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洪丽英
在“减负”的背景下,教师要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力争让学生在课上就将知识掌握,因此构建高效课堂是落实减负增效的重要教学措施。
一、减负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减负”在教育界被喊了很多年,但是之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究其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应试教育思想在作祟。很多教师怕学生成绩出现问题,因此,让学生在课下继续巩固练习,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但是如果学生课堂接受率比较低的话,就需要学生课后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本應在课堂上掌握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减负”显然成为一句口号。所以想让“减负”落实到位,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这样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就能减轻,也就能有效地达到“减负”的目的。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其内容基本是来源于生活,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掌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二、建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1. 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什么是高效课堂,是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在一堂课中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就是高效课堂呢?显然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高效不仅包含有速度的概念,也包含有质量的概念,也就是说,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牢固掌握,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才能达到所谓的高效。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这是课程的需要,也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需要。其次,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掌握构建高效课堂的技巧,还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学生的认知习惯,在顺应学生认知习惯的基础上,加以辅助技巧,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最后,教师要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提前对课堂教学进行谋划,哪一个知识点应该在哪里出现,应该拿哪一个例子作为引子,应该讲多长时间,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此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介绍我国悠久历史的视频作为引入,让学生通过视频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但是近代以来,我国却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发生了什么?是怎样的历史事件,让当时社会急转直下?之后再给学生播放介绍当时历史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去了解当时社会实际情况,然后再播放虎门销烟的相关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并进行前后历史对比,以及联系当时社会实际情况,学生对虎门销烟的意义会理解得更深刻。不需要特意的记忆,通过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脑海中就会强化相关知识,课堂效率就会显著提升。
2. 让生活走进课堂。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翻开教材,随处可以看到教材所提供的素材都是与儿童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果将生活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第九课“心中的‘110’”第一个活动“有点警惕性”,在这个活动设计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时刻提高警惕性,就可以通过设计三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判断和分辨:假设你独自一人在家,第一种情境“隔壁的王奶奶来敲门,你会怎么做”;第二种情境“修煤气的叔叔来敲门,你会怎么做”;第三种情境“快递员来敲门,你会怎么做”。这三种情境的设计,跟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既能做到以知导行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以后再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就懂得如何应对。再比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一课“我们的好朋友”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友情作为教学的例子,通过设问的方式一层一层地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朋友,问一问学生:“你为什么会选择对方作为自己的朋友?你是如何对待朋友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同伴的本质和交往的原则等知识。学生自己现身说法,也会对这些概念性的内容有一个具体而又深刻的认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太多的内容可以变得生活化一些。教师只需将学生带入相应课程对应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不断地引导设问,激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去思考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课程内容,进而减少课后学习的时间。
3. 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包含着礼仪文化、家风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内容,是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可选择适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构建高效课堂。比如教师在讲解相应的内容时,就可以将《三字经》等融入其中,通过新媒体的技术予以呈现,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或者故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可以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又如,在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承担家庭责任是不是只是大人的事?作为子女是否也需要承担家庭责任呢?”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学生明确每个人在家庭中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子女也不例外。同时,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对于承担责任就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如,在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富有哲理的家庭教育格言,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知道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如此可激发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总之,通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让学生言行得到规范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总之,在减负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高度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提升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中街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苏少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