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张则妹
从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看,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会一些零散的数学应用技巧与方法,在数学问题的理解与解决上,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与逻辑思维。但从学生的解题体系上来看,此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应用能力方面还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小学阶段的转化策略的应用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与教学目的,把抽象而生涩的数学题,转化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性体验,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生掌握转化策略,并加以应用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时,通过故事引出新知中的转化策略
在小学六年级阶段,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在传授新知前,回顾之前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故事作为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现在我们从数学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个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新的发现。”教师:“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称什么?”学生迅速回答:“石头。”教师:“为什么要转化成称石头?”学生猜测,因为石头体积小,又比较重。如果用其他东西,可能总重量还没达到,就已经放不下了。在这样的讨论气氛下,学生迅速活跃了起来。
教师:“这里有个细节,曹冲做了个记号,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而此时,教师着重写下四个字:等量代换。教师:“一定要转化成石头吗?”学生讨论越发激烈——并不一定是要石头,只要重量达到,转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通过学生已知的故事,挖掘出新意,从数学角度去深入理解,再次讨论。学生很快明白了等量代换的概念,也明白了转化策略的基本要求与其灵活多变的应用原理。
二、应用时,以生动的语言解释转化的内涵
在小学六年级的教学中,很多题目的展示方式都体现了数学语言的简练与抽象的特点。对此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文字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初步建立起数学应用与生活经验间的联系,进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六年级中关于分数间的关系时,笔者再次利用故事,让学生成功地把分数关系转化成了份数关系,并高效率地掌握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堂上展示的故事:一个富翁在临终前把怀孕的妻子叫到身边来,非常伤心地说:“我再也看不到孩子的出生了。但如果你生下的是男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将得到我■的财产,而其余的留给你。如果你生下的是女孩子,那么孩子将得到我■的财产,你则可以留下■。”说完这句话,富翁撒手而去,而富翁的妻子最后却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这时妻子找到了身为律师的你,你说富翁的财产该如何分才能符合其遗嘱呢?
学生都被这个暗含难度的题目吸引住了。笔者要求学生把他们想到的写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很多学生按故事中的要求写下了:男孩子得到■,母亲得到■;女孩子得到■,母亲则得到■。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把写下的分数变成份数,也就是比例,试着让学生自己找规律。笔者在黑板上写下——男孩子:母亲=■∶■=2∶1;女孩子:母亲=■∶■=1∶2。按这个算法,则男孩2份∶母亲1份;母亲2份∶女孩1份。比例是此阶段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而把比例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2后,得到:男孩∶母亲∶女孩=4∶2∶1。这也就是说,富翁财产基数为7,则男孩子得到■,母亲得到■,女孩得到■。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相关数学概念间的转化,同时也能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提升其解题能力。
三、探究时,以多种转化案例让学生体验转化策略的不同形式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所举的案例越多,则越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地积累中学会运用转化策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先向学生展示了两个位于等面积格子上的不同图形,并让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这样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提倡学生借助公式解题,而在于激起学生讨论——如何不利用公式来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接下来,笔者在以等面积格子为背景的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形进行分割,背景中的小格子成了重要的参照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快就发现两个图形都可以转化成等面积的长方形,也就得出了其面积必定相等的结论。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眼见为实的过程,学生得以明白转化思想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转化的理解程度,笔者提问:“为什么要进行转化?”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集中在把复杂问题变简单,把不规则的图形变规则以方便得出结论等。笔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复杂——简单,不规则——规则。接下来,笔者问学生:“转化前后的变化,哪些变了,哪些不变?”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等积变形的概念。立足于这一概念,笔者继续推进,让学生在图形等积变形与等周变形等多种情境中,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策略的本质特点和内在价值,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体验,最终学会转化策略。纵观整个教学,教师以探究性教学为目的,根据数学知识发生形成的规律,既唤醒学生原有认知中的知识储备,又便于学生初步体会该转化策略的本质特点——形变量不变,以及转化策略的优点——能够使问题化不规则为规则、化繁为简。
(作者单位:福建省屏南县光华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王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