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

时间:2024-05-08

任正云

[摘 要]通过对成都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相关文件的学习,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现状及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可得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解决方案,并强调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教育;课堂教学;质量革命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2-0047-04

教育部就提升本科教育质量问题连续发文《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2019 年6月到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就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分别作了《质量意识  质量革命  质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三部曲”》和《严起来 难起来 实起来 忙起来 把本科教育质量实实在在提起来》的报告。强调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逐步树立“质量意识”,来一场“质量革命”,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高等教育的“质量中国”。这场“质量革命”是习总书记要求的“两个根本”有效落实的体现,是2018年6月成都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具体落实。

一、一些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截至2018年底,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1%,开始迈向普及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本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仅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的高校存在“四个投入不到位”的现象,教授治教流于形式,“重视教学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滞后项”,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些学校在本科教育上存在着领导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资源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本科教育仍处在艰难爬坡中。”[1]

有的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精力投入不足,岗位必备的积淀不厚,软担当、缓作为、懒作为时有发生。人才培养体系方案研究提出的多,方案提出后怎样通过课堂教学落细、落小、落实研究得少。就公开资料显示,在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和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被立项的项目和被评定的成果中,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远远多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只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方案一定不是一个成熟的方案,不利于人才的培養。

由于四个层面投入不足,导致有的高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的引导。“领导无心教学,教师庸教,学生懒学”绝对不是个别现象。真正的教育,可能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教育,并不在于你选择了什么专业,而是在于你选择了一个好的学校,遇到了一生中需要效仿的典范和崇敬的榜样。如果高校领导不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不把精力集中在教书育人上、不能倾心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就缺乏效仿的典范和崇敬的榜样,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与社会需求有差距。

2.在落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的时候,以会议落实会议精神的多,在具体落实“提升本科层次课堂教学质量” 方面,方法和举措内容少。尤其是在落实“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淘汰‘水课, 打造‘金课 ,坚决取消‘清考 ”[2]等规定方面内容非常少见。

3.教师庸教现象时有发生,课堂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握不准,备课就是从网上下载PPT,下载后的课件懒得修改,上课就是读PPT,懒得板书、懒得进行课程思政、懒得与学生互动;还有些教师直接使用网上的视频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疏于对学生的管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4.由于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上课坐后排、低头手机玩起来、人在教室心在外、课外无所事事选择游戏”这种不思进取的表现绝非个别现象。根据教育部2016年统计的数据,全国高校高达16万人退学,尽管退学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沉迷游戏、厌学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是主要原因。沉迷游戏、厌学是不良的教风孕育出的不良学风。如果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细致一点,授课教师执教能力高一点、认真负责一点,课程精彩一点,学业考试前授课教师“放水”式画龙点睛的辅导少搞一点,因沉迷游戏、厌学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人数一定会大大减少。

二、原因分析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成都教育会议上指出:“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1]。课堂是本科教育育人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育人的主战场,如果不抓住这个主战场,谈“金专”“金课”和“高地”都是“镜中月,水中花”。形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一)对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这个使命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以及课程建设等来实现。

人才培养方案好比一建筑的效果图,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只是这个效果图的分解,也只是一个愿景,真正要使建筑达到设计的效果,必须使用优质的建材和精湛的工艺。高等学校提供的教学条件和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就是这个建筑的“建材”和“工艺”,而每一门课程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如图1所示。

(二)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部分管理者和教师主动应变的能力不够,积极应变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校“去行政化”仅停留在口头上,高校领导研究为官之道的多、研究怎样提高教学质量的少,喊口号的多、率先垂范地深入课堂完成教学任务的少,深入课堂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主观意识欠缺,服务教学的意思不强,懂教学、善管理人员缺乏,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

部分教师知识获取的途径单一,有的仅限于从书本到书本,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与实际应用有关的属于“盲区”,以至于课堂教学基础理论部分讲不明白,具体应用讲不清楚,课堂教学以“水课”形式出现的不在少数。

师资队伍培训停留在形式上,部分教师对自己研究方向不明,教学院(部)领导对专任教师的培养方向缺乏了解和有效的指导,进修培训凑热闹的多,学有所成并对实际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效果的少。

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六卓越一拔尖”建设,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进行学科大融合研究,对知识进行重构。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由于培训的时间和机会有限,其掌握新知识、新理论的途径有限,投身于基础理论研究的精力不足,吸纳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积极性不高,主动应变能力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高校扩招后的师资队伍培养严重滞后,高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扩招后的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新进教师“提前服役”的多,协助教授“助教”的少,入职后的“最佳成长期”严重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指导。尽管这些新进的教师学历高、学术潜力提升的空间大,但由于其缺乏课堂教学必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训,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够,专业知识呈碎片化的多,掌握完整体系结构的少,学有专攻不明显,执行教学的能力有限,这些都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有些高校领导尤其是没有课堂教学背景的领导善于用行政眼光、行政思维来处理大学事务。课堂教学必备的知识积淀不厚,导致狠抓课堂教學质量提升的底气不足、教学的中心地位被削弱,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三、思考与对策

