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完善阅读策略,促进有效数学教学

时间:2024-05-08

陈巧珍

说到阅读,人们总是片面地认为只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和数学学习并无多大关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推进,数学知识在社会之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与体现,进而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数学阅读能力,还需具备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的综合阅读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数学阅读教学加以重视,充分实施数学阅读教学。

一、数学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语文阅读看得见、摸得着,并且还可以通过考试或练习来对学生所具备的阅读能力予以评价。但数学阅读不存在这样较为直接的测验方式,若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弱,那么就无法较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还会影响其数学语言的敏感度,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去接收与消化知识,在对问题解答时进行的思维转换速度较慢。若不对此问题予以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为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将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十分重要。如果学生阅读能力较弱,易造成他们难以深刻理解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导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学生在展开数学阅读的同时,不仅能逐渐使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锻炼,而且能自主思考和探究教材中的知识难点,进而有效提高自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将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此,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使学生在具体分析、科学判断阅读对象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以“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单位“1”和分数、整数的联系讲清楚,先把等式“■=1”展示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思考:“在这个有趣的等式中,你有什么发现?”同时,笔者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中秋节到了,妈妈拿出一块大月饼,并把月饼平均分成了4份。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平分成4份的一块月饼”呈现出来,要求学生一边看图,一边阐述题意和思考等式,让学生通过观察逐步得出“除了能够运用整数来表示一块月饼之外,还能够运用分数来表示”。再用课件演示■、■、■、■块月饼,帮助学生区分单位“1”与不满单位“1”。同时,在对等式以及图片进行阅读时,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之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传授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有效性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取关键词,以利于深入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解题方向的准确性。阅读方法的指导一般分为下述几个步骤展开:第一,粗略阅读,了解内容的大意;第二,细致阅读,标记法则、概念、定义和公式中包含的关键语句,可以用不同颜色或符号的笔进行标记,分析和思考这些重点词语,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从而将知识的实质把握到位。

如教学“倒数”的相关内容,笔者讲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这句话,再把其中的关键词画出,并大声读出来。随后让各小组相互交流对关键词的看法。一些学生说“乘积为1”是关键词,一些学生觉得“两个数”是关键词,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关键词是“互为”。这时笔者让学生再读一读这句话,引导学生反复对“什么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多少个数互为倒数”“互为是什么意思”进行思考,由此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将关键词找到,从而深刻理解数学概念,进而有效掌握阅读和学习方法。

(三)充分利用教材,发挥阅读功能

教材中的习题和例题通常与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图文并茂,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让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公式、定义和概念等,感受其抽象性和严谨性;要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知识点提示,使知识面不断扩大,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同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明确阅读的目的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部分问题,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

以“比的意义”为例,笔者在学生预习时设计了以下问题:(1)如何用比将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2)你知道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吗?(3)长方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如何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再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迅速抓住“比”的知识的关键之处,同时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此,不仅把学习的方法传授给了学生,同时还能使其自主探究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

(四)多措并举,培养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的方法训练其实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当学生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习惯之后,便能促进数学阅读能力改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1. 养成预习的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學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也能让学生针对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提问。预习要充分了解阅读的要求和内容。根据需要,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让学生立足于习题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教学前也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向学生提出要求:(1)除数和被除数如何变化,商才不会发生变化?(2)如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3)若是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怎么办?以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

2. 养成复习的习惯。复习要有针对性,如此才能进一步强化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时,对教学过程、解题过程和阅读思考进行整合。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和复习要求,并给予学生指导。如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之处,学了哪些重难点内容,等等。

总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更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而作为数学阅读的安排者和引导者,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点,在学生学习困难处加以引导总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广大教师应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解题正确率和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永福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振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