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师从名家 主动发展

时间:2024-05-08

陶继新

已经登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殿堂的朱煜老师,在其从教的三十载里,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自己生命的飞跃。这给广大教师以启示:一个人不能长久地在同一个平面上滑移,而应当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生命的飞跃,从而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也许有人说朱煜太过幸运,是他拜师于贾志敏这个全国一流名师,才有了他后来的巨大成功。不可否认,贾老师对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还有一个别人未必看到的现实:为什么其他拜师于贾老师者,并没有取得朱煜的成绩呢?

如果真正走近朱煜,细心浏览一下他的精神发展史,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也像其他老师那样学习贾老师教学的高超艺术,可是,他的不同与智慧在于,他还走进了贾老师的灵魂深处,学到了他本真、内核的东西,有些甚至是看之不见、甚至不好言说的神韵,即学到了贾老师教育教学之“道”。这不由得让笔者想起了老子之言:“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如果不能走进贾老师的精神世界,我们都只能在“止于术”的层面缓慢地徘徊。

笔者在采访贾老师的时候发现,朱煜可谓深得贾老师“道”之真谛者,他并没有在贾老师课堂技法上亦步亦趋,而是在悟透其精神的同时,同样具备了贾老师那种坚持不懈、主动学习的精神,从而在荡漾着贾老师精神气象的同时,又主动探求,绘出了烙印着生命灵性的画卷。

拜师于名家贾志敏

“名师出高徒”,可是,一般教师要想投拜名师谈何容易!如果拜贾志敏为师,那简直有点儿“痴心妄想”。可朱煜何其荣幸,从其第一天做教师起,就受到了时任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的贾志敏的指导,此后还名正言顺地成了贾老师的徒弟,从而让他在为师之路上,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教育路程。

一、尚未毕业,即为人师

1988年,朱煜考入四年制的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可三年半的时候,他就离开学校,当上了人民教师。

这似乎有点儿离奇,可也是一种偶合。

1992年3月的一天,在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担任校长的贾志敏来到浦明师范学校。而朱煜刚下课走出教室时,班主任告诉他:“有人在找你。”他随班主任走到学校办公室,已有几位教师坐在那里“恭候”他的“光临”。朱煜发现,贾志敏也在其中,因为他听过贾老师的报告,对他既敬仰又崇拜。

未等朱煜说话,贾老师就问了:“你是朱煜吗?”

朱煜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是。”

贾老师又问:“你愿意到我们学校工作吗?”

已经当了三年半的学生,当然愿意去当教师了,所以,朱煜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愿意啊,那样我会很开心的!”

“那就來我们学校教书吧!”贾老师言简意赅地说。

因为附小师资不足,贾老师希望能有一位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尽快来校任课,于是便来到师范学校请求帮助。学校通过了解,得知朱煜品学兼优,便推荐给了贾老师。

这对朱煜来说显然是意外之喜。

贾老师走后不久,朱煜便成了附小的一位教师。

二、始教美术、数学,终成语文教师

朱煜初为人师,并不像现在的新教师一样,只担任某个专业的学科教学工作,而是根据学校需要,应时而变。

当时学校缺少美术教师,朱煜刚到附小,就被安排做了美术教师。过了一段时间后,学校又缺数学教师,朱煜又教起了数学。不长时间,学校又让他兼任了一个学期的大队辅导员。

不管干什么工作,朱煜都是尽心尽力;可是,他更爱的还是语文,所以,第一个学期刚结束,他就去见贾老师,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贾老师当即拍板:“好的!给你一个班,你就教语文!”

贾老师不但支持朱煜当语文教师,而且对这位年轻教师非常信任。

适逢学校一个副校长的孩子由外校转来,在征求插到哪个班里时,贾老师毫不犹豫地说:“安排到朱煜班里!”

可朱煜不但是一个教龄只有半年的年轻教师,而且还从来没有教过语文啊!

