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胡碧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在教学中,必须将识字与写字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要深入探究低年级教材中生字的认识和书写规律,做到识写相融;通过教学实践,形成科学而有借鉴价值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和归因
课标不仅对识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非常重视汉字书写的学习和指导,在“教学建议”里明确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据此,各地越来越重视写字教育,相继开设了专门的写字课程。但从教学实际看,写字教学还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对生字的教学更侧重于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即使关注到字形结构,也往往侧重于如何更好地识记,忽略了书写的指导和当堂练习,把写字的任务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自行完成。于是,学生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写字达不到一定的速度。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下几点。
1. 教师认识不足。教师对课标提出的“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重视不够,加上考试评价对写字水平的忽略,致使教师没有认识到,學生写字的质量与成绩有着正向关系。因而,只注重学生作业的对错,不太关注学生书写是否整洁、规范,弱化了写字指导。
2. 识字写字分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主观上将识字和写字教学进行“条块分割”,没有将两者有机融合,穿插展开。一些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将写字教学放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使得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写字指导与训练。
3. 写字姿势指导缺位。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指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字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大有裨益。但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多数教师未能对学生的执笔、坐姿进行适时的指导、提醒、监督和纠正,学生就难以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有机融合的可行之策
1. 落实课标,示范引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把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融合作为重点内容来抓,认真贯彻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思想。在学校层面上,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特点,严格按照课标的具体要求来执行,真正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本位,而不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指挥棒”,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等方面予以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特点,力戒对课文进行过细过深的分析,保证进行识字写字的指导时间和训练时间,把识字与写字的有机融合摆在突出位置。同时,要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应进行写字示范,在安排学生练习写字的时间里,除了巡视和指导之外,教师也可以坐在讲台桌前端正写字,让学生在练写中体会到“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
2. 巧妙安排,以识促写。在生字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习惯将写字环节放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识”归“识”,“读”归“读”,“写”归“写”,“练”归“练”。这种做法虽然使教学环节变得清晰,但这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程序化,缺乏活力。众所周知,学生要把字写好,必须要给予时间保证。然而,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显然难以完成。另外,此时的学生已处于疲劳状态,练字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巧妙精心安排,形成亦识亦读、亦写亦导的教学模式,以识促写,方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守株待兔》一课教学中,在导入新课环节,笔者采用了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小篆的“ ”字,猜一下是什么字,导出生字“守”。接着,追溯字形的溯源。然后讲清楚何为“守”:“守”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寸”;看着这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临写。此外,还应设置细读感悟环节,让学生感受“守株待兔”的文化寓意,并指导学生写“株”字。最后,按照难易程度以及有所侧重的原则来指导学生练写本文的6个生字,教师巡视提醒,展示评议。这样,巧妙安排教学环节,实现了以识促写,从而让写字教学得到落实。
3. 激发兴趣,识写结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认识汉字,写好汉字,兴趣是关键的因素。所以,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要把激发兴趣放在第一位,将识字与写字巧妙融合,进行适时恰当的安排,努力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努力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字典大楼》一文时,先在黑板上板书生字词“门牌、地址、拜访”,问学生这几个词怎么读,不会读应该怎么办,由此引出“字典”的重要性。通过对话,创设识写结合的教学情境,教师借此指导学生书空,让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其次,要善于激活课堂。比如,在教学《天鹅、大虾和梭鱼》一文时,在讲到“大虾弓着腰使劲往后靠”时,就可以让几位学生到讲台前来用“弓”的动作走路,台下的学生看着“弓”态百出,难免会哈哈大笑,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观察,猜一猜“弓”字有几笔,应该怎样才能写好“弓”字,课堂顿时就会活跃起来,学生必然会乐意去学去写“弓”字。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把识字与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告诫学生写字不能“弓”着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可见,恰当激活课堂,可以确保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促进学生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总之,一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识字写字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安排、指导范写、激活兴趣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和安排,加强学生的识字、写字实践,使学生学习的潜能得以开发,进而提高识记效果与写字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城关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