长整合融入常态的校本培训、岗位练兵、绩效考评、职称评聘等流程中,从而对教师进行常态化、动态化的专业成长领航。

回顾教师成长的经纬图谱,总结教师成长路线。学校要建立教师的专业成长档案,评选出不同类型教师专业进阶的典型个案,总结出除教师禀赋与特质外的发展支持模式,总结学校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上的有效经验,最终形成可学、可仿、可成的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模式和方案。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演武第二小学 福建省厦门市民立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