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困境下的逆势飘红

时间:2024-04-24

刘娅兰++潘尚

楚天传媒印务公司,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集报纸、期刊、图书、画册、包装等产品设计、印刷为一体,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拥有多条国际顶尖、国内一流的生产线。然而,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下,报纸等纸质媒体的印刷业务订单急剧萎缩。报业遇到困境,印务公司和报纸一起风雨飘摇。

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市场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做到哪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促进企业管理和效益提升,走出了一条“以报为主,多元发展,提档增效,转型升级”的路子。

红色驱动

据老一辈印刷人回忆,在纯报业时代,每当生产高峰时期,公司的“厂房日夜灯火通明,进口机器轰鸣欢唱”。如今,随着大报厚报时代一去不复返,公司印刷量急剧下降。

正当业内哀鸿一片,纷纷关门倒闭之时,楚天印务公司敏锐发现,人们对于书刊以及包装等高附加值的商业印刷需求却是与日俱增。看准这一点,公司主动对接市场客户需求,努力扩展书刊、画册、药盒等高附加值商业印刷外部市场。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来,报纸印刷所用的全自动化机器设备在书刊印刷面前全无用武之地。书刊装订环节需要“纯手工操作”,致使生产流程阻滞,人力资源的匮乏成为掣肘书刊生产经营的瓶颈。

经公司党委会统一意见后,办公室迅速采取措施,将实际情况公告全厂,倡议公司二线员工深入一线,积极参加装订、包装等手工劳动。结合每周主题党日活动,公司党委发动5个支部103名党员,每周一到周五轮流到车间参加义务劳动。在这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支部。没有计件,全凭自觉;没有职务高低,订单就是号召。

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金则云腰部动过几次手术,打有钢筋,他总是一身蓝色工装第一个到达生产现场。刚开始,员工以为“领导在作秀”。可是久而久之,看到领导总是在嘈杂的车间接待客户、听取汇报、研究工作,大家開始亲切地称金总为“金领机”。

如今,义务劳动已经成为楚天印务的新时尚新传统。今年3月,公司接到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药品包装订单,这是公司产品首次冲出亚洲、走向国际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为此,公司发出号召,呼吁全体干部职工支援书刊印务中心,打大仗、打硬仗。一声号召,以党员为首的义务劳动大军马不停蹄,配书、套袋子、打包、搬箱子。“满身满脸都被汗水浸透了!”党员栾保林回忆说,公司后来还给参加义务劳动累计超过10次的员工进行了张榜公布。

红色合力

“10年前,我参加工作不久,那时看到外国专家来公司维修设备,一人一天的费用就是一万多元。我当时想:等我可以搞定这些故障,一天就能为公司节省几万。可是10年后,等我成长为公司业务骨干,能够独立处理故障时,我却有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杨建功是楚天印务公司设备运行中心的一名机械维修工程师,他的一句“英雄无用武之地”道出了整个印刷行业的举步维艰。

面对经营困境,今年,楚天印务公司以壮士断腕、舍车保帅的勇气进行了两轮人事制度改革,裁减分流员工100多人,很多工作了20年甚至30年的老员工被推向了社会。杨建功知道,这是公司涅磐重生的关键之举,也是无可奈何的抉择。唯有如此,公司才能轻装上阵。

为了重振士气,公司党委组织开展了以“双心闪耀”(对企业和自己的信心,对企业和家庭的责任心)为主题的系列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公司被划入武汉自贸区版图,将给我们带来很大影响。大量中外企业和产业聚集在自贸区,除了能够促进印刷包装业务大幅增加,还会提高我们的厂房土地价值、房产租赁收益等潜在项目。”6月8日上午11点,楚天印务公司的“职工讲堂”正式开讲。这一天主讲的是公司分管老总徐胜斌,他正通过投影仪图文并茂地传达自己外出学习的心得。徐胜斌激情洋溢的话语和他所描绘的发展蓝图相得益彰,让台下的干部职工精神为之一振。

除了职工讲堂,印务公司还开通了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宣传橱窗、企业内刊等交流平台,传唱“好声音”、激发“正能量”,使集团和公司改革发展精神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进班组、进现场、进岗位。企业组织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讨论、安全生产隐患摄影比赛、“健步走赢午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培育职工健康工作理念的同时,更坚定了职工同心携手、承压奋进、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心。

红色资源

党员队伍是企业的基石。楚天印务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方针,努力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真刀真枪、货真价实的改革创新,千方百计降成本、增效益,为企业创造了扎扎实实的生产力。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日报社)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陈剑文到印务公司调研时提出,改革创新是拥有未来的唯一法宝,“深化改革,就是能自己办的,不要找外部;能少花钱办的,就不要高成本”。

今年以来,纸张价格猛涨,印刷成本加大。有一天,总经理金则云在车间转悠,发现尚未用完的卷筒纸筒芯堆成了一座小山,非常扎眼。因为这些边角余料没有利用价值,平时都是作为废纸称斤卖了。一个想法掠过金总的脑海,让他欣喜万分。他立马找来公司技工,问:“能不能做一个卷筒纸切割纺车,将卷筒纸筒芯上的纸张裁为平张纸使用,把骨头里面的肉全部剔除干净?”很快,技工做了一个木制纺车,一年为公司节省纸张成本20多万元。

今年2月份,公司接到一份客户投诉。原来,书商博阅公司的一笔专门针对儿童的游戏包订单,由于投入义务劳动的员工业务不熟,导致游戏包里面不是缺书,就是缺页,给书商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不管产品中有没有义务劳动的成分,我们出品的每一份产品都应该代表公司最好的工艺、最佳装配和最优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刘毅深知,做不好产品的最终恶果,就是客户的流失,业务的流失,企业的倒闭。

正是这次小小的教训,促成了生产线上的一个流程再造。记者在装订车间看到,工作台上摆着20几种彩色插图,参加义务劳动的第三支部党员正在一张一张配页,配页完毕以后,过秤,看看刻度,正好是一本儿童画册的重量。党员钟家平说:“这台秤作用大着呢,它可以精确到毫克”,也就是说,“缺一页纸都能在秤上显示出来。”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称重”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类似的小发明小创造在印务公司还有很多。针对商业印刷手工活多、生产周期压力大的特点,设备运行中心不等不靠,将从前印刷报纸闲置的传输设备改造成书刊配装流水线。纯手工变成了“半自动”,工作效率一下提高了3-4倍。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楚天印务5个党支部、103名党员,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使印务公司在历经近十年的商业印刷亏损后,逆势飘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