1.压实主体责任,抓住关键少数岗位,树立“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思想,使“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1]的理念落细、落小、落实,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只要关键少数岗位能从思想上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行动上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决策上将课堂教学摆在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位置,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才有希望。

2.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明确上课是第一要务,回归教好书是教师的天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 “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3]。要落实好陈部长这一讲话精神,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练就上好课的本领,勤思考善总结多积淀,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扎扎实实上好课,秉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知识的介绍娴熟自如、课程思政拿捏到火候、受教育者能力形成螺旋上升趋势。只有每一位教师履行好“教好书这一天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才有希望。

3.借鉴国家环保督查的成功经验,以站在对党忠诚的高度对课堂教学进行专项督查,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工作责任感强、课堂教学经验丰富、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专家明察暗访、动真碰硬、重拳出击,对于以会议贯彻执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只开会,无举措”的形式主义,对领导层面“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官僚主义,对于课堂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层面的“领导只管上课准点到,教学质量好坏其实不重要,课件网上随便找,读读PPT完事了,教学质量脑后抛 ”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进行专项督查,把专项督查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主题教育活动联系起来,把专项督查和整治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结合起来,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守住“让每个学生在高等学校得到应有的教育”这个底线是高等教育的初心,是质量意识的源头。有了质量意识,质量革命和“质量中国”才有可能实现。

4.切实加强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建设是国家一项长期艰巨的质量工程,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中把“名师工程”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设立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高等学校质量评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十二五”期间把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五大工程(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专业建设综合改革、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重中之重的工程,“十三五”中把“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新时代全国教学工作会议强调“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无论什么工程,其本质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可见,加强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强化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培养”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围绕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学校层面:实施“老中医工程”和“育雏工程”

“老中医工程”:发挥知名教授、知名退休教授和知名学者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为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号脉开方”,使老教授毕生的工作经验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科研建设、师资队伍建等方面发挥作用,努力使科学管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

“育雏工程”,即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发挥教学名师“传、帮、带”的作用,引导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实践、科研关,引导青年教师从教学达标型向创新探索型发展,努力培养出一批“教得好书,做得了事,说得起话,走得出去,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专任教师层面:实施 “四个一工程”

每个教师要明确一个研究方向,挂靠一个研究平台,联系一个基地企业,拥有一个研究项目(简称“四个一工程”),从不同的层面加强对现有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强调“医学类教师深入到临床、工程类教师驻扎在企业的工作平台和车间”等,加强对每个教育现象的实证研究,不断地吸纳、积累、充实自己,用科学研究中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积累的实践经验充实自我,增强学科底蕴、深化学术造诣、提高教学水平,以利于教学时介绍学科前沿得心应手,阐述知识概念更加深入透彻,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游刃有余,促使教师执教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3)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技术有别于仅有的常用软件(Word、Excel、PPT和网络工具)的使用,根据行业和专业的特点,有些知识现实感和空间感非常强,对于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板书和PPT,很难将要讲的知识点阐述清楚。如果主讲教师能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把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动画进行情景再现,不仅可以使知识的表述更加准确,使知识的形成更加具有现实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新知识的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除了必备专业知识以外,掌握使用好必备的信息技术,对于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十分重要。

5.建议对《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进行修订,各校对修订后的准則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为营造良好的学风奠定舆论基础。现行版本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是教育部2005年修订的,时代在变,教育的对象和环境也在改变,《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也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进行修订,使修订后的准则更加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制定的实施细则要具体可行,要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大胆地对懒学、不学、厌学说不,对学术不端说不,只有高等教育培养的主体“上课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脑筋动起来,课后忙起来[4]”,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才有希望。

6.建议恢复“助教”制度,给专业基础课的教授配备一名“助教”,用于课堂教学后的辅导、答疑和作业批阅。这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所学知识“消化不良”和专业知识辅导的“肠梗阻”等问题,使答疑沟通联系方便,作业批阅有时间、作业评讲有内容,为学生扎实学好专业基础课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这可以使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得以落实,使新入职的教师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备课、学习教学、学习指导学生,在领悟中充实自己、在领悟中完善自己、在领悟中壮大自己,为日后执教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吴岩司长在《质量意识   质量革命   质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三部曲”》中用了1700字阐述了“来一场‘质量革命”的必要性,《严起来 难起来 实起来 忙起来 把本科教育质量实实在在提起来》报告站在国家层面,高屋建瓴地对本科教育面临的形式,本科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实现“质量革命”进行了部署。要使这些部署得以有效落实,高等教育必须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对陈宝生部长指出的“不合格的高校”“不格的校长”“不合格的教授”等进行严肃问责,对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取消其本科招生资格,把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院长及管理人员请出高校,对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职称降格聘用,把庸教懒教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只有正本才能清源,只有把“质量意识”和“新时代高教40条”的具体内容内化为高等教育每个参与者的自觉行为,人人重视教学,人人潜心教学,认真做好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革命”这一伟业工程,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这样中国高等教育才更有希望,建设高校强国才有希望,“质量中国”才有希望。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8-06-22(1).

[2] 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Z].2018.

[3] 陈宝生.建设高水平专家队伍 振兴新时代本科教育[Z]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

[4] 谢和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J] .中国大学教育,2018(12):17-23.

[责任编辑:陈 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