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着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时间:2024-05-08

李小彬

课余时,数学教师经常谈论:“为什么数学课堂总是死气沉沉,学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笔者认为其根源是教师没有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教师只会重复地讲解,认为只要多讲几遍学生就会理解。这样机械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十分辛苦,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兴趣全无。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可结合教学内容和任教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并经历数学知识及解决问题思路方法的产生过程,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一、贴近生活,轻松学习

课堂教学需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让学生在丰富、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下,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合理的生活情境既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四下“确定位置”的练习课时,笔者在课件中展示自己创设的带学生去纪念馆参观的生活情境。教师:“进馆之前,我们按队列开始整队啦!”引导学生用写数对的方式报出自己的位置。教师:“整完队伍,我们从大门进去啦!你能根据数对画出参观的路线吗?”在课件中将三角形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进行结合,引导学生说出课件所示方格图中各个参观点的数对,并让学生在学习单上画出最佳参观路线。教师边提问边在课件中出示图片:“在展馆里,发现在战火中被破坏的密码本,你能根据信息快速破译电报吗?”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战争素材,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对描述位置的能力,感受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发展空间观念。教师将参观纪念馆的教学情境贯穿于全课,让课程走向生活。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深刻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思维进行了碰撞,整个课堂“活”起来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质疑,提高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出有效问题,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获得较多去发现、去探究的机会。除此以外,教师更应激励学生合理地质疑、释疑,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正确途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时,教师为引导学生认识[12]这个分数,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袋(内有4张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2张小圆形纸片、1张彩色大圆形纸片),同桌协同把各种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人1份。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提问:“分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生1:“1张彩色大圆形纸片,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该怎么分?”生2:“半张该怎样表示呢?”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教师把发现的机会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创新,使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三、激发猜想,点燃热情

猜想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猜想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探究动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究数学知识。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大胆、合理地去猜想,并引导他们养成验证猜想的习惯。在积极的猜想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和的奇偶性”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最简单的研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问题入手,再到探究3个到5个数的和的奇偶性,最后到探究多个数的和的奇偶性。每个探究环节,都是先由学生发表自己的猜想,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在学习单上写出研究的式子,再举例验证,最后得出“几个数和的奇偶性跟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关”这条规律。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完善,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挥他们的潜能。在此过程中,猜想激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启发交流,主动参与

教师要多提供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教师在教学时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适时转换师生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不仅能将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而且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五下“圆”的教学时,教师请学生拿出剪好的圆形纸片,引导学生把圆反复对折几次,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有的小组还争辩得很激烈,课堂气氛很活跃。几分钟后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选择三名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分别从圆心、半径、直径各方面展示汇报。在这种洋溢著和谐、民主气氛的课堂中,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进行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观点。这样的课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的发展。

五、有效操作,积极思考

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科学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探究活动、设计活动方案,并主动研究、尝试,真正做到深入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与“圆的周长”相关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或半径有什么关系呢?”并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规划组内分工,并着手操作。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生1:“我们的方法是用绳子绕圆一周,画出绳子的起点和终点,然后量出其长度。”生2:“我们小组用裁缝师傅量尺寸的软尺绕圆一周就可以直接读出圆的周长。”生3:“我们在圆上先做个记号,把圆在课桌边缘滚动一周,再量出圆滚动一周对应的课桌边缘的长度,也可以知道它的周长。”生4边演示边表述:“可以把圆对折几次,先测量出一小段的长度,再计算一共有几段,就可以知道圆的周长的总长度了。”还有几位学生也分别表述了自己组内操作的情况和方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众多方法。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观察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操作、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尝到了来自实践的甜头,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龙山小学   责任编辑:宋晓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