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途径探究

时间:2024-05-08

黄小燕

[摘 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当地的高校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产教融合途径愈来愈备受关注。文章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特点的基础上,挖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高校人才素养培养体制存在缺陷,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驱动力。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的途径,即确立“五位一体”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建立健全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凸显产教融合的虹吸效应。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0-0099-05

产教融合在高校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专业与地区产业结构是实现产教融合的两个主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地,对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以及创新式驱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九座城市(珠三角九市),其总面积约为5. 6万km2,常住总人口约为6700万,GDP总量约1.5万亿美元。放眼世界,就经济实力而言,全球顶级湾区包括东京湾区、纽约湾区以及旧金山湾区等三大湾区。就占据面积、GDP以及人口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基本上能够和全球三大湾区并驾齐驱。有关文献资料表明,全球顶级经济湾区主要包括如下相同的特点: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港口经济繁荣、轴心城市发达、创新系统完善、交通设备高效、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开放程度高、兼容并包的文化格局。显然,粤港澳大湾区同样也包含上述特点,不同之处在于“一国两制”的管理方式,同时涉及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

本文主要通过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化结构的偏离度来分析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匹配度,具体见表1和表2。

由表1可知香港三次产业偏离度绝对值的平均值为11.7%,意味着该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化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偏离,契合效果不盡如人意,即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契合度不佳,从数据的统计结果可知,分别为17.5%与-18.1%,即二者存在着突出的倒挂现象,换言之,第二产业的专业类型设置过多,第三产业的专业类型相对缺乏,而香港地区的服务业本身发展程度很高,从而导致专业结构难以促使服务业往高附加值的趋势升级,无法满足实际所需。澳门地区对应的指标值只有0.5%,表明澳门地区总体的专业和产业化结构契合度较理想,诚然,该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亦存在着倒挂的现象,然而偏离的程度非常小。

从表2可知,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偏离度绝对值的均值较为理想化,其值只有5.9%,意味着该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化结构契合度良好。然而,该地区内部各个城市专业不同产业的契合度存在着显著的梯度区别:第一梯度为广州,该区域偏离度数值最少,只有1.8%,表明专业的产业契合度好,这和当地高等教育相对比较完备的体系结构密不可分。第二梯度为中山、深圳与佛山,这3座城市偏离度处于6%~10%之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化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偏离现象,契合性不佳。第三梯度为珠三角地区其余的5座城市,其偏离度在12%~30%之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化结构存在明显的偏离现象,契合度较差,同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和产业化结构也存在着突出的倒挂问题。就三大产业和专业的契合度而言,珠三角区域第一产业专业的契合度较佳,专业产业的偏离度只有2.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专业契合度欠佳,其偏离度分别为-8.8%、6.8%,而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明显较佳。就珠三角区域的具体城市而言,所有城市第一产业的专业契合度都比较理想,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专业契合度均欠佳,除广州外,其他城市的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结构和产业化结构具有明显的偏离,平均值高达18.7%,同时,都属于负偏离,意味着珠三角区域大多数城市第二产业的专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满足制造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核心产业属于制造业的几座城市。另外,除广州外,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和产业化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偏离,平均值在21.5%之上,且都属于正偏离,比如肇庆、珠海地区的正偏离超出30%,意味着其第三产业的专业布局存在突出的重复问题,热门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突出的过剩现象,明显地高出第三产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

(二)产教融合体制存在缺陷

就培养对象而言,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学生不再只关注薪水、福利的情况,也关注工作的趣味性与归属感,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和职业选择。然而,学生对职业认同感和自我认知感等方面的表现仍较为淡薄。

就整个教学流程而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产教融合度较低的表现之一是高校缺乏与企业的对接。产教融合是否达到良好的契合度,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教师在开展常态化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以后,基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企业、学生进行交流。此外,产教融合自身存在体制上的缺陷,相应的培训课程体系不到位,校企融合度较低,教师不得不扮演产教融合负责人的身份,但积极性整体表现较低。

就学校的管理层面而言,产教融合的目的在于促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吻合,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然而,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制定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相应的管理方案时考虑得并不充分,这也是导致教师缺乏产教融合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就企业的视角而言,企业对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的方案并无积极的态度,主要采用对外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而忽视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性。开展校企合作时,由于经费不足、缺少合作经验以及效果不明显等原因,一些企业不愿参与开展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只有企业急需人才时才会主动与学校寻求合作,但企业经常招聘不到与岗位匹配度高的人才。

(三)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驱动力

就社会和市场需求而言,企业往往青睐高技术人才,然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并不容易招聘到合格的应聘者,因此,一些企业主动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然而,高校培养人才的学制通常为四年,而企业招聘人才一般具有急需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的计划由于存在时间差而搁置。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培养场所则是双向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让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行业与企业的发展。然而,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整体表现为高校培育人才缺乏驱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其一,企业不了解高等院校的具体运作机制;其二,企业与高校的时间点无法有效接合;其三,校企合作耗费的时间太长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其四,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合作难以顺利开展。就理想的局面而言,现代学徒制嵌入整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后能够发挥不小的作用,然而,就当下融合的结果而言,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中企业和高校无法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途径

