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卜庆亮 米燕燕 王威
[摘 要]新时代,医学院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受疫情防控、学生原生家庭、学业压力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高发、频发,形势严峻。针对现阶段心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徐州医科大学从组织架构、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家校共育、医校协同、防控体系等方面对医学院校心理育人内涵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提升育人质效。
[关键词]医学院校;心理育人;内涵建设;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4-0111-04
一、新时代加强心理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一)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1]。目前,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工作纳入高校的十大育人体系,提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积极构建“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并在心理课程建设、师资配备、主题教育、健康筛查、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二)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高发、频发,形势不容乐观。2021年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大学生中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2022年,中科院院士陆林教授在《科普中国 院士开讲》中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疫情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响更为直观,新冠疫情对精神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20年。由于大学生群体尚未形成成熟的心理应对机制,部分学生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慌情绪,甚至感到抑郁,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学制长、学习任务重、学历要求高、就业升学压力大等原因,医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二、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问题
(一)人员力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
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主要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辅导员组成,专职教师少,力量普遍薄弱或不足。心理咨询师和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更少,现有的兼职心理咨询师虽然取得了心理咨询资质,但大部分为非心理学专业毕业,一方面,其缺乏专业的心理学背景或专门的培训;另一方面,因咨询案例较少,其经历和经验相对不足,在做好兼职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精力难以保证,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科学化水平不高。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高发、频发的现状,各高校要结合实际,积极整合师资资源,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二)协同协作不足,没有形成育人合力
心理育人工作需要多方协作,仅靠高校的力量很难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近年来经过社会各方的努力,大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参与度不够、协同合作不足,各方力量间沟通交流较少,没有形成合力,主要表现为:一是家校协同途径不畅通,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大学,目标任务已完成,因此对孩子的专业、学业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缺乏持续关注,缺少跟孩子的沟通和跟教师的交流、反馈,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或更早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但这些情况高校教师无法掌握;二是医校协同机制不完善,每个地方都有精神专科医院或专业机构,对于心理咨询和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置,他们更专业、更权威,但心理危机干预、转介、心理疾病诊治等协作方面的制度和流程还不健全;三是校校协同交流少,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自己的资源和特色,但彼此间特别是同城校际间关于心理育人工作的交流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较少。此外,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与专业教师之间关于心理育人工作的认识和协同也不够。
(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工作,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心理育人工作的参与度不高、认可度不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的相关工作缺乏创新性。具体表现为:在形式方面,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没有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课程设计,案例式教学、课堂的交流互动、室外素质拓展、寓教于乐的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等相对缺乏;在内容方面,知识的趣味性和时效性不足,知识需要及时更新,更需要走进学生、贴近学生,根據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关注点,把心理健康知识与学生的学业、专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如针对医学生,可以把心理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等知识结合起来;在就业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考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生,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或研究。
三、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内涵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健全组织架构,提升服务质效
为做好学生心理育人工作,各高校基本都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岗位一般放在学生工作部门。为推动心理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徐州医科大学拓宽工作思路,创新育人平台,在原有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徐州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通过完善组织架构,着力打造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心理育人工程体系。逐步引导学校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向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聚集,开展教育教学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徐州精神专科医院的专家、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部分在徐高校的心理学者、同仁和学校专兼职心理人员组成,通过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邀请专家围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宣传、心理咨询评估、危机学生干预、疾病诊疗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同仁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专业优势、引领示范和指导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协同推进心理育人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二)引培并举,加强队伍建设
以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为平台,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通过平台积极引进专职心理教师从事专业的心理教育和科学研究;充分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医院的师资资源,聘任医院相关机构或科室的医生为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同时将学生宿舍管理员纳入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组织学校的辅导员、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积极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修班,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心理健康专题研修班,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苏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培训,充分利用医院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定期到医院见习,到同城兄弟高校学习交流;另一方面,邀请医院专家,在苏、在徐兄弟高校学者和同仁来校进行心理咨询谈话技巧、心理危机事件处置、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诊治等有关知识的辅导培训。在工作实践中,学校将医院资源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弥补了人员力量的不足、缓解了工作压力,而且通过医院专家对学校专兼职心理工作人員的培训指导,有效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心理服务能力。
(三)加强课程建设,注重课程思政
要充分发挥课程教育在心理育人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提高大学适应能力,学会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2021年开始,徐州医科大学率先在新生中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牵头,从授课教师、授课内容、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精心的布置和安排。统筹利用校内外教师资源,参与教学的授课教师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专职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心理辅导员和徐州市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兼职教师等;为提高专兼职心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组织开展集体备课、示范教学,就“上什么”“怎么上”、怎样开展案例式教学、如何调动课堂气氛等进行辅导培训。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此外,积极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关注自我成长的环节——《成长记录手册》;将团体心理辅导纳入教学体系,课程结束后,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各学院结合实际将心理健康方面的传统和特色做法也融入其中,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家校共育,形成育人合力
