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测控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探讨

时间:2024-05-08

李小锋 杨小冈 卢瑞涛 张胜修

[摘 要]文章在分析火箭军工程大学测控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在实战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推进测控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战化的对策建议,为实战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战化;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测控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2-0038-03

***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对军队院校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军队院校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向着部队、实战、未来贴近、再贴近”[1],为军队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进实践教学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火箭军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测控工程专业实际,就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实战化的对策建议。

一、我校测控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测控工程是我校的优势、骨干、特色专业,主要为火箭军培养从事武器系统控制测试和作战运用、维护管理的高素质初级指挥和技术军官,相关课程涉及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等多方面知识,具有专业口径宽、涉及知识面广、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2]。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测控工程专业已经形成了明显、独特的专业特色,在为火箭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新体制的确立,火箭军作战力量加快向质量效益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部队装备发展和新质战斗力生成对武器系统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需求,备战打仗的导向更加鲜明。作为测控工程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之一,武器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特点,是学员掌握相关武器型号的基本原理、作战运用与指挥策略的主要途径[3]。

专业实践课程授课对象为高年级本科学员,主要包括装备技术检查、装备操作、维护保养、装卸载组织指挥、行军组织指挥、武器系统作战运用实践等内容,专业性极强。长期以来,我们瞄准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升这个核心目标,紧盯专业特色,跟进部队新变化、新要求,探索实践了武器系统专业教室、综合演练和实弹发射三级教学平台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3],有力支撑了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但从部队反馈的情况来看,一些毕业学员到部队后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操作技能与组训能力不足”“教育、管理能力偏弱”等问题,实战化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岗位。

近年来,我校以部队需求侧与学校供给侧精准对接为目标,按照“强基础、深专业、宽面向、重实践”的要求[4],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在新版人才方案的指导下,融入实战化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努力实现实战化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员知行合一、融会贯通,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求,是当前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二、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我们围绕面向实战的测控工程专业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组织训练模式和考核规范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提高了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但从教学效果和部队、学员的反馈来看,我校测控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与部队作战需求、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方面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实战化教学认识不深,存在形式上过热的问题

部分教员对实战化教学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仅从字面上理解实战化,认为实战化教学只针对作战指挥类课程,或者认为模仿部队组织训练模式,组织实装演练、实弹发射就是实战化教学,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倾向。这些认识既不符合院校教学实际,也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严重制约了实战化教学的开展[5]。当前,在部队新体制新编成对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出新需求的背景下,我们对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战化教学“是什么”、教员“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缺乏实践创新。

(二)“实战化”教学内容不突出,存在与学员岗位任职需求贴合不紧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一直瞄准部队需求,不断更新专业课教学内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仍有部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存在“少实战背景、欠实战效果”等问题,专业实践与学员岗位任职需求贴合不够紧密,与部队实战化要求缺乏有机融合,无法满足“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新质战斗力的生成。

(三)实战化教学氛围不浓,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的问题

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依托专业教室和装备库房,开展案例分析、现地教学、综合演练等实践,是对学员之前所学知识的大综合,这类课程往往在学员毕业前集中完成,密度大、范围广、强度高;教学实施以教员为主体,大多注重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易变成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教学双方互动引导较少,对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足,容易造成部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走过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战化教学的效果。

(四)实战化教学队伍不强,存在缺乏实践经验,视野不开阔的问题

目前专业课教员大都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任教,他们学历普遍较高,理论知识扎实,但任职经历单一,对部队装备发展和作战训练现状不熟悉,对部队岗位任职需求摸不清,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将专业理论与部队实践应用进行有效结合;部分教员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统筹力度不够,对专业实践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真正向实战化教学用心使劲;到部队代职教员受观念、机制和岗位限制,参与部队重大任务和作战训练不够深入,导致代职效果始终在低层次徘徊[6];有些教员只顾闷头搞专业研究,对外交流较少,视野不够开阔,对未来战争发展变化方向不清楚,没有掌握部队建设中的新思想、新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效果的提升,严重影响了高素质、专业化新型测控军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五)实战化教学效果检验标准不高,存在考核方式不规范和“纸上谈兵”的问题

学员毕业前的综合演练是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效果的集中展现。长期以来,该课程的考核形式和标准主要由任课教员来确定,以授课教员和技术保障士官为主体成立考核组,根据装备操作口令、动作的正确性与流畅性对学员进行主观评价,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够,考核结果随意性较大;考核重点以装备操作和规程背诵为主,实践性的作战运用所占比重较小,一些装备故障分析与排除等实践性考题也采用“纸上谈兵”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评估学员实战化装备运用能力,难以反映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推进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树立实战化教学理念

实战化教学是按照实战的标准和要求,在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下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7]。“实战”是目标,“化”是过程,“教学”是核心[8],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的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目的在于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员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向部队岗位任职需求贴近。只有从思想上深化认识,正确理解什么是实战化教学、如何开展实战化教学,深刻领会实战化教学的内涵,充分认清开展实战化教学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才能推进专业实践教学向部队靠拢、向实战聚焦。

