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直观教学助力学生数学学习

时间:2024-05-08

洪敏芳

直观教学是指依托生活场景,通过实践操作、学具演示、图形描绘等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数学思想的体现。当前,许多教师意识到直观教学的重要性,但只是让直观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学生经历了数学活动,却缺乏有效的数学思考。因此,提升直观教学层次,实现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浅层向深处发展尤为重要。

一、操作探究,构建新知

数学的概念、公式等是逻辑思维的“细胞”,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抽象的公式推导学生很难理解到位,因此可以借助直观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获得深刻、有序的数学思考,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抽象知识的由来,从而使探究过程真正发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推理与归纳。

教学“圆的面积”一课。笔者让学生准备一个圆片学具,先思考如何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探究它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有了碰撞,对转化思想才有感悟。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动手剪拼,要求在剪拼过程中注意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变了的地方又是怎么变的。学生借助课件操作,将一个圆沿直径剪开,平均分成若干份,上下交叉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笔者再引导学生说一说: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上述教学环节,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相当于原来圆的什么,说出自己的发现。

最后在直观演示中,由于有操作环节作为铺垫,学生很容易形成以下推导过程: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即S=πr×r,S=πr2。(如图1所示)

这样直观教学,学生了解了“化曲为直”的变化过程,既感受到极限的思想,又通过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直观演示,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其间,学生还观察到转化过程中圆的面积不变,周长变了,为解决变式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例如,将一个圆剪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6.28厘米(或周长增加了4厘米),求圆的面积。由于学生直观感知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在解决这类题型时,学生的大脑中自然浮现出“化曲为直”的画面,很快便找到对应的条件求出圆的面积。

二、图文相辅,深化概念

随着教学的深入,直观教学往往会从实物操作演变为画图等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式辅助思考,让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图形中得到显现,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教學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对于这样的两道例题:(1)我们家的储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要用边长整分米的整块正方形地砖铺地,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2)如果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墙砖铺一个正方形(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对于这类问题,求最大公因数还是最小公倍数进行解题是学生存在的障碍,因此直观演示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画图分析,边画边思考:(1)如图2所示,储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用边长整分米的地砖铺地,地砖的边长要比储藏室的长边、宽边短,则地砖边长考虑求长边、宽边的公因数。(2)如图3所示 ,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墙砖铺一个正方形,沿着长边铺2块6分米,沿着宽边铺3块6分米,则要铺的正方形边长考虑求墙砖长边、宽边的公倍数。

教学中强调让学生边画图边思考,说一说两幅图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学生直观感知所求正方形边长是对应条件的因数还是倍数,化解了学生对知识的困惑,真正明确了因数、倍数的特性。直观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还使他们对学习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精细。

三、以形助数,提升思维

在计算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掌握计算方法,但算理比较难理解,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停留在模仿阶段。在直观教学中,通过让数与形巧妙结合,将计算问题转化成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将从对算法的建构上升为对算理的深层感悟。

例如,“分数乘法”的教学。习题:有一块面积为[12]公顷的土地,种土豆的面积是这块地的[15],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该习题教学突出让学生理解[12]公顷的[15]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一张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块地,先在长方形纸中表示出1公顷地的[12],再想办法表示出[12]公顷的[15]。(如图4所示)

根据涂色结果可以看出先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12]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所以:[12]×[15]=[12×5]=[110],这样学生既直观理解了“分数乘法”分母乘分母的意义,又为分数解决问题建构了模型。

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沟通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借助直观载体实践操作、动手绘画、互相交流、推理分析,更要在探讨的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等能力,让数学学习真正在学生身上发生,力求实现“给学生一个支点,还思维一片天空”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振辉    王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