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陆晓佳
[摘 要]为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并具备一定数据分析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17年组建了“大统计”课程组。通过整合分散的统计教学资源,课程组构建了一套稳定的教学分工合作+动态教学调整机制。作为统计课程的排头兵,应用统计学课程在开课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先行探索。为了检验改革成果,课程组特地组织了一次应用统计学学后反馈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该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统计课程体系尚不健全、统计知识体系仍不完备、实验课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够等。而单门课程的重建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只有紧密结合时代需求构建符合学院专业特色的统计课程体系,并做出全方位的改革才能真正实现统计课程的现代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因此,课堂程组建议继续进行“大统计”课程组内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实现统计学课程间的紧密配合;通過增设统计学理论与实战课程以形成“基础统计—计量经济学—大数据分析—专业统计”的完备统计学课程体系;最后让实验课程真正成为统计学理论学习的“润滑剂”和“促进剂”。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统计课程;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2-0099-06
统计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现象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大数据时代,统计方法论基础更加广泛,并且更加注重与现象本质相结合[1]。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在本科阶段一般会开设若干门统计学课程,其中,应用统计学课程往往是学生入校后最先接触到的一门课程。作为打开统计殿堂大门的启蒙课,如何与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融合,如何成为后续高级统计学课程的引玉之砖,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此进行了若干改革探索,课程组试图总结学院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并根据学生学后反馈调查数据找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统计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一、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的系列举措
为顺应大数据时代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的需要,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17年组建了“大统计”课程组。该课程组统筹经济管理专业系列统计学课程改革,将原先分散在各个专业的若干统计学课程纳入其中。通过“大统计”课程组建设,学院试图打造一套稳定的教学分工合作机制+动态教学调整制度的样板,以打破统计学教学资源的条块分割,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促进统计学课程间知识的共融互通、统计学课程与专业课程间的紧密结合,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建立“大统计”课程框架,形成“一轴”“两翼”的统计学课程体系。“一轴”为应用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理论统计学,“两翼”则为应用统计学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统计、金融统计等专业统计学课程。“一轴”统计学课程建设是提升理论统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应用统计学课程则是提高统计教学水平的有利补充。
其次,筹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大统计”课程组,制定经济管理学院的“大统计”课程组分工合作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明确课程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程组教学研讨制度,促进课程组与专业学科间的交流,制定课程组内统计学课程的动态教学调整制度。
再次,制订“大统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确保统计学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提升统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丰富统计类课程的教学手段,提高统计类课程教学研究水平,具体做法包括:做好基础统计课程的定位;做好专业统计教学分工;增添现代统计方法、大数据分析方法及统计案例等教学内容;科学选择统计软件,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等。
最后,建设统计类课程考核制度。筹建应用统计学试题库,完善该课程考核制度,积极准备无纸化考试;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提高其分值占总评分数的比重;专业统计学课程根据课程特征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二、基础统计学课程应用统计学的改革
应用统计学作为基础统计课程,学院在开课学期设置、教学内容更新、配套课程安排等方面做出如下改革。
(一)调整课程开课学期
学院将应用统计学课程安排在学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开设。此安排是基于如下考虑:1.该门课程需要一定的微积分基础,否则课程的教学容易偏向传统统计的文科式方向;2.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学期开设,形成数理统计与经济统计教学内容的互补;3.在学生学习基础经济课程、管理学原理课程、基础会计学课程后开设,可以突出统计的经济管理特色,为下一阶段专业统计学学习做准备。