通过对近年来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学生的情况梳理,我们发现个人成长历程、家庭教育环境是重要因素,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家校共育和家校合作,特别是在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疾病学生诊治、休学、复学等过程中,更需要及时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庭和学校合作共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条件[3],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种误区或误解:一是部分学生及家长只重视身体疾病,不重视心理疾病,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二是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出现过心理危机,进入大学后家长担心此情况会影响孩子,故意向学校隐瞒有关情况;三是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后,所有的事情都应由学校负责,学生出现思想或心理问题是学校的事情。家校共育的本质是构建教育共同体,加深家校双方对合育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4]。徐州医科大学从学生一入校就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教育培训、联系反馈,帮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转变对心理问题的看法和观念,形成心理育人共识和合力。对于大一新生,在学生报到时召开线下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学生进入大学后常见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及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充分利用网络,让家长和学生同上一堂心理课,举办“大学心生活——家校共育,让爱成长”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线上专题讲座,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个环节都有专门面向家长的“家长应该怎么做”,此种形式很受家长欢迎。对于在校生,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微信群、线上家长会,分年级、分专业,注重与家长的交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意跟孩子心理沟通的方式方法。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共同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就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保持沟通、跟踪和反馈;充分利用暑期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和学业问题的学生进行家访,当面交流,实地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成长背景和经历。
(五)医校协同,开展合作交流
医校协同是心理育人工作的新路径、新方向、新实践,要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快速干预和处置,对疑似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进行转介和诊治,都离不开专业医疗机构的参与和指导。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徐州医科大学充分利用当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主动与医院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求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切合点和结合点,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原则下开展深度合作。通过签订“大学生精神心理健康工作”合作协议,邀请医院的心理咨询专家利用晚上或空余时间来校参与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咨询案例督导,提升咨询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安排医院心理专家与学院结对共建,采取“开小灶”“一对一”方式进行“嵌入式”辅导帮助;邀请医院心理咨询专家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充分利用专家的心理咨询专业优势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鼓励学生客观认识心理问题,正确对待心理疾病,消除病耻感,扩大活动影响,提高活动效果;学校和医院共建心理危机干预诊治“绿色通道”,高效处置心理危机学生的转介、诊治;充分挖掘学校和医院关于心理健康工作的科研优势和特点,加强学科协同,开展科研合作等,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相结合的优势[5],积极探索医学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与精神卫生医疗事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六)上下联动,完善“五级”防控體系
注重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学校、中心、学院、班级和宿舍“五级”防控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全方位的心理育人格局,形成关爱学生心理的良好氛围和文化,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渗透性和覆盖面[6]。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心理育人工作,贯彻落实学校的相关决议和工作要求,关心关注、协调解决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中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调查研究共性问题,听取工作汇报,督促工作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负责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倡导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做好个案咨询服务;做好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组织协调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疾病学生的转诊;开展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和调研等工作。充分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压实有关工作责任,推进学院系统内“三级”联动机制建设, 发挥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育人主体作用。密切关注存在学习困难、身心健康、行为异常、人际关系、家庭变故、情感纠纷等问题的学生,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规范记录,及时上报反馈;落实预警学生动态跟踪、针对性筛查及重点帮扶等机制,做好重点关注学生的跟踪服务,加强谈心谈话和心理疏导,建立和完善心理档案;落实“一生一档一策”,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和反馈工作,严防学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引发重大危机事件。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前哨作用,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工作方式方法的辅导和培训,增强学生朋辈之间相互关怀、同伴协行、支持帮扶的主动意识,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新时代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任重道远,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焦虑、抑郁等各类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逐年增多,2021年,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范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而且会危及学生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是危害高校安全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心理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教育、宣传、咨询、预防、干预、治疗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和内容都需要高校结合实际和学生特点去探索和实践,其内涵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层面,全社会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氛围更浓厚。高校层面,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将育心、育德和育人相结合[7],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相融合,注重教育和预防,在心理咨询和疾病诊治方面充分利用专业咨询和医疗机构的资源和力量,健全联动机制,加强合作交流。医学院校如何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建设,将心理健康知识与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主动意识,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方面还需进行思考和实践。家庭层面,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全面客观加深对大学的认识和了解,真正以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为第一,消除病耻感,尊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规律,尊重孩子,加强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学习。个体层面,学生要客观认识和定位大学生活,树立和优化目标规划,珍爱生命,做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心理上的困惑和压力[8],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8-07-06)[2023-01-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eqid=ebaac3a4001b2b67000000036426804f.
[2] 葛道凯.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23(2):31-39.
[3] 李小融.防止家校共育中的四个认识偏差[J].中国德育,2020(2):44-48.
[4] 霍靖靖.针对大学生关于养成教育与家校共育现状的调研[J].黑龙江科学,2022,13(21):7-9.
[5] 赖海雄,张虹.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医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17(6):104-107.
[6] 张姿,周秀艳,肖建卫,等.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心理工作站建设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2,8(33):65-68.
[7] 许继亮.高校建立健全心理育人机制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2(12):108-111.
[8] 李淼,葛林艳,王晓瑛,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科学干预机制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1(4):22-23.
[责任编辑:刘凤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