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究

时间:2024-05-08

周斌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即由以往的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转变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此,课程标准强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提升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不过,从现行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传统“灌输式”教育风气的影响,不少一线教师还未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仍以“题海战术”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这不仅无法促使学生深切领会数学的魅力,还极易消磨他们的学习热情,无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难以达到有效培养人才之目标。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策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而展开探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生活化问题情境,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兴趣,是创新的发端,而问题是思维与应用的指向。在信息化时代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素养,教师不妨结合小学生的喜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可视化、立体化的特点,为他们创设趣味性高、知识性足、指向性明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巧妙应用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的“数与代数”教学时,教师首先以学生熟知的动画人物“光头强”为切入点,在教学白板上播放“光头强在城市应聘了新工作,老板让他测量一栋17层楼的高度。但手头工具有限,尺子太短,无法直接量”的动画情境时,有不少学生因人物较为熟悉,且观察到工具及测量手段限制无法解决问题,而乐于参与其中,愿意调动其自身知识及生活经验;随后,教师乘势引导他们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帮助“光头强”解决问题。于是,有不少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认为直接运用“估算”法,即每层楼约为3米,17层就是3×17=51(米);也有学生运用数学中的转化思维,提出:可先从楼顶放一条绳子下来,而后再量出该绳子的长度,即为楼高度;还有学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提出:正午时分,可在该楼旁插一根木棍,测出木棍与影子的比例,再根据比例关系和高楼的影子长度,求出楼层的高度……由此,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和发散的思维方式,来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动态演绎推理过程,拓宽数学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为增强学生创新应用學科知识的素养,教师还应注重对其创新思维层面的培养与锻炼,鼓励他们尝试将陌生的新知转化为自己熟悉的旧知识,通过合情推理来找出新知规律。对此,如若学生在推理与实验过程中,遇到现实操作的限制,教师便可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动态演绎”功能,来进一步验证学生的猜测,提升其思维的创新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中,为有效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就有许多学生回忆起以往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认为也可运用类似的逻辑,“将圆化为已学图形,再用已知推未知”的策略,推理本课的核心公式。因而,在实际动手试验过程中,就不少学生将圆均分成8份、16份甚至更多,打算将其拼接成长方形。但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等分数量有限,学生拼合的图形与长方形有着较大的出入。于是,教师便利用多媒体教室中的“几何画板”功能,动态演示将圆分为64份、128份……不少学生发现,圆均分的数量愈多,其弧线便愈接近于线段,拼出来的几何图像也愈接近长方形。而后,当其形状与长方形几乎吻合时,学生便运用已学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即S长=a×b=S圆=[C2]×r=π×r×r。又如,在学习“圆锥”时,教师以“圆柱”为例,引出“圆柱是由长方形沿长或宽旋转而成的”,启发学生思考“圆锥是由哪个平面几何图形旋转成的?”对此,有学生猜想是等腰三角形,有的猜想是任意三角形,还有猜想是直角三角形的。为验证学生的想法,教师同样借助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绎不同猜想的结果,继而推出“圆锥由直角三角形沿直角边旋转而成的”这一结论。教学实际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猜想加以动态演示,用以探究新知的方式,趣味性高、形象性足,既能促使学生直观了解数学推理的过程,切实强化其数学素养,又能高效解决未知问题、探索新知规律,拓宽学生思维创新的维度,教学效益颇丰。

三、引入微课说理,拓展数学解题思路,强化创新应用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素养,教师可转变以往“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适当利用微视频技术,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引导他们在思维碰撞及与朋辈互动中,不断拓宽思维、获得启发。

例如,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笔者布置了一道题:小白去超市买文具。用全部的钱能买上10本本子或15支黑笔。已知,每本本子比每支笔贵2元,问小白身上带着多少钱?大多数学生主要按“归一”和“倍比”的常规思路解答,即,方法一:2×10÷(15-10)×15=60(元);方法二:2×10×[15÷(15-10)]=60(元)。对此,为有效拓展学生思路,引导他们突破常规,教师一般会鼓励数学素养较强的学生,以“微课说理”的形式,表达独特的见解,点拨其他学生的思维。如,在班级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每日微课说理”视频中,有学生提出新思路,对本题中如何运用单位“1”的知识的思路进行了讲解,即将小白带的总金额看作单位“1”,每本本子占总金额的[110];每支笔占[115]。进而得出新解法:2÷([110]-[115])=60(元)。实际教学中,由于“微课说理”的解题思路突破常规,且以“朋辈启发”为主,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其创新应用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创新实践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点拨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不仅有利于引导他们真正领会学科知识的魅力,提升其应用意识,而且在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素养方面,亦有卓越效果。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的“统计与概率”为例,为有效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创新实践素养,教师以“能源”为主题,鼓励学生以4-5人每组,自选方向,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如,有小组以“电能”为大方向,提出:“电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我国每年耗电量是多少?”“居民生活用电占多少?”等问题。而后,引导各小组运用网络,通过纪录片、新闻报道、电子书籍等资源,搜集相关资料。随后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调查并记录身边居民家每月的用电量及电费等情况,再以图表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并撰写报告。教学实际中,不少学生反馈,项目式学习方法不仅有效夯实了他们的学科基础和创新应用能力,还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功能特点,通过引入微课说理视频、开展线上项目式学习活动、巧妙构建数学变式情境等方式,不断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强化其综合实践素养与举一反三的灵敏思维。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澳前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念育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