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黄耀
一、创设无权威的学习情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权威的学习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是言论自由、平等和安全的心理感受,是施行问题解决教学的外部心理条件。它让学生觉得学习活动无“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觉参与问题解决的欲望,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并倾听同伴的表达,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感得以尽情抒发,极大地调动师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内驱力。
师生关系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否。创设无权威的学习情境,教师要有敢于挑战“师道尊严”的精神和勇气,要勇于放下“面子”,从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情感、教学价值观等方面都来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变革。教师应自觉地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不妨转换自己的角色为学生,与学生同学、同喜、同想、同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共同学习者的角色,而不让他们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鼓励学生与教师具有同等的发言权。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树立“教材是发展的,并不是绝对权威”的观念,在此前提下使用教材。在学习时,尊重知识、尊重真理、尊重每一个人,而不是只认可教材、教师,甚至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做平等的合作者、得法的组织者、有效的促进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师生情感间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为师生共同参与问题解决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
二、引导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问题解决是一项高层次的学习活动。这里的“问题”,不是肯定、否定,或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回答的问题,而是那些必须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程序才能解决的“难题”。概括起来,真正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具有目标性和障碍性。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却又发自学生内心的,让学生对问题有深究下去的兴趣的,有解决需求的学习内容。问题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数学问题带给学生的思维方法、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价值;二是数学问题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所激发学生力求解决它的探究欲望。
一个来自教师引导后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比教师精心设计出来的问题的价值要大得多,这是因为其中蕴含了一种情感因素。学生在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时更能作为学习主体投入其中,这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以为,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发生过程及前后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知识水平,从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倾听、阅读、观察、操作、联想、猜测、推理、分析、整理和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营造一种渴求问题、参与问题解决的心理趋向,从而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发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摒弃无意义的组织形式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学生数比较多的班级),常有一些严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或是课堂纪律。例如:发言必须先举手,课堂上不能随便插话,学生坐姿要端正,学生座位是固定不变的。甚至有的教师规定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辩论有若干个“不准”……这些从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维护课堂纪律等方面考虑,看似十分必要。而从有利于问题解决教学的角度来考量,这样的课堂氛围则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已经成为学生大胆探究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的瓶颈与障碍。笔者以为,凡是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寻问题和探究问题解决的,都不应该墨守成规,只要确认非课堂“恶作剧”,不但应该放行,还要加以保护。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课堂组织形式的“乱”只是表面现象,实质的活跃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例如,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盛行。学困生可以离开自己座位到同伴那里请教而不必担心教师的责难。课堂上鼓励自由辩论。想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无须经过教师“授权”,可以直接起立自由发言。每堂课,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挑选学习伙伴。这些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开放的课堂组织形式,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值得大力提倡。
四、采用有效益的评价方式
施行问题解决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是否能恰到好处地采用有效益的评价方式。我们要避免教师在课堂评价上扮演“裁判员”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非对即错、非优即劣”的简单的定性评价或效益不高的鼓励性短语评价。问题解决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并尽可能把每一次反馈评价的权力都交给学生或其同伴。更提倡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评价时机既有即时评价,也有延时评价。评价内容既重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重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过程既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精神,也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主体意识、策略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评价策略既以兼顾学生间差异正面肯定为主,又坚持正确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等的引导。概括地说,我们提倡有效益的评价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以上“两无”“两有”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是营造有利于问题解决课堂氛围的四个着力点。其中,创设无权威的学习情境是前提,引导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核心,摒弃无意义的组织形式是保证,采用有效益的评价方式是激励。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这种意识,努力将其有机整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