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香港的“两文三语”教育政策分析

时间:2024-05-08

陈雪儿 马早明

“两文三语”(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是香港现行的语文教育政策,“两文”指中文和英文两种书面文字,“三语”则是指粤语、英语和普通话三种口头用语。它始见于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其后,历任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中也有所提及。施行这一政策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通晓中文、英文,同时能说流利的广东话(粤语)、普通话和英语”。

回顾香港的历史,香港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语文教育政策也非一成不变。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香港大部分居民是以广东话作为口语,以中文作为书面文字。但在官方层面,香港从开始被殖民统治到1974年,英文一直是唯一的法定语文,一切法律文件及政府的文书都要以英文来书写,中文版本只用作参考,没有实际的法律效力。中、英文地位不对等的情形直到1974年才开始改变。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中文的地位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保障。随着回归后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日益紧密,普通话在香港的使用也日渐普遍。“两文三语”政策的制定,正是基于香港的历史与现实,因应时势而做出的改变。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提升民众的中、英文使用能力。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两文三语”水平,特区政府亦从不同层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课程架构方面,特区政府持续检视课程,更新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指引,为学校提供语文课程发展及规划的建议;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开设普通话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普通话的机会;建议学校由“从阅读中学习”拓展至“跨课程阅读”及“跨课程语文学习”,以引导学生联系不同学科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向学校提供“推广阅读津贴”,鼓励学校推广阅读。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特区政府持续为语文教师举办不同的专业发展课程,提供校本语文教学支援服务,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通过运用语文基金、优质教育基金等,鼓励教师发展校本课程或运用不同教学策略,以提升语文教与学的成效。在课程评估方面,推行全港性系统评估,评估学生在三个学习阶段(小学三年级、小学六年级及初中三年级)中三个核心科目(中文、英文、数学)的学习表现,并作为制订教学计划的数据参考。下面以香港的小学为例进行分析,便于读者对香港“两文三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从学校使用的文字来看,香港的小学可以分为中文小学与英文小学两类。在中文小学,英语会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来单独教授,学校其他科目的日常教学和行政工作所使用的语言以中文为主。相反,在英文小学,英语是主要教学语言,除了中文科之外,包括数学、常识等科,都以英语教授。而在采用国际课程的小学,由于教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授课主要以英语为主。普通话是大部分国际课程学校中文课程的教学语言,有个别学校会照顾使用粤语的本地学生,在课程初期使用粤语进行教学,其后逐步过渡到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具体见下表。

粤语作为中文的口语形式之一,是香港中文小学大部分非语言类科目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大部分香港小学生在校园与生活中的沟通语言。作为一种常见的惯用语言,粤语没有单独成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它的学习和使用更多的发生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日常交流中。在以英文授课为主的学校中,学生平时的书面文字与交流语言大多使用英文和英语。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英文与英语使用场景,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有所用。“三语”中普通話的地位在香港回归之后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其标志性事件是从1998年9月起,普通话科成为中小学的核心课程,普通话的学习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持续到高中二年级。香港特区政府与香港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语常会)在2008—2009学年推出了“协助香港中、小学推行‘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普教中)计划”,并拨款资助学校推行“普教中”计划。

“两文三语”教育政策的推行,对于香港回归后的中、小学教学语言及中、英文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对于普通香港居民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据2018年对香港语言使用情况的一项统计显示,15至65岁的就业人员中,有25.4%的人表示因工作需要而学习及进修粤语、英语或普通话。其中,有79.1%的人在口语方面最需要学习及进修的是英语,其次是普通话(16.7%)及粤语(4.2%)。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进行的“香港居民语言应用、语言能力及语言态度”的研究表明:强而有力的证据显示,香港社会日渐三语化,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表示对三种香港主要使用口语有所认识。“两文三语”教育政策的制定,顺应了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这一教育政策的持续实行,也强化了社会对于“两文三语”重要性的认知。

占香港人口约8%的非华人少数族裔教育问题,是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关注的议题。“两文三语”教育政策的施行,也有助于消除对非华语学生的歧视。在政府层面,特区政府一直鼓励及支援非华人少数族裔学生尽早融入社会,也一直在帮助他们适应本地教育体系及学好中文。所有符合入学资格的儿童(不分种族或出生地)在公平和透明的学位分配办法下,均享有同等机会入读公立学校。在教育局层面,教育局通过向学校提供校本专业支援、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以及学与教资源,培养学生能书写通顺的中、英文,讲流利的粤语、普通话和英语。随着上述措施的落实,录取非华语学生的中小学学校数目已由2013—2014学年的约590所逐步增加至2017—2018学年的约620所,约占全港学校的三分之二。而这当中录取10名或以上非华语学生,并获教育局额外拨款的学校数目,在四年间也增加了近三成。在“两文三语”的语文教育政策下,香港特区政府的有关措施让非华语学生在入学时有了更多的学校选择,非华语学生的语言学习有了更多的支援。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多元文化的融合都是大有裨益的。

“两文三语”教育政策一方面通过对英语和普通话的重视,加深了香港与世界各地,香港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则由于对本地粤语优势的保留,让香港本地的粤语文化得以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通晓普通话和汉字书写的人士将在全球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而作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和多语种人才储备是必不可少的。香港的“两文三语”政策无疑可以发挥英语辐射英语系国家的作用,助力语言人才培養的国家规划。掌握“两文三语”的香港新一代青年可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香港的人才优势与区位优势。

正如田小琳教授对香港“两文三语”政策的评述:“‘两文三语中对于中文和普通话的提法,符合‘一国的要求,对于英文和英语、广东话的提法,则保留着‘两制的特点。‘两文三语的语文教育政策尊重香港百年来的历史和回归中国的实际,反映了语言和社会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充满竞争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这一政策将提高香港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两文三语”教育政策符合香港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状,对于香港未来发展的助力也是清晰可见的。但回顾“两文三语”教育政策从提出到目前这二十多年的实施历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去审视和反思。比如,对于在中文口语中相对“强势”的粤语,香港教育部门并没有将粤语的教学放入“三语”的框架中去考虑。社会大众也普遍认为,粤语作为母语,并不需要特别学习。这对于在香港生活的少数族裔和内地新移民来说,他们在校园专门学习粤语的机会少了很多。而母语是粤语的学生,其粤语水平往往是受其语言环境影响,在香港“三语”的环境下有时并不能习得纯正的粤语。就香港的社会环境而言,香港缺乏使用英语与普通话的自然语境。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与普通话的学习都来自学校课堂的教学。由于中文与英文两种语言在本质上并不相似,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从母语(中文)的语言特征中获取提示或找到可以类比的地方。而粤语与普通话虽然同属于中文,句法相近,词汇不少同源,书写文字相同,但粤语与普通话在语音系统上的巨大差异,让熟悉其中一种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时会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两文三语”教育政策下,语文能力均衡发展对于大多数香港普通民众而言,还是一个较高的门槛。

“两文三语”教育政策将长期实施,它有助于香港巩固来之不易的独特优势,维持香港在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的中心地位。展望“两文三语”教育政策在未来的完善与落实,特区政府需要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根据香港社会的语言使用状况来制订更加切实可行的语文规划方案,优化普通话和英语的推广策略,重视粤语的规范化和粤语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责任编辑:王振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