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张航
在新課标的指引下,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现代课堂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课堂,而以培养学生“基础性科学素养”为己任,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科学课堂,更是要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探究活动为核心。笔者认为,通过构建共同体课堂,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体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能打开蕴藏于自身的学习潜能。
一、科学课堂的学习共同体模式
(一)科学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润泽”型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是由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提出的,旨在构建安心、平等、信赖、包容的课堂。共同体课堂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体,都是平等且自由的个体。学生在课堂中建立的是一种伙伴式的同学关系,班级是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大家庭”,教师则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起着引导、指导及协调矛盾的作用。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是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以所有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性,创设平等有趣的科学探究情境,能使全部的学生,包括教师,在一种平等、信任、尊重、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围绕着大家一起研究确定的科学探究主题,遵守大家一起研究确定的探究规则,使用大家一起研究确定的探究工具,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使用科学,从而构建出完善合理的科学知识体系,提升各个成员的科学素养。学习共同体赋予了小学科学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探究的价值。
(二)构建科学课堂中的学习共同体的优势
1.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共同体为单位的小组学习,每个小组成员都是重要的一分子,他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更要对小组的荣誉负责。构建学习共同体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心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共同体中,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再是单一作战,而是有团队的力量。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取长补短,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 减轻师生负担。在共同体的课堂上,学生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其中,仔细倾听,在学生有困难时循循善诱,悉心引导,形成师生、生生间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协同学习。学生感受到了课堂氛围的轻松愉悦,学习更加快乐;教师也能从中解脱,不再时刻关注教案,关注进度,而是融入学生,与他们一起探究学习。
4. 培养学生情商。在科学课堂上构建学习共同体,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探讨积极性,增强其感知兴趣。小组内共同探索,和谐竞争,促进课堂氛围的适度紧张和融洽愉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团队荣誉感,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二、如何建构科学课堂的共同体模式
建构健康向上的共同体氛围。学习共同体提倡平等、安全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的导向很重要,在建构初期,教师得以“家长”的身份建立平等的“规则”,但是又得对学习上较弱的学生多多加以关怀,发现他的闪光点。多表扬会互助、会包容的小组,利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往平等友爱的方向发展。在科学课堂上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平等友爱,也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会分工合作、有团队精神。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是共同体萌芽的土壤,每个学生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能够认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加以实施时,学习共同体才能得以萌生。
建构新型的师生共同体关系。在共同体学习中,师生不再是以往的传授、指引的关系,而是平等、融合、互助的新型关系。例如教学四年级《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时,学生讨论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时,有个小组的讨论异常激烈。两个学生认为物体运动因为有运动的能量提供动力所以它是运动的,而另外的学生则认为不管物体有没有能量提供,只要它的位置相对其他物体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笔者参与倾听了他们小组的讨论,并没有干预,也没有裁决观点,而是引导他们再认真思考,举出合适的例子来说服对方。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共同体茁壮生长的营养剂,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课堂,要学会适度“装傻”,才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互听互学中掌握知识。
建构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小组。以往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一般是以6人为小组进行,而学习共同体一般是以4人小组为单位。笔者认为,4人小组人数更适宜,利于学生的讨论交流、互学互助。在4人学习小组的基础上,要和学生确认科学实验中的分工任务,例如材料整理员、实验记录员等,形成更明确的分工制度,以有效保障科学实验的顺利进行。稳定的小组关系是共同体良好发展的基石。
建构健全的小组评价机制。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课堂评价不应仅关注于学生学习的最后成果,还应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过程;既要有对个人的评价,也要有对小组成员间分工配合的评价。评价权在共同体模式中而不是只在教师手中,可以生生互评,小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既要说不足,更要说优点及改进方向。及时有效的评价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动力。
建构适合共同体学习的问题场景。合作任务的设置是学习共同体能否顺利发挥作用的关键。教师要研读教材,抓准重难点,提出有一定难度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果有开放性的问题就更好。例如,教学六年级《电和磁》一课时,一开始笔者就提出问题:“怎么确认通电的导线是否产生了磁性?”学生分组讨论并利用桌面上的器材确定实验方案,虽然思考及讨论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学生之后就进行了分工合作,利用指南针实验探究,得出了“电流能产生磁性”的结论。整节课,学生自行研究、制订方案、分工实验,一气呵成,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课堂上,教师只有寥寥几句,大部分都是学生自说自评、自改自做,完全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共同体的建构不是一朝一夕的,笔者也在科学课堂中努力探究如何更好地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现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逐步发生着改变:对科学实验,动手探究的多了,坐享其成的少了;对科学概念,吸收消化的多了,死记硬背的少了;对发言,认真倾听的多了,走神开小差的少了。教师在课堂上也逐步发生着改变:参与小组、观察学生上课状态的时间多了,主讲、传授知识的时间少了。这样的改变是健康向上的,但在构建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建构初期,学生们自主探索,课堂上所需要的时间就多了,课堂进度的保障存在困难。笔者还将继续深入研究,探讨实践。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黄晓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