这就是贾老师的智慧之所在,他通过在师范学校了解情况和朱煜在本校的表现,坚信朱煜是可造之才。

当年贾老师50多岁,早已誉满全国。上海电视台正在拍摄录制《贾老师教作文》电视系列片。贾老师虽然成竹在胸,可还是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撰写讲稿,有时还要预先和学生对对台词,以及进行适当的排练等。贾老师每有试讲,朱煜老师全都认真听讲,有的时候还参与某些相应的筹备工作等。

如果说以前朱煜热爱语文教学,那么,这个契机则让他与语文教学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而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他也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名正言顺成为贾志敏徒弟

从在附小成为语文教师的那一刻起,朱煜就怀揣了一个美好的梦想,那就是成为贾老师的弟子。可是,初出茅庐,意欲拜师于泰斗级的贾老师的名下,他非但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相应的资格。不过,他一方面认真地进行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机会学习贾老师的语文教学之道。

机会终于来了。

那是1995年,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专门为贾老师带教徒弟举行签约仪式,朱煜非常荣幸地成为贾老师的弟子。

不过,贾老师带徒弟自有其“个性”,他没有像一般名师那样指导徒弟如何备课乃至磨课,也不指导徒弟撰写论文的具体方法。因为贾老师认为,当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但孔子绝对没有一个一个地教授他们如何备课与讲课,更多的是言传身教,让弟子在无形之中感悟到教育的真谛。

贾老师主张真语文,认为“道法自然”是最高境界。所以,很多事看似随意而为,却有可能让徒弟抵达一个较高的境界。有时他上一节新课之前对朱煜说:“我今天试教,你来听听。”讲课之后,他会问朱煜,听懂没有?有的时候,贾老师还让朱煜提些建议与意见。

一切都那么自然与随和,却让朱煜在不经意间学到了语文教学的真经,而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到了他的心田里。

所以朱煜说,拜师于贾老师,也许是一种非典型语文教师的成长;可对自己来说,却是化之于心,终生受用不尽。

四、乐此不疲地加班办“报”

朱煜喜欢写文章,也热衷于指导学生写作文,还组织学生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学生有了好的习作,就“发表”在每月一期的由朱煜命名的《文学月报》上。朱煜从学生所写的习作中优中选优,逐篇进行修改,然后排版,再工工整整抄在一张A3纸上,加上插图,就有了《文学月报》的问世。每一期报纸的出版,都要耗去朱煜不少时间,可他却乐此不疲,愈办兴致愈高。因为他发现,学生的作品“发表”之后,写作的信心大增,写作的水平也水涨船高。

《文学月报》每出版一期,朱煜都要呈送给贾老师请求指正。贾老师都一一认真阅览,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出版”三四期后,贾老师对朱煜说,如果你喜欢编报纸的话,干脆为学校办一个校报吧。朱煜非常高兴地答应下来,并立即投入编辑工作之中。当然,校报上“发表”的文章,有学生的,也有教师的,还有学校某些动态新闻等。

既然是校报,又是浦东新区第一份小学校报,办起来就要格外用心,即使在排版格式等方面,都要与正式出版的报纸相差无几。对此,贾老师似乎早有“预谋”,他拉开办公桌里面的抽屉,伸手拿出一叠《劳动报》,上面印有密密麻麻各种方形的小格子。贾老师指点朱煜如何排版,诸如哪个位置放什么内容、字体大小与字形规格等,都交待得一清二楚。那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根本没有今天电脑排版之说,朱煜需要拿着排好的版样,到贾老师联系好的一家印刷厂用铅字印刷出来,还要一一校对。所用时间之多,花费工夫之大,是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的。况且,这些全系份外工作,没有加班费,可朱煜却全身心投入其中,把校报办得有声有色。

而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他们“发表”一篇文章不但可以拿到2—5元的稿费,还能收到盖有学校公章的录用通知单,由此激发起来的写作热情也一浪高过一浪,写作的水平也与时俱增。

五、整理“贾志敏教育口述史”

朱煜不但教学语文,还兼任了教科研室主任,后来又担任了校长办公室主任。于是,一些与学校相关的往来公文、教师的先进事迹、学校的工作总结的撰写,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朱煜的身上。他每次写完之后,贾老师都要用红色圆珠笔一一修改。不少修改意见,常让朱煜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时间一久,对于如何写好各类文章,朱煜也就了然于胸了。有时朱煜还会跟着贾老师到出版社,与编辑们交流如何写书和出版的事宜等。这为他以后持续不断地发表文章乃至出版著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由于具有这一特殊的經历与感情,才有了贾志敏口述、朱煜整理的《积攒生命的光:贾志敏教育口述史》的出版。本书从贾老师自身受教育、走上教育岗位的经历开始谈起,讲述了他当教师、校长期间亲身经历的真实感人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教学名家不同凡响的精神世界。而且,本书文字如行云流水,不时有感情的激荡,还有精神与思想的亮光,所以,读来让人感动不已又大为受益。