(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应用统计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同步开设,促使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内容由原先的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并重转向侧重描述统计、兼顾归断统计。该课程通过培养学生获取数据、强化抽样技术、非参数估计以及预测决策理论,形成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差异化发展[2]。改革后该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统计的历史、统计方案设计、数据调查方法、统计数据可视化、统计指标、统计指数、抽样推断、相关回归、统计预测、统计决策、大数据分析方法简介等。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应用统计学配备一门实验课程。实验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体现统计方法的应用性、突出统计方法的趣味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通过统计软件得出统计结论)。为此,课程组通过反复讨论达成对实验课程设计的一致意见:首先,实验训练项目须紧扣理论教学内容;其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兴趣灵活选择实验主题,并鼓励学生以课堂案例为依托选择专业性较强的选题;再次,数据调查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主题科学选择调查方法,并在校园内外亲自采摘数据;最后,数据整理和分析由授课教师在本学院机房集中辅导完成。
(四)筹建配套教学案例库
经管专业统计系列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立,是教师、学生、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结果,不仅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服务科研形成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而且可以服务社会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3]。“大统计”课程组的师资来源于经济管理学院多个专业,由此带来了大量的专业教研、科研项目资料。这些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有力地促进了统计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帮助师生之间形成新型开放式、互动式、反馈式的“授”与“学”关系。
三、基础统计课程应用统计学的改革成效
为了检验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成果,确定下一步教学调整方向,2019年课程组特地在全院范围内安排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经济管理各专业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在校学生。本次调查距离应用统计学课程改革整三年,所有调查数据均可作为统计学教学改革成果的参考。本次调查共回收159份问卷,删除2份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数为157份。我们对问卷中所有的主观题目进行测算,其克隆巴赫α指数高达0.937,因此认为本次问卷数据的内在信度可以接受。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受访女生120人,占比76.4%;男生37人,占比23.6%,可见以女生居多。受访学生年级分布分别占样本容量的17.2%(大二)、50.3%(大三)和32.5%(大四),以大三学生人数最多。由于学院专业分经济和管理两个方向,且以金融专业和财会专业的学生人数最多,本次受访学生专业分布也集中在这两大专业,金融、经济学、会计、财管四个专业调查人数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0.8%,详见表1。
(二)学生对应用统计学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
由于调查对象离学习应用统计学课程至少间隔一学期,为帮助受访学生回顾课程知识,课题组特安排了两道简单热身问题,其中一道侧重于统计调查方法的回顾,另一道则侧重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回顾[4]。调查数据显示:1.调查单位基本可以对两道热身题目做正确应答,但对描述统计方法的内容更加熟悉,对推断统计的方法相对生疏;2.由于存在学习应用统计学时间上的差异,相对大四学生而言,大二和大三學生的应答更准确,具体数据见表2。
(三)应用统计学与其他课程具有较强的前后向关联
为了解应用统计学课程与经济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知识的紧密程度,调查问卷设计两道问题,分别询问学生:你认为与应用统计学最为相关的前期课程(多选题)和后续课程(填空题)有哪些?统计结果如表3。
与应用统计学相关的前期课程可分为数学课程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两类,根据表3可知,调查单位认为该课程与数学课程紧密相关的应答占比为63.7%,与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紧密相关的占比为34.9%。由于应用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门课程同在第三学期开设,有42.9%的调查单位认为这两门课程关系紧密。可见,这两门课程的确起到了互补的作用。考虑到后续课程较多、各专业课程彼此差异较大,故将学生认为与应用统计学密切相关的后续课程的选择设置为填空题。统计结果显示,该问题有109位学生做出了回答,他们认为该课程与计量经济学、社会经济统计和金融统计紧密关联的百分比分别为56.5%、5.6%和4.0%,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程度也达到13.7%。
(四)应用统计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形成知识互补
经济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的职能是为专业课程提供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本次调查特别设计了“应用统计学的统计方法是否够用”和“应用统计学还需要增加或深入学习的统计方法”两个问题,具体回答情况如表4、表5。
由表4可知,14.0%和77.1%的受访学生认为应用统计学学到的统计方法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够用或基本够用,这进一步说明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表5则显示,受访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推断统计方法,排名前五的知识点分别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实验设计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多变量处理”和“统计综合分析”。另外,通过对年级和选项的交叉分组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学生认为需要深入介绍的知识点有明显不同。低年级学生(尚未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选择“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实验设计和方差分析”“时间序列预测”比重最高;大三学生(正在学习计量经济学)选择“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相关和回归”等选项比重最高;大四学生则认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需要深入介绍。总之,推断统计方法成为学生对统计知识需求的重点。
