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依托品德课程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浅谈

时间:2024-05-08

王丽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与小学品德教材内容有许多契合之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总书记强调,“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求青少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品德课程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那么,如何在德育实践中,依托品德課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呢?

一、优化师德形象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须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1. 内强素质。

首先,师德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要求学生爱祖国爱人民,教师就要爱学生爱教育;要求学生诚实,教师就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要求学生团结同学,教师就要善于与同事、家长团结合作。其次,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会成为学生的吸铁石。教师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技能技巧,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学生,学生也会效仿教师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2. 外树形象。

教师得体的仪表服装、文明的言谈举止、高尚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和升华思想情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记得有一次感冒,笔者带着纸巾进教室,纸巾从讲台桌上掉到地板上,当时没有及时捡起来,课后又忘了。没想到,一向整洁如洗的教室,到了下午简直成了垃圾的世界。此后,笔者时时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构建生活课堂

在品德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实现感受、体验的价值目标。

1. 导入生活,活化德育实践源头。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一课时,笔者打破教材框架,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活动一开始,笔者就改变教材平铺直叙的手法,通过课件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喜羊羊。由于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抓住了,他们跟着喜羊羊一起展开了快乐的旅程。去游玩的地方也选择学生们非常熟悉但交通较复杂的地方,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习得交通知识,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

2. 创设情境,优化德育实践天地。

同样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情景模拟,实践体验”活动。首先,让各组推派代表分别扮演交警,轿车、自行车、卡车,红、黄、绿灯等,在布置成十字路口的教室中间进行模拟活动。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最后,教师做小结:小交警可真神气!各种交通工具的表现也不错,你们在这些角色的扮演中有什么体会呢?学生们畅所欲言,在情境表演中内化了交通常识,培养了文明出行的习惯。

3. 调动积累,强化德育实践体验。

体验是品德课程最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能促使道德内化、情感升华。教材中有的人和事,由于和学生有时空距离,或是课文内容虽然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学生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这样,学生的认识就会不够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或做做小实验、或进行小访问,再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使学习成为体验活动。

(1)社会角色换位体验。教学时,为了不让理解浮于表面,不让学习成为接受式,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寓教于体验中。教学二年级下册《帮帮残疾人他们不容易》一课时,很多教师都设计过“换位体验”的活动。比如让学生蒙上眼睛做事,用左手写字等,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走近残疾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痛苦,从而激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尊重。

(2)社会生活调查体验。品德教材除了一些与学生当前的生活相似的内容外,还有一些相对枯燥或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的内容。为了达成对这类教材内容准确深刻的理解,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做好调查访问、搜集材料等准备工作,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教学。如教学《我的家乡变了样》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前,笔者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家乡的变化,为家乡繁荣而高兴,同时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将来的建设做贡献。

4. 引导活动,丰富德育实践形式。

在教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我是幸福的孩子》一课时,笔者围绕“幸福”,设计了“幸福快车”“幸福花园”“幸福之村”等一系列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调动爱的情绪;通过游戏、小组交流,分享爱的瞬间;通过亲手制作卡片、画画等,表达爱意,培养爱亲敬长的情感。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5. 引导生活,注重德育实践延伸。

要把学生思想上的触动通过行动得以强化,就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在学习了《平安回家》一课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一是观察了解我们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把本节课提出来的安全点子加以整理,在下节课的活动中像喜羊羊一样把安全点子编成儿歌、卡片、书签等送给行人、司机。两个活动都共同关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并将此项活动持之以恒地落到实处。

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以品德课程为依托,以社会生活为舞台,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将使学生的心灵更臻于完美。

(责任编辑:庄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