当前,我校测控工程专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专业实践教学经验,这些都必须坚持。但由于院校人才培养与部队作战训练之间的差异性,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不能一味追求实战化的外表,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尊重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注重学员实战能力提升的延续性,将实战化内容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不断完善革新[9]。树立实战化教学理念,在具体的专业实践教学中,从新技术、新装备、作战任务、力量编成等入手,积极适应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必备能力、新型作战力量运用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将实战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实现实战化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二)瞄准需求,优化实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集中体现,“教什么”是实现实战化教学的关键。测控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应以学员岗位任职需求为教学出发点,以武器系统测试控制与作战运用能力为主线,以各型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组成为重点,以装备操作使用为重要支撑,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动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战化。

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一是要加强与部队的沟通交流,了解毕业学员在部队的任职表现,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岗位任职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教学内容,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部队需求的一致性。二是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知识到运用的认知与教学规律[10],结合具体装备优化教学内容,既注重共性知识与技能的内容设置,又强调武器系统不同状态的差异和实战使用技巧,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战化。三是要以装备发展与作战任务为牵引,进行系统梳理,及时将部队武器装备运用的新趋势、新训法和新成果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确保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精讲管用,以适应学员的岗位任职需求。

(三)着眼效益,创新实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方式、手段和途径。紧贴实战化要求和学员岗位任职需求,探索改革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实战化教学模式,是推进专业教学实战化、提升教学效益的迫切需求。

创新实战化教学方法,一是要充分调动学员在专业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以学员为主体,探索运用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任务驱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实践能力。二是要充分运用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结合原理示教系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通过沉浸式互动操作,充分体现学员的参与性,实现教员“做中教”、学员“做中学、学中练”,大幅提升教学效率。三是要以院校专业教学为主体,结合工业部门和部队各自优势,就设计理念、技术途径、装备使用等方面开展联教联训,着力解决教学方法单一、与实战脱节等问题,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新质战斗力的生成。

(四)改进机制,打造实战化教学队伍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教员是开展实战化教学的主体力量,教员的实战化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实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进专业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提升这个关键,改进培育机制,打造一支“名师必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大兴教战、研战之风,把为战育人落到实处。

建强“知战善教”师资队伍,一是要轉变观念,注重对教员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引导专业课教员依托院校资源,用好武器系统专业教室、综合演练和实弹发射三级武器系统教学训练平台,提高教员的实战化教学能力。二是要聚焦实战,建立交流机制,组织教员到部队代职、调研、授课和参试参训,深入部队一线,真正了解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丰富教员实战经历并及时将实战化成果引入课堂,增强实战化教学的针对性;定期邀请机关和作战部队领导“上讲台”,就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热难点问题开设讲座,开阔教员的视野,真正把教学向实战化方向推进。三是要“用好用足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鼓励教员赴地方名校、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培训进修,开展交流合作,开阔教员学术视野,让教员熟悉装备发展新趋势、新技术,提高教员的新装备实战化教学能力。

(五)围绕能力,完善实战化考核模式

考核是评价高素质、专业化新型测控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考核应贴近实战,紧紧围绕部队岗位任职需求,突出考核方式和标准的规范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考核对实战化教学的引导作用。

完善实战化考核模式,一是要坚持目标与过程并重,将课程考核贯穿于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根据课程特点,规范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细化考核标准,以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全方位、分阶段地对学员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全过程考核。二是要改进考核组织形式,坚持院校自主考评与部队联合考评相结合,在院校全过程自主考核的基础上,邀请部队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标准,联合完成实装操作、综合演练和实弹发射等实践考核任务,以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符合实战要求、贴近实战背景,从而实现院校专业教学与部队岗位任职之间的有机融合。三是要围绕部队岗位任职需求,采用“装备操作+专题答辩+组织指挥”的实践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由“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

四、结束语

随着新编成新体制的确立,推进专业教学向实战靠拢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测控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必须遵循“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根本要求,以学员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突出专业特色,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考核模式等方面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不断提高实战化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测控军事人才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曹智.深入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3-11-07(1).

[2] 李小锋,江浩,孙伟,等.基于CDIO的测控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0(7):107-110.

[3] 陈世伟,杨小冈,樊红东.军队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探索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39):130-131,137.

[4] 梅常伟.锻造人才方阵 聚力强军伟业:***主席视察陆军步兵学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军引起强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9-05-23(2).

[5] 王海东,高富东,曹海龙.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1):195-198.

[6] 高燕,李小平,彌华见.对军校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几点反思[J].继续教育,2018(8):67-69.

[7] 王慧锦,田园.适应实战化教学的军队院校教员能力素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26-28.

[8] 罗兵,李启元,段立.综合演练类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4):34-36.

[9] 黄英,雷菁,李二保,等.紧跟前沿,贴近实战,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5):123-126.

[10] 刘月林,周国华,高俊吉,等.以实战化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9(2):22-24.

[收稿时间]2020-08-03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poc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应用研究”(17BY140);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测控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DYJY-2019-08)。

[作者简介]李小锋(1982—),男,陕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飞行器制导与控制。

sdjzdx2022032310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