(五)学生对统计学学习的偏好相对务实
在理论上,应用统计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工具类课程,是为本专业数量分析提供方法论的课程,其职能还包括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动手能力。为了证明这一点,本次调查安排了“在应用统计学课程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什么”的提问。根据受访学生调查数据的频数分布可知,学生对统计学学习的偏好相对务实,一半的受访学生认为掌握统计方法和掌握统计软件都很重要,至于认为理解统计方法背后的原理、拥有数据计算能力重要的受访学生比重仅为1/3和1/5,换言之,结合统计软件讲解统计方法最受学生欢迎,具体数据见表6。
(六)统计实验与案例教学互为补充,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
应用统计学课程组除了筹建案例库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外,还为课程配备了一门实验课以提高理论学习的趣味性。课程组将应用统计学教学案例库中的案例按章节或专业分门别类,并对案例库数据做持续更新。为了突出统计方法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应用统计学实验作业设计为“开放式的选题”,并鼓励学生将案例拓展方向作为选题依据。实验要求学生完成截面、时序和面板三类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最后提交统计分析报告或统计调查报告。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统计软件,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到机房集中完成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为了了解案例教学及实验教学效果,本次调查特安排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效果的询问,其中案例教学直接询问“案例教学是否有助于理解统计理论”,实验效果则将选项安排为:与统计理论的紧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与低年级段学习的适配性、可操作性、创新力或创造力,与专业课的紧密性,对后续课程的帮助等方面,要求受访学生按期望值和实际值分别作答,具体结果见图1和图2。
根据图1可知,157名受访学生全部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其中认为有较大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分别有108名和24名学生,分别占有效受访学生人数的68.8%和15.3%。通过对统计实验教学的预期值和达成值的对比发现,实践教学与统计理论的紧密性、与低年级段学习的适配性和对后续课程的帮助三个选项的实际达成值超过预期值,其中,与统计理论的紧密性、与低年级段学习的适配性实际达成值远超出预期值。实践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创新力或创造力、与专业课的紧密性等选项的实际达成值却低于预期值,其中实践性、趣味性的实际达成值与预期值差距最大。
综上所述,本轮应用统计学课程改革能够较好地实现改革的初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熟练并掌握统计知识,应用统计学能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形成互补,能够较充分地体现经济管理统计的特色,统计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案例教学充分有效,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
四、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调整方向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统计学课程体系尚不健全、统计学知识体系仍不完备、实验课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够等,具体问题及对策如下。
第一,虽然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效果良好,但是数理统计和经济统计作为“大统计”整体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对其的学习结果却显示出“重描述轻推断”的偏科现象。本次调查将预热案例设置为常见的经济管理问题(结果见表1),并列举了常用的16种统计方法作为选项,包括数据搜集方式与方法、设计问卷、建立频数分布、构建统计图表、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指数因素分析等。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受访学生基本能够正确作答,但存在着侧重使用描述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倾向。这说明应用统计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门基础统计课程虽然在授课方面做到了分工,但却未能在教学效果上实现协作。学生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解为数学范畴,影响到了文理兼收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运用推断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该问题的三个调整方向为:其一,改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在该课程中增加推断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应用案例;其二,将应用统计学实验课程的授课时间调整到第四学期(目前在第三学期),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推断统计方法合并至应用统计学实验中一并实践;其三,在后续的诸多专业课程中实现推断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应用,进而促使学生数据综合分析能力提升。
