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练习的设置

时间:2024-05-08

周艺彬

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练习的内容若是很随便,没有针对性,那它就类似“重复”,不能发挥作用,有时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应如何设计练习才能使之有效呢?

一、练习选材要科学

1. 练习的内容要围绕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获取的主要新知,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在设置练习时,需要围绕重点,压缩非重点的练习,抓住主要矛盾,在学生认知的转折点上下功夫。例如人教版五上“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它是整数除法的延伸。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理除数中的小数,可围绕重点设置如下的练习。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下列各题改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①18÷02=( )÷2 ②18÷002=( )÷2

③018÷02=( )÷2

(2)教学的难点常常是学生学习中的弱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因此,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突破难点的练习。例如,人教版三下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是学生掌握除法知识的基础,其中商中间或商末尾有0的除法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可设置如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画上“√”。

①4020÷4= (105 1005 1500 1050)

②4200÷4= (105 1005 1500 1050)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辨析,理清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突破难点。

2. 练习的内容要设置易混、易错的习题加以对比。

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某些形似实异的内容缺乏细致辨析的能力,在他们初步掌握新知识后,可将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内容组织在一起进行对比练习,以促进其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内化。例如教学人教版六上“比”的相关知识时,可设置以下一组对比练习。

(1)一种药水,药液与水的重量比是1∶100,505克药水中有水多少千克?

(2)一种药水,药液与水的重量比是1∶100,505克药液要加水多少千克?

刚接触到这类题目,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条件不同,而得出了一样的答案,错误率较高。因此,教师在设置练习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对比,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并能对新知识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二、着眼学生心理,练习要人性化

设置练习要面向全体,让每位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但由于学生存在个别差异,也应作适当区分:一般的练习题要面向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事先设计一些预备题,为其解答正式题作铺垫。

例如,“相遇行程问题”练习设置。

(1)预备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6小时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基本题: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3)提高题:两列火车上午10点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下午4点在一个车站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求甲、乙两地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这样把练习分为几个层次,使能力差的学生“吃得消”,中等水平的学生“吃得好”,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透”,如此才能得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三、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练习要有坡度

练习的内容若是简单的重复,会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若是未熟练便求巧,大幅度提高要求,则欲速而不达,让后进生更感吃力。因此,在设置练习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单项后多项,先基本后变式,先尝试后独立,做到由浅入深,有坡度、有层次,环环相扣,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为学生提供思维的阶梯。

例如“平均数”的相关练习可以如此设计。

(1)小芳期中考的成绩是语文75分,数学87分,她这两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基本题)

(2)水泥厂要在3天内运出一批水泥,第一天与第二天都运出30吨,第三天上午运出22吨,下午运出23吨,平均每天运出水泥多少吨?(加权平均数)

(3)小青语文、数学平均成绩是90分,如果再加上综合科成绩,三科平均成绩是85分,小青的英语考了多少分?(逆向思维)

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由懂到会,由会到熟,由熟到巧,这样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练习的形式需要多样化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单一形式的练习会感到单调乏味。因此中高年级的练习设计一般应以多样性练习为主。在设置练习时,除了经常采用的计算题、解决问题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匹配题等。这些题型容量大,形式多样,能引发学生思考,有一定的练习价值。例如人教版六上,在教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时,设置下列匹配题。

用线把左边的问题与右边相应算式连起来:

左:①有一堆煤,用去( ),还剩下( )吨,这堆煤有多少吨?②有一堆煤,用去( )吨,还剩下( )吨,这堆煤有多少吨?③有一堆煤,用去( )吨,还剩下( ),这堆煤有多少吨?

右:①( )÷(1- );②( )+( );③( )÷(1- )。

这道题属于复合选择题,采用不完全匹配法,学生虽然只要用线把题目与相应的算式连起来即可,但要通过认真审题,分析清楚每题的数量关系,才能做对。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因此,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型能相互补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练习内容要有坡度、有层次,练习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云霄县东厦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