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课文内容呈现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8

吴旺平 汤章爱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为语文课文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获取知识技能的材料、凭借,所以,不应把课文仅仅当作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更不能把课文内容与教学内容等同起来,必须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的“例子”功能。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抓住课文的关键处,合理呈现课文内容,优化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心理同化,还原课文内容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认知欲望,从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因为学生的人生经验、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许多课文内容难以直接反映学生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必须先对课文内容进行“心理同化”,找到教师与课文内容之间知识、情感的交汇点,获取个人真切的感悟、理解和情感体验,然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融会的点,架设起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情感、知识的桥梁。如此,教材内容的呈现就易于达到恰当。如人教版第六年级下册《匆匆》这篇课文,朱自清先生感慨时光的匆匆,感情非常充沛。可是小学生理解却觉得抽象,课堂教学耗时费力。笔者在教这课时,注重在读的基础上引导:“我们学习这样包含着作者内心丰富情感的文章,也应该像作者那样,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阅读文本,同学们习惯于在听作者对你讲什么,习惯于向作者索取。我们能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对作者说些什么呢?每人拿出一支笔来,写出一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格言、警句来,向作者倾诉你的心声。”这一引,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的感悟和启发,话匣也就被打开。教师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把这些心里话一吐为快,课堂教学就能化难为易,绽放异彩。

二﹑设置问题,组织课文内容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模式。教师要潜心设计复杂,真实,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进行有效学习。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一课时,紧紧围绕一个易被学生疏忽的“笑”字,于无疑处求疑,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的意境,感悟语言的妙处,使学生个性飞扬,演绎展现出课堂的精彩。

师:孩子们,老师在阅读课文中发现了一个新奇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但只有1处有提示语,提示是什么?

生1:是个“笑”字。

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诸葛亮这时在“笑”谁?他为什么会“笑”?

生2:他在笑周瑜,笑周瑜妒忌自己的聪明才干,笑周瑜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落空。

生3:诸葛亮在笑曹操,笑曹操生性多疑,胆小如鼠,这是一种鄙视的笑、嘲讽的笑。

生4:诸葛亮在笑鲁肃,笑他忠心为人、仁慈宽厚,这是一种宽厚的笑、幽默的笑。

师:同学们,这是诸葛亮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诸葛亮自信的笑、胜利的笑!

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这就是典型的探究性阅读范例。王老师在引导学生潜心探究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基础上,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和“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这两个关键点,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使学生感悟到“笑”中隐藏的众多信息和深刻内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

三﹑联系生活,活化课文内容

从一定意义来说,语文课文所呈现的知识是“死”的,它只能通过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学生的感悟才能内化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才能成为活生生的知识。因此,我们要让课文内容在学生的“活动”中呈现,从而达到“在体验中学”“在用中学”“在生活中学”。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一课时,在最后环节设计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我们学习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让学生自主讨论,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

生1:我们不当惊弓之鸟!

生2:心理素质不好,还要自己吓自己。

……

生3: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不能慌张,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救的办法。

师:很好,我认为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所在!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辩论异样的激烈。因为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历,且存在智力差异,对同一问题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最终得出的结论必定也不同,并且带着个人色彩。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相互学习借鉴,欣赏,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提高。

四﹑整体把握,理清课文内容

每一篇课文,特别是一些较长的课文,课文内容复杂,各部分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处于一个体系中,是一张网上的一个点。因此,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应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要善于把握纵向、横向的联系,巧妙构思,别具匠心,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这样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才能与前后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是较长的一篇文章,要设计一个怎样的切入点才能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呢?金明东老师以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5﹢2=?”导入,很巧妙地引出课文的内容。经过引导,学生明白了“5”指桑娜自己的五个孩子,“2”指西蒙的两个孤儿,“﹢”指抱养。“5﹢2在语文里真的等于7吗?”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接着通过研读课文,学生们体会到了语言文字中所透露出来的人物内心世界。然后,又引领回到“5﹢2=?”的算式上,得出了许多精彩的答案。

(作者单位: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中心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