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足学生生活优化品德教育

时间:2024-05-08

王新霞

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的培养如果脱离了生活,一切就是纸上谈兵了。现行的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就是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以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为“原材料”来构建教材内容,关注儿童的生活,以此解决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问题。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遵循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与生活的逻辑,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从而构建有效课堂。以下,笔者就如何立足学生生活,优化品德教育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探索。

一、从生活切入,调动学生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的兴趣从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那么他们整堂课都会很兴奋,思维也会比较活跃,不但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还能够积极思考,把心思放在课堂上。要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物品、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

以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为例,笔者在课的一开始就播放《生日快乐歌》,并出示生日蛋糕的图片。学生们看着、听着,脸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問他们想到了什么,自然是过生日时的快乐情境了!再问问他们的生日是在哪一天,说说为什么那天是生日,最后小结: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我们的祖国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日,那就是——国庆节。运用类比的方式,引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对国庆节有了亲切感,这就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打下了基础。

再如二年级上册《我爱我们班》一课,“班级生活快乐多”这一活动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引导学生健康生活。而刚升上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集体意识还没有形成,甚至许多学生都叫不出同学的名字,那如何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呢?回顾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学生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六一”了。于是,笔者在课前就找班主任要来了孩子们过“六一”时一起游戏、一起吃美食的相片,制作成电子音乐相册。在课堂上,当这样熟悉的快乐的画面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班级是沸腾的,学生们一边看,一边和同学说着、笑着。这时候,回忆的闸门打开了,学生的眼睛是闪亮的,所有的美好都在他们的心中。看完后,笔者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们六一节玩得很快乐!”有的说:“那天同桌带来的蛋糕很好吃!”还有的说:“那是美好的回忆。”……此时此刻,在学生的心中,对自己的班级是认同的,是有归属感的,对班级的爱也在自然地生长中。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孩子们生活在充满爱的班集体中,受到的自然就是温暖的爱的教育了。这样快乐温暖的环境对人格健全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创生活情境,提升教学成效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欲望,进而提升听课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紧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有所感、有所悟,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及教学效果。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是让他们进入情境当中,把自己当作情境中的人,让课堂创设的情境变成他们日常的生活。这样,他们得到的体验与感悟才是真实的。

比如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一课,教学“我和公物的故事”活动环节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了,教室里,课桌们在聊天。(播放录音:“明天同学要换座位了,谁会是我的新朋友呢?”“怎么啦?你担心什么?”“我现在的小主人对我可好了,我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可上个小主人就老爱在我身上写字,所以我担心下个小主人会怎么对我。”“是呀,我们都喜欢爱护我们的小主人。”)并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听听你们的桌子朋友有什么话要对你说?”学生纷纷把耳朵贴向课桌。笔者发现有个学生听了一会儿后,就拿出了橡皮在桌子上擦了起来。于是走到他的身边,问:桌子朋友对你说了什么呀?学生不好意思了,轻声回答道:它说它的身子脏,难受!笔者立刻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真棒!听懂了桌子朋友的话,马上就给它洗澡了,你的桌子朋友一定特别开心!其他学生一听,也纷纷拿出橡皮擦了起来。在这一活动中,通过“与桌子的聊天”,把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让他们倾听“桌子的心声”。此时,他们真正把自己当成桌子的小主人、桌子的朋友,观察自己的桌椅,审视自己的行为,有效地激发了责任担当意识。

三、寻生活资源,贴近学生实际

统编版教材面向全国学生,呈现的内容也是尽可能多样化,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所以教材中有许多留白,基本都是通过小主持人的话呈现的,这就给教师提供了二次创作的机会。在教学中,笔者着重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身边的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时,在学习了解了“赏月”“吃月饼”这些普遍的中秋节传统习俗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家乡中秋习俗特色,笔者适时链接学生生活,适当补充能体现本地中秋特色的生活资源:霞浦本地在过中秋时,有两个习俗都与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有关,一个是“曳石”,一个是“糖塔”。相传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猖獗,朝廷派遣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进驻福宁州(今霞浦)围剿倭寇。嘉靖四十二年的中秋夜,倭寇又一次进犯霞浦县城。而此时戚家军的主力正在福安、宁德两县平定倭患,县城内兵力空虚,于是戚继光让当地军民用绳子绑住石块,拉着在城中奔跑、呐喊。倭寇到达城郊后,看见城里灯火通明,城内石声隆隆,以为是援军在调动,仓皇而逃。因为感激抗倭将士,当地民众制作了“光饼”送给将士作为行军干粮,又制作了糖块来配食。后来人们将糖块加以改良,逐渐演变成“糖塔”。而每逢中秋佳节,霞浦县沿海各乡镇便开展“曳石”活动,以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中秋吃“糖塔”的习俗也延续到了今天。这两个习俗作为我们本地的特色与传统,营造了浓厚、热烈的节日气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淡化,亟须保护与传承。在课堂中,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看图片、视频,以及让亲身经历过的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历史,学生对中秋习俗的了解就能更加立体,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就更加深入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心中有学生,立足学生生活,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让他们向过去的生活学习,服务于当下问题的解决;让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将以品德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养的培育在教学中落到实处,扎实有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黄晓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