第二,“一轴”课程和“两翼”课程未能有效链接。调查显示,超过65%的受访学生认为应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关系密切(详见表3)。作为经济管理学院“大统计”课程体系的“两翼”的社会经济统计和金融统计尚未对经济管理专业统计知识体系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在50位金融专业受访学生中,只有20%的学生认为应用统计学与金融统计有联系;在110名金融、财管和会计专业的受访学生中,也只有22位学生认为应用统计学与社会经济統计(在金融、财管和会计专业开课)有关联。究其原因有二:1.目前的社会经济统计和金融统计教学大纲侧重于描述统计在社会经济以及金融领域的应用,而将统计建模的教学任务推给了计量经济学;2.社会经济统计、金融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在同学期开设,限制了统计建模在“两翼”课程中的开展。
解决办法:其一,调整以上三门课程的开课学期,考虑到应用统计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均在第三学期开设,故建议将计量经济学的授课时间调整到第四学期,社会经济统计和金融统计安排在第六学期;其二,在社会经济统计和金融统计教学内容中增加统计模型的使用,模糊统计方法与专业课程的界限,弱化为学统计方法而非学专业统计的传统认知,让专业统计真正解决“专业”问题。
第三,统计知识体系尚不完备,限制了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统计模型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建立不同的统计模型,计量经济学无法为丰富多彩的经济社会数据提供所有的建模理论。根据表5,在受访的157名学生中,有46.5%的受访学生认为需要深入介绍多变量处理方法,44.0%的受访学生认为统计综合分析方法需要加强,38.4%的受访学生认为需要进一步学习时间序列模型,有37.1%的学生认为需要掌握定性变量处理方法。这些比重在认为统计知识不够用的36个受访学生中分别上升至63.9%、50%、55.6%和44.4%。
此外,大数据时代,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应至少掌握基本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探索性和可视化数据分析方法、多元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内容[5]。笔者建议:1.开设新课统计学习与实战或大数据建模,并将其安排在计量经济学之后及专业统计课程之前,即第五学期,从而形成“基础统计—计量经济学—大数据分析—专业统计”完备的经济管理专业统计课程体系;2.统计学习与实战或大数据建模课程的教学以应用为主,其教学内容可以包涵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多元统计模型、统计综合评价理论、时间数列建模、定性变量建模等,还可以涉猎常见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如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模型等。
第四,统计实践教学包括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6]。统计实验教学须从提高实践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做出调整。考虑到实验作业内容多、任务重、工作周期短的特点,实验作业安排可以让学生组成工作小组协作完成。然而,实验教学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这一点从图2中亦能反映出来。究其原因有三:1.受人数多教师少、机房条件等限制,实验过程疏于管理;2.课时、学分数偏少导致教师无法对软件操作过程做出细致的指导,个性化辅导不够;3.由于师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加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抱着应付作业、拿学分的学习态度,存在搭便车现象;其四,学分激励不够,应用统计实验仅0.5学分,这导致学生拿学分的热情降低。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配备工具”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掌握统计方法的常用手段,学生应通过应用统计学实验理解统计理论,掌握统计软件,灵活应用统计方法。实验课程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其一,充分调动统计师资力量,打破授课教师实验+理论负责制,课程组教师合力负责实验教学,把好教学关、成绩评定关;其二,编制详细的实验教学指导书,挑选易于操作的统计软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手段,真正做到实验教学面与点的结合;其三,做好激励相容制度安排,挑选优秀的实验作品参加院级校级竞赛,选拔优秀的学生团队参加校外大学生比赛,挑选优秀的学生个人参与课程组教师的教研课题等;其四,适当增加实验学分。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通过组建“大统计”课程组来实现统计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案例与专业紧密结合。本文对先行改革课程应用统计学的改革做出总结,并通过学生学后反馈数据资料得出:该课程的改革效果良好,但也存在着推断统计偏于薄弱、统计课程体系尚不健全、统计知识体系仍不完备、实验教学尚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为此,课程组建议增加推断统计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继续完成课程组内其他统计课程的改革,通过增设统计学理论与实战课程以形成“基础统计—计量经济学—大数据分析—专业统计”的完备统计课程体系,让应用统计学实验真正起到统计理论学习的“润滑剂”和“促进剂”作用。此次改革是我学院课程改革的一次有力尝试,目前各项改革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课程组正在为统计学教学的现代化和特色化不断努力。本篇仅为阶段性成果,以期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金昌.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统计学若干理论问题[J].统计研究,2016(11):3-10.
[2] 王天营,沈菊华,宫芳. 对统计学与数理统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 统计与咨询,2010(3):24-26.
[3] 杨丹,刘自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系列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27):97-99.
[4] 薛洁.非统计专业学生统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基于经管类学生的问卷调查[J].统计与咨询,2013(1):34-35.
[5] 孟生旺,袁卫. 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教育[J]. 统计研究,2015(4):3-7.
[6] 康元宝. 大数据新时代统计学课程建设的探究与思考[J]. 大学教育,2019(8):87-89.
[责任编辑:钟 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