(一)确立“五位一体”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

所谓“五位一体”多元主体合作模式,是指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企业、高等院校以及学生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该模式要求应明确不同主体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教学方案和企业实践活动之间的紧密结合。

1.政府部门

在整个产教融合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起到安保的作用。首先,颁布若干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校企双方在开展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有相关的政策依据。其次,成立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管理机构,对产教融合过程实时监控、考核,推动产教融合的正常展开。最后,构建和完善政府部门对高等院校办学的经费投入机制,设立高等院校对接特色化行业的专项资金项目。

2.行业组织

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补充与推动的作用,推动产教融合。一是通过服务类型的培训,填补高校教师因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而形成的知识空缺,让学生和教师尽快地掌握公司前沿的知识与技术。二是通过服务类公司提供人才培養、校企连接、技术评鉴以及效果评估等项目服务,实现校企的密切联结。

3.企业

企业在产教融合中作为主体,要积极参与高校的整个办学流程,与高校共同建设培育基地,实现校企之间的双向式合作,从而为高校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实习机会。

4.高校

高校在整个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首先,高校要把工匠思想融入基础性教育中,培育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观念,在开展专业化教学时,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强化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其次,高校要缓解教师的科研负担,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产教融合的任务之中;最后,改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以及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机制。

5.学生

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在整个人才培育体系中是接受者。学生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是产教融合成效的直观反映。学生接受了四年的高等教育之后,是否适应职场生活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是评价产教融合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在产教融合中,学生应致力于树立科学的职业观,提高学习能力,并努力协同其他团体成员完成产教融合的相关任务。

(二)建立健全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应树立培育人才的目标,加速推进学生职业素质朝良性方向发展。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高校要坚持“零心态、跨界思维、二元(产教)耦合”的人才培养宗旨,将职业素养(学生)视作核心培养目标,将职业心态(高校)、职业技术(高校)、职业观念(高校)、职业知识(行业)以及职业行为(高校)等视作主要节点,将职业规划(社会)视作着眼点,形成高校、学生、社会、行业以及企业等相互联系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

[ ][企业 ][   职业信念、

职业技能、

职业行为 ][高校 ][产教融合 ][ ][职业素养 ][职业心理 ][行业 ][职业知识 ] [4] [10][社会][职业生涯] [9] [8] [1] [7] [5] [3] [2] [6]

图1 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导图

经产教融合之后,应构建系统的生态服务体系,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构建投资机能、辅导价值、市场属性、宣传效能以及人才培养机制一体化的服务系统。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各个高校所具有的特色化专业以及当地特色化的产业优势,经由服务和孵化的生态圈,构建设备健全、功能完善、资源充足、高效率以及专业化的服务系统,推动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健康发展。

(三)凸显产教融合的虹吸效应

根据政府部门规划设计要求,基于人才强国、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地区协调、创新式驱动发展、军民结合策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和地区产业的发展方案,高校应结合创新式驱动发展理念,将人才支持与投入性保障作为条件,落实产业的共享体制、政府部门的对接发展策略,从而完成跨地区的一体化任务。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融合平台、创新方式及高校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等开展教学改革,在产业园区实现产教融合。在广州(清远) 产业园、深圳宝安(龙川)产业园、深圳盐田(东源)产业园、广州南沙(平远)产业园、珠海(阳江万象)产业园等珠三角地区进行产业开发、调整产业规模、融合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升级等,以职业心理、知识、技能和理念四大模块的培养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共创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的新发展路径。

四、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是当地教育系统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发的核心构成,是当地高校教育的重地。从发展的进程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建设的起始阶段,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应在标准与层次方面确立起应有的高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促使校企精准连接,双方共同深化开放合作,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更加积极、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沈陆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7):25-30.

[2] 田志磊,李俊,朱俊.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治理之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5):14-20.

[3] 曹美苑,兰青.粤港澳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4):49-55.

[4] 王志强.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1-3.

[5] 黄亚武.大湾区规划下澳门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42-43.

[6] 翁伟斌.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企业大学建设:诉求·要素·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4):87-94.

[7] 黄璞.澳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55-61.

[8] 杜阳林.深化产教融合与发展职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四川泛美集团产教融合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9(6):58-61.

[9] 李海東,欧阳翠婷.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及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8(7):7-10.

[10] 曹玉敏.“互联网+学徒制”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9):92-93.

[11] 陈基纯.供给侧改革下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匹配研究:基于广东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39-45.

[12] 刘研.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中国市场,2019(8):193-194.

[13] 广东省省情调研中心.广东省情调查报告: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与对策[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7:130.

[14] 王宪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3):66-68.

[15] 李刚,吕立杰.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STEM教育生态:《制定成功路线:美国的STEM教育战略》解读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9(7):99-106.

[16] 蒋斌,王珺.走向治国理政新境界:中国方略与广东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224-225.

[17] 赵中建.美国中小学STEM教育政策分析[J].中国民族教育,2018(Z1):3-6.

[责任编辑:吴雪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