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林庚禄
好的习题可以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不好的习题,将是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自然事倍功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严格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做到难易适中,明确设计意图,真正做到“小题大做”,让习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常规的习题呈现方式,都是由图文或纯文字的形式出现,即出示已知条件与問题,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当教师打破常规,提出先有列式,再说明列式表示的意义时,学生普遍感觉不习惯。例如:“学校口琴兴趣小组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根据列式(20-15)÷20,写出它表示什么意义?”看似一道简单的题,学生却无从下手。正是由于小学生习惯了先有问题,再有列式的解题方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所以教师需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多设计一些先有列式,再要求说明意义的习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厘清数量关系,内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训练学生逆向思维与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陈本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