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角色定位初探

时间:2024-05-08

兰文玉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角色如何定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近几年的课改中,“教师引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逐渐取得共识。那么,课堂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学生如何体现主体性?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些方面的认识。

一、教师是创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1.让学生参与发现问题。

疑问是思考的起点,小学生对于很多问题常常好奇,“为什么”伴随着他们的童年。遗憾的是,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喜欢设定一个个“问题”来教学生“思考”,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权利。有鉴于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家庭主题的教学贯穿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各个年段,四年级上册《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是对三年级上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延续与深化。如何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树立家庭责任意识,是课前教师备课思考最多的问题。笔者课堂上创设了两个生活场景“我生日的时候,父母为我做了什么”和“父母生日时,我为父母做了什么”,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思考,从而让父母的养育之恩深植在他们心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

2.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

课堂上如果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学习中出现新问题时,部分教师往往只让学生知其然而没有知其所以然,学生绞尽脑汁回答一个问题后,教师很高兴地认为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其实不然,这样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应把问题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自己参与设计的问题的价值。比如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调查一下家庭和学校一天产生多少垃圾”这一环节是课文的重点,变废为宝是关键。如何让教师解读与学生认知达成一致?这些年来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情感强加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引导学生的发现。因此,笔者让学生调查身边暴增的垃圾,制作调查统计表,通过看新闻、翻报纸、网络搜索等了解居住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情况,研究废弃物的回收方法。学生参与了活动的设计,面对问题时便能专心研究,自己领悟。

3.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有了情感的体验与认知后,再让学生聚焦原问题,想出好方法,这样学生的认知才能“更上一层楼”。以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为例,教学中笔者先抛出问题:“今天,让我们走近古老而优美的汉字。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汉字的绚丽多姿?”“活动园”中,笔者带领学生领略不同时期汉字的风采;“阅读角”中,让学生了解汉字与其他文字的不同。接着,笔者再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活动:“大家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接触到汉字的多种运用呢?请你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吧。”在开放型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搜集字谜、歇后语、对联、故事,办一场趣味汉字交流会、书法作品展。随后,笔者再让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寻找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查找缘由,确定如何规范使用汉字的实施方案。通过一系列扩展性学习活动,学生的主动性不断高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1.隐藏自己,发挥学生主动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引导者,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保证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课,教学中笔者由餐桌上的浪费导入:“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往往忽略了发生的浪费,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整节课以这句话为中心展开,笔者引导学生感受到“节约粮食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美德”,节约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尊重;我们要学会勤俭节约,为“光盘行动”做出自己的努力。课堂上,笔者把学生推到前台,让他们讲述各自所做的节约粮食的具体事例,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从学中找到乐趣,情绪高涨,思维参与更多了。总之,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主角,而需要用自己熟练的教学技能指导每一堂课,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

2.愤启悱发,举一反三。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要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超越教师所教内容,做到触类旁通。例如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一单元,通过《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等学习,学生感受到“百年屈辱,百年抗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获得的初步感知,但要让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心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笔者还通过影视、报刊、书籍等各种途径让学生对百年历史进行探究和反思,结合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唱红歌、“我了解的新旧社会”故事分享会、“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红色之旅”研学活动等,进一步启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启智润心。

三、教师是学生的“知音”和真诚的欣赏者

1.做学生的“知音”。

课堂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教师在台上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学生在台下心不在焉,仿佛在看戏。对此,很少有教师能冷静地反省自己:为什么没出现小手如林的情况?可能因为问题太简单了,学生不用想也能脱口而出。为什么学生会这么安静?可能是因为问题冷门、偏门、歪门,学生无从下手。所以,有些问题完全是游离于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没有张力甚至毫无价值的问题,所以“知音”很难找。

有鉴于此,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出发,找到文本的兴趣点、学生可以探究文本的着力点,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注重价值导向的清晰,知行要求的明确,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教书,课堂才会不断精彩,学生才会喜欢教师的课程,与教师心有所通。

2.做一个真诚的欣赏者。

课堂上,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做学生的欣赏者,进而让师生思维的火花碰撞产生新的认识,让师生思维深入发展,这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师要欣赏、认可学生,不妨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有力的手势、赞许的话语和目光、欣赏的笑容,都能让学生的心灵湖泊荡起动人的情感涟漪。或许,教师这样的动作是无心的,但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笔者从教三十多年,每次與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交谈时,学生讲的不是当年教给他们什么知识,而是当年笔者无意中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个手势……可见,学生所学的知识经过岁月的积淀可能已淡忘,但教师认可学生的每一个生动细节都烙印在学生的记忆中。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的“主人”是活泼可爱的学生。教师要把握思想教育的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并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做学生的“知音”和欣赏者,这样才有助于形成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苏少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