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吴建生
三年级是语文学习的转折期,从这时候开始,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转向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作为实现深层次理解的奠基石,当仁不让成了学习的重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更是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作为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呈现,在该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编排中都明确了这一意图,“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要求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多。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借助注释、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理解词语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知。但仅仅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很难具备熟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很不到位,这样就影响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学不致用,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从认知方法到熟练运用方法之间,少了许多迁移实践的环节。因此,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训练不应随着单元课文的结束而结束,教师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可以迁移运用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有趣、有效、有层次地探究词语意思的过程中,学而时习之。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意的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一、猜测到验证的探究过程
猜测是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常用、最便捷的策略之一,它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综合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进行的思维活动。当阅读猜测不断地得到验证的时候,学习者自然而然地巩固旧知,产生新认知。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
教材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出示了两个句子,要求理解句中“憧憬”“忐忑不安”的意思。根據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读完句子后,他们对词语的意思会有大致的了解,却无法正确把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必要的引导,以便把思考引向深入。如教师可以先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憧憬”的偏旁,猜测该词的大致意思——两个字都与“心”有关;再读读句子,联系句意,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猜测“憧憬”的意思,也可以找出句子中哪个词语与之意思相近;最后让学生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验证之前的猜测。有了学习“憧憬”的经验,再去理解“忐忑不安”就绝不是难事了。
经过几番这样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学生综合运用了根据构字规律、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及查字典等多种方法,整个理解词语的过程成了对旧知不断迁移运用的过程。
二、抽象到具象的求证过程
有些词语不但陌生而且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这类词语最适合具象化操作。在《司马光》一课中,就出现了一个不常见到的字:“瓮”。“瓮”是什么意思?课文注释是“口小肚大的陶器”,这样的表述还是略显抽象。该如何具体准确地感知“瓮”?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偏旁,发现它与“瓦”相关;继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看到过哪些与瓦相似材质的容器;最后再借助课文插图,学生立刻明白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装水的大容器。大到什么程度?联系课文内容,学生很快明白这是一个能够淹没小孩的大缸。
这样,对“瓮”字的理解,综合运用了借助注释与插图,联系生活经验,结合课文内容等几种方法。从单一到多元,从抽象到具体可感,理解词语的过程,又是一次迁移运用方法的过程。
三、表面到深入的学习过程
当我们不明白词语意思的时候,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查阅词典。然而,不少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却因所在的语言环境不同,词语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富饶”是一个生词,词典里的解释为“物产多;财富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仅止于此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带领学生继续发现。初读课文后,学生发现“富饶”一词可以理解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细细品味课文后,“富饶”一词的内涵更丰富了,它是五光十色的瑰丽海水,是海底的珊瑚、海参和龙虾,是各种各样好看的鱼儿,是捡不完的贝壳和有趣的海龟,是茂密的树林和无数的鸟儿……同样是“富饶”一词,从读课题到初读课文,再到细读课文,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富饶”的感受更加具体、生动。
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带刺的朋友》一课,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中“高明”一词的理解也在此列。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学生会发现,无论是选择新月斜挂的夜晚,缓慢地上到挂满红枣的树杈,用力摇落一地的红枣,还是出人意料的下树方式,独特的归拢扎枣的本领,甚至是驮枣向水沟眼儿逃跑,无不透着刺猬的“高明”。这样,通过多次的联系课文内容,学生读出了“高明”这个词无比丰富的内涵,读出了刺猬偷枣过程中的处处心机,不但感受到刺猬的可爱,而且如作者一样,对刺猬有了钦佩之情。
如此这般反反复复地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在巩固方法的同时,让学习经历了从表面到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从理解课文内容到领悟文章情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
还有些词语因含有特殊的意义,也要准确理解。如“旅行”一词,学生并不陌生。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节假日一家人都去过哪里旅行。说着说着,学生就会发现,以玩为目的,去了一个又一个地方,就是旅游的意思。那么,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课题能不能改成“在牛肚子里旅游”呢?细读课文,得知故事的主人公红头并不是去牛肚子里游玩的,而是一个不小心经历了“被牛卷进嘴里—进牛肚子—到第一、二两个胃后又重回牛嘴—在朋友青头的帮助下,被喷出牛嘴”死里逃生的危险过程。可见,这里的“旅行”不等同于“旅游”。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旅行”的另一层意思。继续读课文,发现主人公红头虽经历了生死之行,但终归还是有惊无险。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收获了牛有四个胃和牛会反刍的科学知识。作者把这个有收获的危险经历称为“旅行”,也正突出了童话故事文体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特点。像这样对具有特殊内蕴的词语的理解过程,开始于对词语的探究,结束于对文体特点的感悟,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迁移运用的思维过程。
伴随着语文学习的过程,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地把从第二单元习得的理解词语意思的多种方法,运用于更多课文的学习中。这样,所学之法才有可能因为被反复操练而能熟练运用。
三年级这个阅读转折阶段,学生若能在上学期“熟练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就可以为下学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以及以后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样,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层次的理解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在提升阅读能力这条康庄大道上才好步步为营。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