关注语言表达形式

拜师名家贾志敏,让朱煜积淀下了丰厚的语文文化底蕴,这为他后来跃升到全国小语名师殿堂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朱煜本人也是一位持续学习和创新之人,所以,他在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创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略。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便是其中之一。

很多年来,语文教学与学习,是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抑或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这似乎争议不大,可又好像有些问题。朱煜,当是这些争议中的一个“另类”。

三十来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朱煜悟出一个道理:不管课标如何修订,教材如何变化,只要牢牢抓一个问题,即关注语言表达形式,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语文教学与学习中持续发展,乃至实现质的飞跃。

朱煜就是在研究一篇篇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他发现,只要把语言讲通讲透了,文字背后的感情等也便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了。相反,语言讲不透,学生对于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就会一知半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无从谈起。对于当今语文教学中通过大量刷题,或者将标准答案一一告之学生的做法,朱煜大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不但不是一条语文教学的科学之路,反而由此误导了学生,让他们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不但难以学好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不能真正体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语文教学误入歧途。

朱煜牢牢地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以及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以课文为例,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尽管学生每一节课只能学会一点点,可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天天、月月积累语言文字,几年下来,才能拥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语言文字之大观,进而可以从容自若地走进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

朱煜的这一语文教学理念,用之于实践之后,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之果。不但学生的语文水平持续提升,家长们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朱煜赞赏不已。

当然,要想抵达这一境界,教师就必须具备很高的语言文字功夫。在这方面,朱煜无疑是一个“武林高手”,他对语言文字表达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如果说他在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大师作品的时候进行了不断学习,让他的语言文字表达高人一筹的话,那么,他对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的研读,更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他认为,这些精读课文,多系经典之作,它们的语言风格尽管各不相同,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既有言简意丰之美,又有道法自然之妙。所以,他每教一篇精读课文,都要反复琢磨研究其语言文字的奥妙之所在,然后“学而时习之”,并内化于心,于是外化出一道道奇美的精神风景。而精读课文中的思想感情等,正是在其一遍又一遍地研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流进了他的心灵世界,再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学生也不由得进入了那个世界。

教学取舍自有其道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但凡教学一篇课文,一定要从字词、句段、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无一挂漏地全面而讲,认为唯有如此,才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朱煜认为,他们已经不自觉地走进了传统惯性的怪圈,面面俱到,其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学生对每一个方面的内容与形式的了解都停留在表面,根本进入不到深层世界。

朱煜认为,有舍有得是一个不变的规则,没有舍,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得。所以,他讲课的时候,绝不泛泛而谈,对于当时还不必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视而不见”乃至舍弃,而是直奔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的知识点。比如必须“得”的分段教学,他在一节课甚至连续好多节课,重点围绕着它而“运行”,同时经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教师不但要把课文分好段,而且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分段。其实,并不是教师讲上一两次就有立竿见影之效,有的时候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强化记忆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对分段的理解上升到一种内化于心的程度。此后才是第二个阶段“扶”,即让学生尝试着分段,并说出如此分段的理由。开始的时候,学生很难达到教师的要求,可这个时候教师千万不能急躁,正像小孩子刚学走路一样,需要慢慢地扶着走。经过一段时间的“扶”之后,可以适当放手的时候,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去分段,总结如此而为的理由。教师感到不用再扶、学生可以自己走的时候,就要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的“放”。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兵教兵”的形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自己进行分段。朱煜发现,学生教学生的时候,由于年龄相仿、话语相近、情趣相投,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教者不但教得认真,而且还会在这一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分段的水平。

當每一个知识点通过“教、扶、放”三个阶段的训练之后,虽然某一个课堂上关注的只是一两个点,可久而久之,所有的知识点均已覆盖,问题全部解决。特别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课文上的知识点,还有可能向其他知识领域延伸,从而抵达触类旁通的境界。

如此取舍,自有其道,而且,还显见了一个“教有过程,学有经历”的清晰思路,从而让应“得”者一一走进了学生的心理世界。

(责任编辑:苏少伟)

<<<链接:

朱煜,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上海市写作学会会员,中国吟诵学会会员。曾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上海市园丁奖,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全国小学写作教学名师等称号。著有《教书记》《讲台上下的启蒙》《把孩子教聪明》《让课堂说话》《赵清遥的作文故事》《赵清遥的阅读故事》等十余种著作。近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